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村里的年轻人哪儿去了(唠唠农家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0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郑有义

  春耕时节,沿铁岭、昌图、开原、沈阳一线国道采访,发现村里的年轻人“稀了”。在刚刚泛绿的旱田和开始插秧的水田里,先后与四拨在农田干活的人唠嗑。第一拨是两位60多岁的老人在间苗,两个儿子在沈阳打工。第二拨是一位30岁的妇女领着两个5岁的双胞胎在薅草,男人在铁岭搞建筑。第三拨是一位50岁的妇女撒农药,两个女儿在重庆、广东打工。只有第四拨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寡母卧床,无法出去。小伙子说,“利手利脚、有两把刷子的谁不往出跑啊,我这是没招儿。”留下来种粮的绝大多数人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这种情况在农村已经是普遍现象。

  问那小伙子,种地之外还干些什么?小伙子懒懒地说,一点能耐没有,干啥?啥也没得干,一天三个饱一个倒儿,行了。问有没有什么“活动”,小伙子说,这屯儿年轻的就我一个,跟谁活动!在这个年仅23岁的小伙子脸上,看不出一点年轻人的“精气神”和“奔劲儿”,更不去说什么“理想”与“追求”之类原属于年轻人专利的青春气息,看到的只是满脸的自弃落寞与无奈。

  缺失年轻人的农村“老了”。这是在农村采访中感触最深的一点,没有青年人的世界是一个“老了”的世界,没有青年的农村也真是一个“老了”的农村。青年纷纷离土进城,带走了农村的生气和活力,没有歌声、缺乏青春气息的农村沉闷了。

  双庙子村党支部书记刘富说出了他的担心,“小年轻的一个个全不懂农活,将来谁种地,我看够戗。”青年外出的一心离土,没出去的心不在焉,不学技术,不琢磨市场,地种啥、怎么种,“傻子过年看隔壁”,无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增产增收没门路,很难脱贫。更重要的是,农家不恋农,青年不学农,甚至会出现种地“断层”,老刘的话,不是杞人忧天。

  记得上世纪60年代,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热透了农村。影片里的年轻人,有激动人心的事业,甜蜜纯美的爱情,充实红火的生活。他们搞革新,钻技术,兴水利,务庄稼,争进步,比贡献,谱成了那个年代农村最激越的篇章。那时,青年人是农村舞台的主角。

  如今,我们的社会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村经济结构、城乡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村发展的喜人成就今非昔比。然而,中国仍然是个农业国,农村仍然是有志青年大有作为的地方。解决三农问题,除了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外,解决“青年学农”的问题也很重要。通过体制、机制、政策的大力度倾斜,使农村青年在精神、物质上都有充实感、成就感和归宿感,才能把农村变成富饶美好、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05日 第五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