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围填海逼窄珠江入海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5日10:38 南方都市报

  围填海逼窄珠江入海口

  珠江口海岸线过去30年发生巨大变化,几条水道入海口两岸增添大片陆地

  1 围海造地种莲藕,销往香港、新加坡等地

  李先生到万顷沙镇的十九围,已经是第7个年头了。他的工作,在长久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看来,是非常写意的:和来自四川的老乡们一起,带着圆顶的草帽,划着小船,采摘大池塘泥里埋下的莲藕。

  十九围在广州的最南面,说是围,是因为这里所有的农地都是围海造地而来的,万顷沙一共有21个围。按照广州市志,现在番禺的土地80%是1000多年来冲积而后围垦形成。

  6月的莲藕刚采下来的时候,样子是憨厚而古怪的,就像一根根的泥棒。这时的莲藕不好吃,要到了春节前后,藕身上那层细细的红锈变白了,藕才会变得鲜脆。而李先生的工资,在那个时候也是全年最高的,最多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

  李先生肩上搭着根扁担,悠然地坐在一棵大榕树下,和老乡们吹着湿凉的海风。过一会儿,等莲藕够秤了,他们会用竹兜把莲藕运到十一涌。这些莲藕由番禺农业副食品公司统一收购,它们在被洗干净后,会被运往香港、新加坡等地。十九涌和十一涌,是两条河的名字,新垦有十九条这样的河,两条河之间就是一个围。

  李先生们七八年前从四川、湖南等地来,在番禺挣了好几年月均2000元的工资。“我们来的时候,这临海十九围的莲藕田、香蕉地都是有的,不过对面的二十围、二十一围,就是以后围起来的了。”李先生所指的二十围、二十一围,是从十九围新向海延伸出去的两块地,它们大概形成于1997年左右。

  2 番禺围垦公司已退出围海历史舞台

  李先生和他80多个同伴的老板,经营管理着这100来亩的莲藕田。

  老板的租金交给一个叫番禺围垦公司的机构,围垦公司隔几年轮种的科学管理给李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围垦公司对土地相当有规划,比如使用同一个灌溉系统的一排田,今年养了莲藕,第三年就会改种甘蔗,到了第六年就又种回莲藕了。

  番禺围垦公司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在位于新垦16围的番禺围垦公司办公室里,负责人做了一个这样的大致介绍,“珠江口的各沿海地市,比如中山、顺德、东莞,都有围垦公司,不过番禺围垦公司的规模是全省最大的。现在番禺围垦公司管理的农用地大约有10万多亩,公司的职责是组织番禺人按规划有序地开发番禺的滩涂”,说着,这名负责人翻出了一张有红线框的图纸,“按照水利部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的规划,每一个围垦公司,都有自己围海的规定辖域,番禺围垦公司的所属辖域,是在老番禺的万顷沙和龙穴岛一带”。

  据这名负责人介绍,番禺临近珠江水系的四大出口——蕉门水道、洪奇沥水道、横门水道和虎门水道,每年会给河口区带来大量泥沙。泥沙在入海口慢慢淤积,就会形成滩涂,滩涂一年年会变高,变成熟。围垦公司把这些自然的滩涂围起来,加筑堤坝,再建灌溉系统,就可以用作农田。这就是围海造地的过程,滩涂的成熟是沿着新垦和十九涌延展的方向,一般3年左右填成一个框框,就是一个围。

  但此种类型的工程番禺在1997年停止了。1996年5月,广东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规定》,规定围填海需由国土部门会同海洋与水产、水利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然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后,由同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海域使用证,并缴纳海域使用费。

  在此后,珠江口也逐渐成为了围填海的异常敏感区域。于是,1997年后,番禺围垦公司的工作就只剩下一个内容:帮番禺区政府管理已填出来的10万多亩的田地,对现有耕地发包公开招标,代收地租。

  3 1996年后,中山横门新增1/3的面积

  但1997年后,并非珠江口内伶仃洋所有的地方都停止了围海造地。据番禺围垦公司有关负责人讲,邻近的中山还有些地方在继续围海。根据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在1996年和2003年分别拍摄的卫星图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山临海陆地的变化情况。中山的横门,1996年后新增出1/3的面积,在洪奇沥水道方向扩展出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据负责海洋地质调查的高级工程师夏真介绍,1996年-2003年间,中山横门朝海里最远延展出了6.3公里的距离,最大块的填海面积达到了8.6平方公里,填出的土地大多用来种香蕉等经济作物,中山填海的情况和过去的番禺是有点类似的。

  “照我个人的意见,以后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建设越来越向农村扩展,沿海肯定是要继续围垦的。现在海岸线边都还有一些滩涂,时间长一些,它们就又成熟又可以围了”,番禺围垦公司的一名负责人对围填海发表了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在海里造地,一般有两种用途:港口工程用地和种植养殖用地。过去,番禺大多数的填海都是作农业用途。现在南沙港发展起来了,还有很多的地方会因为工业需要填海,而农业用海,因为只是把原来的滩涂变成农田,所以还是合理的。

  4 围垦+码头建设:珠江口西岸围填海多于东岸

  “围垦造地和港口码头建设,已使珠江口的海岸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珠江口是广东围填海最多的区域”,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夏真这样告诉记者。

