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前卫又不失传统--访《新周刊》社长孙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12:37 贵州都市报

  《新周刊》,一份影响了不少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新锐时事生活周刊;孙冕,一位创造了这个中国传媒品牌的新锐杂志社长。日前,这位中国传媒界名流在贵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名流孙冕

  孙冕,广东汕头人,52岁,自称其完整学历就是小学,后来的发展得益于老报人的父亲,靠的是努力和一点点天分和悟性。1977年,孙冕在广州开始传媒生涯:1987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份彩印娱乐报纸”,出任副主编兼发行广告经理;1992年创办三九广告传播公司;1993年在广东创办《晨报》;1995年创办侨刊《七天华讯》杂志。1996年8月创办《新周刊》并出任社长。这份定位“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杂志,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被业界称之为“造榜专家”和“盘点大师”,成为一个中国著名的传媒品牌。孙冕喜欢游历,最近刚从北极逛了一圈回来,还计划明、后年去登珠峰。平时,他要么坐飞机穿梭于广州、北京等各大城市,要么流连于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号称冰山之父,位于帕米尔高原东侧)、香格里拉的湖光山色中。来贵阳前,孙冕给暨南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们做了一次讲座,反响热烈。一位研究生在网上感言:放到以前,孙冕来暨大讲座,已经可以打上“小学毕业生给大学生讲课”的标题了。对于一个名流来说,谈吐就像他口袋里的钱一样重要。孙冕的用词和逻辑显示出,他并不只是一个实干家。《新周刊》主办的大型活动不少,而且经常和王石、老潘这些人混,没点“款样”是镇不住的。而他身上的某些刻意的粗犷和“痞气”,分寸也掌握得恰到好处。

  印 象

  5月24日下午,经朋友引荐,记者来到孙冕下榻酒店的房间门前。按过两下门铃,房门“哗”的一下拉开,穿着很休闲,连发型都精干的孙冕站在记者面前。一低头,孙冕赤着脚。寒暄几句,给记者安排了水和座位,孙冕才在落地窗前的椅子上坐下来。人们喜欢叫他“孙老爷子”,但是记者面前的这位《新周刊》社长不论从身形,眼神以及不时爆出的爽朗笑声却让我们觉得他很年轻。只有他那一头紧贴头皮,几乎全白的短发,可以让人联想到“沧桑”。表情丰富,坐姿也丰富,不喜欢正襟危坐的他,谈到高兴处,会从椅子上颠起来。盘点、无厘头、新锐、生活方式……不时从口中蹦出《新周刊》时尚用语的孙冕,却为迷失于现代化的都市伤感;对吃不怎么讲究的他,却突然提问记者“怎么用‘酸辣’来形容贵州人?”据说,年过半百的孙冕曾经“非常正式”地宣称关于自己的一串数字:年龄38、心态28、激情18。“最前卫又最不失传统”,也许说的就是孙冕。

  访 谈

  《新周刊》是许多贵阳年轻人喜爱的杂志,她的读者定位是面向有文化的、生活趣味、品位上有些另类的年轻人。作为新周刊的领头人,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很另类?孙冕:我比较喜欢追“新”,有时候追着追着突然发现原来的自己看不到了,哈哈……不过,我自认为活得挺自然的,活得自在就行。记者:《新周刊》最抢眼的内容,应该是对社会经济生活现象总结归纳的“盘点”,但这一模式被无数媒体无数次克隆复制。《新周刊》还坚持做盘点吗?出新出彩必须转换角度,不自觉地对主流的避让,会不会使杂志的视角和内容边缘化?孙冕:我们对克隆复制也很无奈,但如果有所超越也是一种精彩。社会能公平竞争就是精彩,而坚持就是正视竞争,做好就有追随者。社会是多元的,对社会的投入和思考也是多元性的。《新周刊》挖掘的都是我们身边的题材,所有人都有可能看到感受到,无非是我们作整理和高度地提炼,然后成为口号,哈哈……记者:印象中,这些年《新周刊》提及贵州好像有两次。一次是盘点各地特色菜,贵州的折耳根炒腊肉有幸上榜;另一次是“在路上”专栏一位驴友讲述他在贵州旅游的感觉。孙冕:折耳根炒腊肉我吃过,是在云南、广西吃的,我还不知道它是贵州的特色菜。它的味道的确很特别,让人难忘。其实,贵州的好东西很多啊,比如一些明清时候的古镇还完好的保留下来,真的很难得。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知道的人少。记者:您是第一次来贵阳吗?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怎样?孙冕:这应该是我第三次来贵阳。第一次到贵阳是七八年前,呆了半天就走了。第二次来,是到贵州电视台做一个节目,呆的时间也不长。这次来也只呆半天,我们刚下飞机,明早坐飞机去北京。没有深入(了解)过,也谈不上什么印象了。只去过你们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可惜当时是枯水期。印象中,贵阳这些年变化很大,多了很多高楼。不过,在我看来,这和全国许多大中型城市的变化是一样的。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我说不上来。仅仅七八年是不够的,放到一百年里来看,现在的这些变化是很短的一段。所以,我本人对这种变化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贵州这样一个相对闭塞的山区,有很多民族的、传统的、人文的东西较好的保存了下来。在发展中,如果放弃这些有特色的东西去追求和其他地方一样的成就,实际上是在牺牲自我为代价。我目睹的不少地方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对此,我个人是觉得很伤感的。记者:那么,您对贵阳人的印象怎么样?孙冕:贵阳人很热情,很勇敢,也很厚道,还有喝酒也豪爽。记者:《新周刊》被业界称为“盘点大师”,如果请您对贵州做一回盘点,您会从哪里入手呢?孙冕:民生。《新周刊》做得最多的就是生活方式。盘点,首先要调查,弄清楚有些什么。从民生入手可以看得更真切。人民的生活是很本质的。我觉得贵阳人就很幸福。比如贵阳的夜宵,在一条街上全是夜宵的摊子,灯火通明,人们很休闲的在其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赶时间。那样子真的很有生活气息,很让人感动!在我们的“城市盘点”里,说香港人是最辛苦的,他们整天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在许多城市,对于吃饭,菜的味道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有了很多附加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虚荣、撑面子,或者是商业目的等等。像贵阳这样整条街都是很生活、很休闲的氛围,令人怀念。记者:说到夜宵,贵州菜给您印象如何?孙冕:辣,味道很充足。我是潮汕人,贵州菜吃得不多。不过,我挺喜欢吃火锅。记者:您尝过贵阳的酸汤鱼火锅吗?这个贵州菜的“代表作”在北京、广州等地很受欢迎,以至于酸辣味几乎成了贵州菜的招牌味道。孙冕:好像在北京吃过,不知道地不地道,哈哈……既然贵州人这么喜欢吃酸辣,你能不能用“酸辣”来形容一下贵州人?记者:在外界看来,贵州是一个相对闭塞、贫穷的省份。其实,贵州人的能力并不差。许多走出大山的贵州人,在发达地区奋斗,一样获得成功,但是,当这些人回到贵州,看到家乡一些地区因为种种原因发展滞后时,不由得感到辛酸。尽管如此,贵州人并不气馁,依旧满怀着火辣辣的热情,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困难和挑战。就像您感觉的那样。孙冕:呵呵……贵州的“酸辣”,有机会我一定好好品一品。正因为如此,盘点贵州就是要发现“宝藏”,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加以利用,让世人分享,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厚积薄发,推波助澜,把贵州的“酸”、贵州的“辣”,统统都变成甜! 作者:郭鸿静王韬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