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河南叫响中原文化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7:2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郑州6月6日电 记者戴鹏报道:凄婉感人的故事、苍劲流畅的舞姿、刚柔交融的旋律、舞美一体的风格,一出醉倒2万多名河南人的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将于6月下旬冲出河南进京演出。

  今年春节以来,河南文化领域好戏连台,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精品赢得广泛认同。这一现象源自河南省委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培植文化优势,彰显文化魅力,精心打造中原文化品牌,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大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

  “没想到河南的地方戏这么有滋有味,中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现代豫剧《村官李天成》引得上海观众的赞叹,原计划半个月的演出延长到近一个月。歌颂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的现代豫剧《嵩山长霞》,反映时代生活的《香魂女》、《惊蛰》、《飘扬的红丝带》、《儿大不由爹》、《红果红了》等河南现代戏,在全国各地不断赢得喝彩,连连捧金夺银。古装豫剧《程婴救孤》实现了河南在“文华大奖”上零的突破。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时场场爆满。大型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大型舞蹈史诗《河洛风》以及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赢得各地观众普遍好评。“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丰硕的舞台艺术成就,的确可庆可贺,可圈可点。”一直积极倡导建设文化强省的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日前谈到这个话题时说。

  文学豫军是中原文化品牌中璀璨的部分,近年来在当代中国文坛异军突起,形成了以二月河、李佩甫、周大新、刘震云等为骨干力量的省内、省籍作家队伍,梯队分明、风格纷呈。几十部颇有分量的文学作品丰富了几年来的文学苑地,有的还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使河南文学创作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得到扩大和提升。

  河南特别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稀有传统剧种、濒危文化品种的抢救和产业化推进工作。几年来,南阳的宛梆、朱仙镇的年画、几近失传的皮影戏等一大批传统文化品种得到抢救。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成功搭建了河南地方戏竞技的舞台,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喜爱。在48万人口的宝丰县,5万多农村人员组成近千家表演团体走向全国,年收入高达1亿多元,成为民间文化实现产业化的成功范例,摸索出用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途径。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07日 第二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