  夏真所依据的,是海洋地质局承担的珠三角近岸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调查,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据统计,姑且不论工程用海,近年广州、东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市沿海围垦总面积已达到6666.7公顷。

  据夏真介绍,近年来珠江口西岸的围填海运动规模要强于珠江口东岸。因为西岸除有工程建设外,还有中山、番禺等地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其中,西岸变化又以中山横门的东西围、番禺新垦的十九涌以及龙穴岛等地为最。广州番禺龙穴岛陆地最远向海里延伸了7.2公里,最大的填海面积达到了18.3平方公里;新垦十九涌的海岸线最远延伸了2.85公里;横门东西围最远延伸了4.56公里。在东岸深圳湾,海岸线最多也延伸了1.4公里,蛇口湾延伸约0.7公里,大铲湾延伸约1.5公里,淇澳岛北部延伸了0.8公里。

  珠江口在这样的填海潮流中,渐渐变窄。

  现在从十六围上龙穴大桥,就能到正在建第二期工程的南沙港。三面环海的南沙是珠江三角洲天然的深水良港。根据从番禺围垦公司看到的规划材料,位于龙穴岛的南沙港建成后,将往南拓展出一个和万顷沙持平的方块,据估计填海面积将达1.5万亩。南沙的填海用地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南沙之前,东莞沙角电厂、深圳蛇口港等地,都曾因为工程或码头港口建设往海洋扩展。如蛇口港建设在1978年-1988年间往外伸出约1200米,1988年-1996年间伸出670米,1996年-2003年间,又伸出420米。

  围填海之影响

  无序过度填海造地得不偿失

  直观地看,围填海使珠江口变窄了。那么,围填海究竟给珠江口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广东省资深地学专家杨超群提出,首先,填海容易导致入海口泥沙淤积和排洪不畅。例如1996年华南发生的特大洪灾,珠江下游中山市的水位就远高于中游的梧州水位,在中游,水位线是50年一遇,但在下游中山莺哥咀,水位超过了200年一遇。据介绍,珠三角近年来之所以接连发生洪水,和围填海造地引起的泥沙淤积、河床水位升高,有很大的关系,这一点在很多地质水文学家中间已达成了共识。

  多位专家曾先后指出,珠江口过度的围垦填海造地,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光以洪水为例,中山市1991年后为抵御洪水袭击投入的水利建设已达到了12.4亿元,其用于加固堤围的投资,已超出了围垦的收益。

  另一方面,填海给珠江口生态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据省海洋局发布的2004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珠江口的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省海洋局认为,这种不健康除了近岸的污染,主要来自填海带来的生态威胁。在一次次围海造地中,红树林被大片破坏,原有的湿地功能不复存在。同时,填海也降低了海水的自净能力,因为污染物迁徙扩散的动力来自潮流运动,海域面积的减小,减弱了珠江口的潮流动力,使珠江口的水质逐年恶化。此外,填海可能造成的负效应还包括:潮差和纳潮量减少、威胁航运功能、破坏自然景观和增加水下考古难度等。

  围填海之现状

  珠江口填海已被遏制粤西较活跃

  6月1日,记者来到万顷沙二十一涌——广州最南端。1997年前,这里曾是广东填海最快最多的地方,而现在,走在用细细海沙铺成的堤岸上,已找不到当时工程的一点蛛丝马迹。只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岸的中山,而在过去,据说要看清楚中山是不太容易的。

  在以郁金香、风车和填海闻名的荷兰,人们经过800年的努力,填出了西部广阔的蔬菜、花卉和畜牧业用地。但由于填海的生态负面效应日益明显,上世纪90年代初,荷兰通过了一项“回归大自然”计划,要让占荷兰农田10%的“人造田”变回森林、沼泽和湖泊。

  在中国广东,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填海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1999年10月,国家水利部发布了《珠江河口整治管理办法》,要求坚决制止当前填海造地的无序、无度和无偿状态。在当年12月24日的广东海洋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卢瑞华指出,“有些填海工程从目前看对环境没有太大影响,但几年、几十年后,可能有无可挽回的影响”,要求“所有围海工程先行停工,经严格论证后,可以上马的再开工”。

  近日,记者从省海洋局海域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按照广东海洋功能区划,以后除南沙港一类的特殊建设项目,珠江口附近的围填海工程一律禁止。广东将按照200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对广东包括珠江口在内的沿海地区加强管理。据省海洋局环境监测中心介绍,近几年,珠江口的填海已较往年有所减缓,现在广东省填海较为活跃的地方,分布在湛江和茂名一带。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杨传敏

  珠江口海岸线变迁

  (卫星照片示意图)

  这是一张卫星图片,分别由1978年、1988年、1996年和2003年拍摄的珠江口海岸线拼接而成(图片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近日提供)。从图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珠江口西面海岸线在过去3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巨大的陆地方块从无到有,分布在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水道入海口的两岸,使原本宽阔的入海河道变窄。

  珠江口的变窄到何种程度?今天是2005年世界环境日,本报刊出这篇关于广东海洋环境的报道,希望能对社会经济压力下自然环境的变迁作出某种角度的解读。

  (注:文中所提到的广州市番禺区,均指该市行政区划调整前的番禺,包括南沙。)

  图表略,详见报。

  图:

  几名外来工在万顷沙十九围采摘莲藕,这些莲藕被运往香港、新加坡等地。本报记者 卢汉欣 实习生 骆凌巍 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