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子论文:受众视野里的深度报道及其走向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10:34 人民网

  内容提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形式的舆论监督在中国风行的原因。同时,简要论述了舆论监督的光明前途。

  关键词: 舆论监督 调查性报道 求知求新心理 受益(期待)心理 宣泄心理 审美需求

  舆论监督环境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栏目开始发挥巨大作用。《焦点访谈》的崛起和这以后电视深度报道报道的勃兴被称作“焦点现象”,中国舆论监督的“晴雨表”《焦点访谈》栏目创造了中国电视界的收视奇迹。这种舆论监督主要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形式。调查性报道则是以暴露和揭丑为核心的。我国学者张威曾下过这样的定义:调查性报道是以暴露或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官员的错误行为、内幕新闻以及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为主要目标。这是值得研究的传媒现象。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调查性报道风行的原因:

  受众是新闻转播的终极地,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标群,研究、分析受众心理是大众传播的出发点与归结点。下面仅从四个方面分析“焦点现象”出现的原因。

  1、求知求新心理。

  调查性报道通常是以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报道对象,更为注重挖掘业已发生的新闻事件内在的、隐秘的联系,并向公众解释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记者通过深入的调查事实,纵横对比新闻事实提炼新闻主题,表现了超出一般社会认知水平的“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前瞻性的思维预见问题,以发散性的思维分析问题,以全方位的思维来提供建议,一个调查性报道通常就会解决人们对一个社会热点、焦点的疑惑,人们可以全面的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以《焦点访谈》为例,该栏目深入报道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大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展现典型事件、现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且请权威人士具体评论指导,老百姓有了疑惑就可以在此找到答案。例如《焦点访谈》的〈游医自揭骗术非法牟暴利令人震惊〉一期节目揭开了游医骗钱的黑幕,满足了受众对游医信息的需求,起到了很好的防范和警示作用。

  求新心理。调查性报道的深度决定了其时效性的削弱,调查性记者一般要用数周甚至一年几年的时间去收集证据、整理材料水门事件的报道长达一年零9个月,〈焦点访谈〉对冠生园事件的调查也持续了一年有余。《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为了报道一起毁容案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写出了震惊全国的长篇报道。但是,时效性较差的调查性报道同样满足了受众的求新心理。因为调查性报道的内容多为当事人有意隐蔽,不欲为人知的内幕黑幕,不经过船头守望者的观察审视,一般的受众很难有机会了解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调查性报道同样满足了受众的求新心理。

  2、受益心理或者受益期待心理。

  调查性报道记者敢于揭黑幕,通常都是以正义维护者和受害群体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美国调查性报道的重要推动者—著名报人普利策主张“有力的的写作和讨伐性新闻”,认为“什么是报纸的特色?就是斗争和揭露罪恶,为社会谋利,……(我们的报纸)每一期要有一条‘爆炸性新闻’”。普利策的理论对后来的调查性节目的采编人员的影响是深远的。著名的调查性记者通常担负着各种潜在的或者现实的风险,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软性和硬性的压力,这种事实对采编人员的各种素质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同时也给他们披上了一件金碧辉煌的外衣,公众会以自己人、代言人甚至恩人的概念来界定这些守望者,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守望者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会为他们伸张正义,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守望者苦心经营的节目和报道自然也树立了极强的公信力。1996年7月4日,一被严重毁容、毁身的农妇武芳见到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要求卢位其主持正义。卢跃刚经过详细的调查采访后,于当年8月8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蹊跷的特大毁容案》的报道,卢这篇揭露性报道最终也导致了一场以其败诉为结果的四年官司。但是通过这一事件,卢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如果说其在司法上败诉了,但是在老百姓的口碑中其是大获全胜的。

  另外,公众在社会中或多或少的要遇到一些不平之事,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不完善的社会转型期,通过媒体去求得自己合法权利的实现和受损权利的救济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中央电视台门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找《焦点访谈》“告状”的群众,这种对媒体的信任感正是群众在受益心理驱使下对《焦点访谈》“为民说话”形象的行为反馈。

