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焦点)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从白领到蓝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0:27 荆楚网-湖北日报
  图/文湖北日报记者田悦 陈迹

  今年5月,黄石市冶金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公开竞标,与新冶钢公司签订协议,该校向社会招收一年制中专学生238名,分电工、钳工等六个专业,毕业后经考核合格,全部进入新冶钢工作。由于此次招生属“订单”式培养,就业有保障,吸引了众多学生报名。其中,18名大专以上学历,有的已经是白领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中专学习的行列。他们为什么放弃原有工作读中专?带着疑问,记者到该校作了一番探访。
(焦点)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从白领到蓝领(组图)
蓝领的感觉,很好。

(焦点)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从白领到蓝领(组图)
  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在平实中享受快乐。

(焦点)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从白领到蓝领(组图)
  闲暇时分的上网、研习,仿佛重回大学生活。

(焦点)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从白领到蓝领(组图)
  熟悉的课堂,不一样的感受。

(焦点)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从白领到蓝领(组图)
  一纸用工协议,圈不住他们的远大梦想。

(焦点)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从白领到蓝领(组图)
  几年后,他们将成为这里的领跑者。

  今年初夏的第一场暴雨,16日下了整晚。

  清晨,阳光从云层中喷薄而出,明净天空下的西塞山冶钢厂区宿舍,绿色葱郁。7时,田浩吃过早点后抱着书本上学。他家离山腰的冶金职校只有5分钟路程,很近。

  24岁的田浩,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本科生。毕业时,他没想过有一天会重返校园读中专。

  田浩在深圳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月薪5000元,算是白领阶层了。但打拼多年,漂的感觉始终存在。

  年初探亲,看着父母日渐衰老的脸庞,田浩对自己说,该回家了。经过短暂休整,他报名参加职校电工中专班,按协议,毕业后将进厂工作。

  即将有的工作,虽告别白领,但蓝领的行列一样应该有快乐。

  上午,电工班的课程是物理学,田浩认真做着笔记。虽然以前学过物理,成绩也不错,但在这里,所有的专业课程都由一线资深专家讲授,实践性很强。

  窗外,一个中年女子的身影来回走动。校长叶蔚每天都要在这栋四层楼的教室外走好几遍。自从家长把孩子们交给了她,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兵”,叶校长就没少动脑筋。

  下午,学校安排新生到工厂体验实地操作。换上工装,十几个懵懂小伙像是成熟不少。

  午后的车间有些闷热,几个工人在焊接材料。电焊是田浩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左手拿面罩,右手拿着焊枪,初上阵的田浩和同学们都有些手忙脚乱,身旁的女焊工善意的朗笑使田浩有些不好意思。

  傍晚时分,彩霞满天。厂区车水马龙,远离了写字楼里的宁静,田浩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夏日夕阳的一抹余辉照在脸上,他微笑着。

  蓝领的感觉,也很好。

  [记者手记]五月,放飞梦想

  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

  上过大学,再返中专课堂。如果不是真正接触并了解他们,你也许会认为,他们是适应不了社会而作出无奈选择。

  其实不然。不否认,经过培训后能到效益不错的工厂工作,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原因。但这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动力。花季里,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平凡的真实。

  田浩,学历最高,拥有计算机专长。“回家照顾父母,不再漂泊。我将用自己的能力证明我行。”

  徐成,在大学学的是水利水电专业,毕业后远赴云南中铁11局工作。我问他,这次你选择重返课堂,为什么不去高校深造呢?他回答:这里的课程实践性很强,希望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他希望将来成为工程师、资深专家,相信不会平庸一生。

  陈娟,学医的女孩。她说每个人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想,学医的经历给了她不凡的思想。现在,她最大的梦想是做一名开天车的女工。“我喜欢在空中开车的感觉,这样可以换个角度看人生。”

  ……这些孩子的话语都很朴实,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也许生活的现实让他们从最基层起步,但他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校党支部书记欧阳敏说,看着孩子们乐观自信的笑,每天都在感动着。

  有人说,当你四处寻找幸福的时候,幸福就在你身边。这些孩子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平凡中踏踏实实地生活。

  五月,放飞梦想。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季节,真心为这群可爱的年轻人祝福!

  专家评点

  黄石冶金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叶蔚

  大学生读中专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大学生适应不了社会。正相反,由于他们起点高,综合素质强,所以学习出类拔萃。中专和大学不同之处,在于实践性和专业针对性很强,学生毕业后就能上生产一线。

  田浩曾经在应聘一线技术工人时被用人单位拒绝,一方面是对方担心“小庙容不下大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专业不对口。而进入中专学习就好比岗前培训,一旦掌握了专业知识,相信他们很快能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骨干。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杨德广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一是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建立适应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多渠道的人才市场;二是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三是大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