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反倾销”到“反垄断”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VC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09:20 河北日报

  一个小小的VC品种,缘何如此敏感地拨动着人们的神经?

  回顾历史,或许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VC的出口价格曾高达每公斤13美元,丰厚的利润造成国内过度投资的态势。各地纷纷上马VC项目,高峰时期国内有28家生产厂。供远远大于求,VC价格自此一路狂跌。

  产量较小的生产厂家首先被清扫出局,经过市场整合,国内VC生产格局形成石药、华药、江山集团、东药四大家分庭抗礼之势。

  由于中国VC企业70%以上的产量出口,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巴斯夫、罗氏和中国四大VC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为确保市场份额,罗氏早在1995年便发动了针对中国企业的价格大战,从每公斤13美元一直降到4.5美元,并连续数年保持这一价格水平。

  到2002年初,VC价格跌到谷底———每公斤24元人民币的价格已经接近国内生产企业成本价,而国外巨头的成本价在每公斤3.5至4美元。“价格战”使大家基本上都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为此,巴斯夫关闭了其在日本武田和美国的VC生产线,罗氏则把自己的维生素业务出售给荷兰DSM公司。

  可以说,在这一轮的价格战中,国内企业咬牙坚持,挺到了最后。

  但是,VC依然是目前全球维生素生产厂家竞争最激烈的一个产品。同时,由于缺乏产业整合,国内四大VC生产企业相继扩产,当前VC市场已经呈现出严重供大于求局面。而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VC出口价格下滑趋势明显,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23.93%。

  VC市场的春天,究竟在哪里?

  2005年1月下旬,石药一项重大举措在愈演愈烈的VC市场投下一颗重磅炸弹:为提升和巩固石药集团作为全球VC老大的市场地位,拉动VC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实力,石药集团首次进军国内维生素制剂市场,从全球大型VC原料提供商向VC保健品、功能食品等成品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并准备斥10亿元巨资打造一个以果维康为首的维生素产品王国。

  “VC市场的春天,就在于用创新之手做好下游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这样增值大,企业才能做强。”石药董事长蔡东晨认为,参与国际竞争,规模优势并不是克敌制胜的惟一法宝。

  他主张企业产品要做到“科技纵向到顶”,即通过一系列技术工艺革新,使单品种各项技术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达到技术最优,质量最好,成本最低。

  频频遭遇“反倾销”、“反垄断”纠葛的国内VC生产企业,对此感悟也许最深。姜艳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