  3、宣泄心理

  宣泄是排泄痛苦的一个重要方式。,传媒的批评揭露性报道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公众发泄对于种种社会问题的怨气,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用美国新闻界的一句话来概括,即“你掏钱买我的报纸,我替你出一口恶气”。这种宣泄心理通常以对于受害者的同情和其权利得到补偿后的欣慰,对于公共“敌人”最终被惩罚的快意为表现形式,这种心理抑制了怨气的无限膨胀,及时排解了心理毒素,压制了反社会人格的畸形,因此,对维护受众心理健康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意义。

  4、审美需求的满足

  调查性报道报道内容通常是社会的丑恶现象,属于悲剧的范畴。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美学上一种重要的表现形态,悲剧由于唤起了悲悯和畏惧之情,进而使主体的这种情感得到了净化,于是能获得快感,。调查性报道中的灾难、伤害、死亡、失败、疾病、贫困、挫折等悲剧性内容,直接进入受众的审美世界,产生激动、义愤、悲苦、痛楚、同情、惊愕等情感体验,强烈激发受众的审美情绪,因而这种以负面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的调查性报道始终强烈的吸引人。历年的和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最佳作品大部分都是悲剧性报道内容。有统计表明,在1917年~1990年的580个普利策新闻奖中,约有40%属于此类新闻。在今年评出的13项获奖作品(特稿写作奖未颁出)中,属于负面的有10项,占了总数的76.9%。新华社评出2001年国际十大新闻,有5条悲剧性新闻。焦点访谈2001季度13件获奖作品中12件都是悲剧性事件,当然因为焦点访谈以批评性报道立台,其本身同样说明了悲剧性报道的强大吸引力。以上统计表明调查性报道在中西方世界中都得到了欢迎和肯定。

  二 中国舆论监督环境的前景分析

  1、政治民主造就舆论监督的自由环境

  从历史上来说,中国的舆论环境是越来越自由和宽松的。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报告中使用了“舆论监督”这一概念,标志着其舆论监督意识由自发而转向自觉。跨入90年代,媒体开始把反映民众呼声,从事舆论监督作为自身的一项神圣职责。尤其是后来被称为中国舆论监督“晴雨表”的焦点访谈在1994年开办,造就中国电视界的收视奇迹,先后三位总理为其题词:1997年12月29日,李鹏同志视察《焦点访谈》时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朱镕基总理从来不题词,但是,1998年10月7日在《焦点访谈》座谈的时候还是留下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四句话也是新闻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四句话。今年是中央电视台建台45周年,温家宝总理到中央电视台视察时送给工作人员四句话: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时代同进、与世界同步。来自中国政界最高层的支持,标志着以调查性报道为主要手段的中国舆论监督终于真正赢得了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

  当然,舆论环境开放化的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以《焦点访谈》为例,《焦点访谈》舆论监督内容的节目1998年占到全年节目的47%,2002年这个比例下降到17%。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今年4月16日,李长春在视察焦点访谈时要求节目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在中央领导的支持下,《焦点访谈》将继续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要实现舆论监督内容创纪录的50%。

  2、经济的独立让媒体独立行走

  同时,在我国媒体业逐渐走向自主经营的过程中,报纸自办发行、影视节目制作的社会化、频道的专业化和对象化、栏目的精品化、节目交流与合作等许多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涌现,媒体经营单位的企业运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主管部门的角色则逐渐从“办媒体”转到“管媒体”上来,通过主编、台长负责制等方式,对报纸、电视、广播的经营运作逐步放开,逐渐由各媒体经营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中国媒体经济的独立一方面加大了其风险意识,生死予夺大权更多的转移到受众手里,其价值评判者的重心逐渐向公众倾斜,理所当然应该报道受众所需求的新闻。受众对舆论监督性的新闻的需求必然促使新闻媒体对调查性报道的青睐。另外,经济的独立必然会政府的监管力与制约力的减弱,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舆论监督的阻碍大大减弱。

  现在在中国调查性报道还是老百姓喜欢的报道形式,如果它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那么它仍会受到老百姓的青睐。

  因此,从民间到官方对舆论监督的支持以及新闻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预测,中国的舆论监督将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1 《焦点访谈》栏目设置 中央电视台网站

  2 《 新闻心理学》 张骏海 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3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陆烨 赵民 复旦大学出版社

  4 《从普利策新闻奖透视美国新闻价值观》 李萌 《新闻记者》第六期

  5 《审美视野中的新闻传播》 邓利平 新华出版社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