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教益智之书育贤达之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8:32 淄博新闻网

  ——淄博一中提高办学质量纪实本报记者 董淑凤通讯员任明忠教书育人,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最凝炼、最精确的概括。光教书不育人,会培养出歪才、畸才;光育人不教书,则失却了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储备人才的作用。淄博一中建校近60年来孜孜以求的正是这样四个大字:教书育人。无数教师的潜心治学和艰苦努力,使淄博一中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自2001年以来,该校连续夺得全市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进入文理科全市前10名人数“四连冠”,其中两名同学分别荣膺2003年、2004年高考全市理科成绩第一名。据统计,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该校已有48名同学步入清华、北大学习。

  管理篇:科学管理求真务实淄博一中遵循人本教育思想,坚持管理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并于1998年底在全国教育界率先引进了企业界先进的管理思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推行精细化工作法。该校以一个学期作为一个循环周期,建立了完整严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学校要求,工作要精心,步骤要精细,环节要精致。各项工作层层有职责、人人有专职、事事有标准、处处有人管,从而达到每项工作都是精品的目标。师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实施“为全体学生负责、为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教育理念的有效手段。为此,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每周都能收到十余封来信。去年11月,校长陈贞凯收到了一名同学的来信,信中就学校管理方面的7个问题提出了建议。校长一一作了回复,并在校内张榜公布,同时对这位同学关心学校、热爱集体的行为进行了表扬鼓励。去年以来,该校制定并认真落实了以人为本、情感凝聚、科学管理若干规定,深得民心,大大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今年春节前夕,学校向家住外市的每一位老师家中发送了新春贺卡,此举在学校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市师德标兵、市优秀共产党员张萍回老家过年时,父母高兴地对她讲起这件事的情境历历在目。父母的兴奋和喜悦深深感染了张萍,她觉得自己在淄博一中十年的努力和奉献非常值,她更爱上了这所学校,愿意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淄博一中的现有工作生活条件在全市算不上一流的,靠什么留住我们需要的人才呢?就是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校长陈贞凯如是说。年轻教师在淄博一中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根基,他们不忍轻易丢弃;年长教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与学校建立了深厚感情,更不舍得离开。全国优秀教师贾爱华退休时,许多学校以高薪聘请她去任教,她思忖再三,还是留下了。多年实践铸就的治校治学理念和奋斗目标: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文化塑校,如今已在淄博一中各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对学校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治学篇:严谨治学团体作战淄博一中地处博山区,如果按现代年轻人的择业观,淄博一中并不是他们首选的就业地,所以在师资力量上,淄博一中并没有太大的选择空间。那么,该校是如何吸引众多中考“尖子生”赴校学习,如何在高考中屡屡夺冠?答案并不难寻:认真治学、严谨治学使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学校提出,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他们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校。发挥“人和”优势,打好年级、班级、教研组三个团体战,使教师单兵智慧资源充分整合。狠抓基础知识教学不动摇,注重学法指导,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及反思矫正能力。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化分类指导,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孟令怡来自张店区,现为高二年级12班班长、级部学生会主席,其父母均为教师。当记者问这位全市中考第9名的学生为什么要选择淄博一中上高中时?她说:“是父母帮我选的。”“入校近两年了,你感觉如何?”令怡的回答非常干脆:“跟我和父母想象得完全一样,这里学习气氛浓,老师教得好,我感觉自己非常幸运。”淄博一中之所以形成了严谨治学的浓厚氛围,是与一批名师带动分不开的。全国优秀教师贾爱华、省优秀教师王方刚等都是其中的治学典范。在英语教研室主任郭明汉带领下,该校英语教师研究探索的《英语24字整体教学法》取得了丰硕教学成果,现已被中央教科所向全国推广。

  育人篇:滋润心灵深植文明去年该校高三毕业生栾静,在高考中取得全市理科第一名的好成绩,现在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学习。在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名优秀学子中,栾静的学习成绩名列第11名。日前,栾静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谈起了淄博一中对她的培养和教育:“我非常感激一中的领导和老师们,是他们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引导我走到了今天,我永远感激他们,永远祝福他们。”不管离校多少年,不论身在何方,从淄博一中走出去的几万名学子们深深眷恋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同时,在他们身上也刻下了一中校园文化的深深烙印。每年走进淄博一中的新生,都会得到学校赠送的一只石榴和一个核桃。它不是学校花钱买来的,而是种植在校园里的果树的果实,更是该校多年教书育人成果的生动展示。记者看到,石榴树和核桃树遍布于教定、甬道旁,无扩栏无遮网,有些甚至是走在路边的人就可随手摘取的,但却从未有人私自采摘一个。每到秋季,成熟的果实挂满枝头,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素质的人。石榴树和核桃树的成长故事映射出的不就是淄博一中师生一种高尚的品德情操吗!去年暑期,校党委书记于金辉从市教研室调来上任,他对记者说:“当初看到这种情境时,我也感到非常惊奇!这是学校多年坚持教书先育人的结果,是淄博一中校园文化的高度浓缩。”淄博一中提倡师生间伙伴式、朋友式关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1999年,学校率先在全市设立了“爱心基金会”,至今已收到学校教职工、学生、社会各界捐助和学校专项资金注入共115万元,保证了3300名家境贫寒的学子安心学业,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