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突破监控瓶颈比曝光“红包”更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00:26 红网

  为加强海关廉政建设,海关总署日前向社会发布公告,自6月1日起在全国海关全面推行“红包”公布制度。不仅对海关工作人员收受“红包”严肃处理,送“红包”者也将被公布于众。对禁止送、收“红包”制定专门的办法并发布公告,在国家机关尚属首次(6月4日《现代快报》)。读这一消息让我喜忧参半。

  海关总署敢于在国家机关层级“第一个吃螃蟹”,对禁止送、收“红包”制定专门的办法并发布公告,显示了其从严治队和反腐倡廉的决心和态度,这确实令人欣喜称道。而且按照惯常思维,此举势必能对未送、收“红包”者产生“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示儆戒作用,对已送、收“红包”者产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震慑反悔作用。

  然而我之所以对谁送“红包”就曝光谁举措喜中有忧,一来,谁送“红包”就曝光谁之类的招数尽管在国家机关尚属首次,在不少地方却属“至今已不新鲜”的旧术,且多数地区实践证明,此举并未能速效显效地缓解送、收“红包”的沉疴痼疾。二来,少数地方谁送“红包”就曝光谁之类举措已成为“聋子耳朵,做做摆设”,非但未能曝光一件“红包”案例,却于一定程度上在送、受“红包”者心理上产生了“打奶吓小孩”的“抗药性”,产生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我看来,曝光“红包”之类实践效果之所以不如人意甚至走向人们良好愿望的反面,尽管成因复杂,比如出台动机不纯、执行力度不大等等,但监督乏力不能不说是共性成因。具体到送、收“红包”这档子烂事来说,送、收本质在于“权钱交易”,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黑市买卖,弱智者才会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下交易,通常情况下(比如被动式等待举报)想发现之可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更何况送、收双方多属无凭无据的一竿子买卖,既便事后东窗事发,当事者来个矢口否认,又能奈其几何?谁送“红包”就曝光谁须要“捉奸拿双,捉贼拿赃”那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实时实地监控手段,这正是我所谓的解决“红包”问题的监控瓶颈,也是当前各地在反腐监控思维、临控态度、监控技术上过不去的坎。

  谁送“红包”就曝光谁之类本质上属于事后补救层面的制度设计,我一向认为,再好的制度设计倘若离开先进有效的监控技术支撑和到位的操作执行,就难以走出制度监控“两张皮”、制度被架空而事与愿违徒劳无益的“周期律”。这既是韩国等国设立专司监控职责的廉政稽查人员使“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的经验,又是我国不少地区反腐体系的“软肋”和反腐力度加大与腐败高发恶性循环的教训。老实说,目下不少地方反腐体系并不缺少事后惩治“铁的律条”,而是缺少事中监控“铁的手腕”,相形于制度设计,监控理念技术落后才是问题的关键和“麻筋”。因此我的观点是,要取得惩治“红包”战役速战速决,事中突破监控技术瓶颈比事后曝光制度安排更紧迫,“人人自危”的监控环境比“人人喊打”的舆论环境更重要。

  不久前,江苏省赣榆县电视台播出了一段现场录像,曝光了53名机关干部身上的“机关病”。这在当地引起震动,全县立即掀起了机关作风整改热潮,这些干部也受到严肃处理,久治不愈的“机关病”得到了较好的遏制。这些录像是赣榆县的“秘密”行政效能信息监督员,在暗访时用针孔摄像机偷拍下来的(6月2日《扬子晚报》)。依我看,此举可谓在监控理念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堪称“打蛇打到了七寸上”,对解决送、收“红包”等腐败顽症应当不无思想意义和示范价值。(稿源:红网)(作者:陈庆贵)(编辑:杨国炜)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