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嗟,来低保”请打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01:01 新京报

  怎样对待穷人?这是一个问题。唯物主义历史论者甚至会说,从古自今,这是决定历史兴衰荣辱的主要问题。前天,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街道10个社区,将享受社会最低保障待遇的人员名单第一次全部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引起一些争议(见6月7日《北京娱乐信报》)。

  争议早在去年就开始了:宁波、北京等地有民政部门为低保申请举行听证会,凡申请者必须面临街坊四邻的质询;随后,一些地方相继采取了社区内的公示制度。

  据称,这样做是为了让低保户接受群众监督,让低保金真正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防止那些骗取低保的行为。有的民政部门甚至宣称,是否享受低保要由社区居民说了算。

  我不知道“由社区居民说了算”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由社区群众对低保申请者事先进行调查和侦查,并在听证会上当庭质疑,然后张榜公布,无疑对于低保金发放目标的准确性有一定的保障。但是,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是否会和社会福利的初衷相矛盾,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中国自古强调“民本”和“仁政”的济贫思想。《尚书》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但“养民”思想重在社会整体和国家控制。

  而近代中国的济贫制度则借鉴了西方社会的福利思想,强调了个人权利和国家义务。福利思想的基础是承认社会机制和权力运作的不完善性,使得一些人沦为弱势阶层,这些人有权利要求补偿,国家也有义务对他们进行救济。

  个体权利伸张的基础,就是确立个体生命的尊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虽然没有凸显个体权利,但是却从个人的道德修为方面强调了个体尊严。其中跟救济有关的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出自《礼记》的“嗟来之食”,讲一个财主救济饥民时,喊道“嗟,来食!”一个饥民回敬道:“我正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这个财主如果是现代民政局长的话,他显然没有完成社会福利救济的工作。一定有很多饥民也吃了嗟来之食,但是心里却由此感到屈辱,同样没有起到福利救济作用。社会中忍辱负重的人多了,于稳定没什么好处。

  在任何社会,贫穷本来就是一种羞辱,至少不是一件光荣的事。社会福利除了物质救助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表现社会的善心和体谅,帮助他们减少这种羞辱。陀斯妥耶夫斯基在小说《罪与罚》中写了一个大学生杀死房东老太婆的事,杀人原因之一就是由贫穷带来的耻辱感,因为有一个家伙对他说:“贫穷不是罪过,可是一贫如洗,先生,一贫如洗就是罪过了……在赤贫的境遇里,我头一个就该侮辱我自己。”

  讲这些极端的例子,并没有危言耸听的意思,只是说明维护穷人的尊严的重要性。在对低保户的公示争论中,低保户们所抗议或者忍受的,显然就是尊严遭到侵害的事。我国政府强调“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但绝对没有说过这是全部的人权。维护每个人的尊严,尤其是弱者的尊严,显然是文明社会的准则。

  即便是所谓“纳税人的钱”,以“接受群众监督”的名,也不能侵害弱者的尊严。这显示了有关部门对于公示的滥用。公示显然应该是民主社会中,民众对于权力部门和权势人物的监督,因为这些部门和人物可能滥用公权,其危害远远大于其他;而不是由权力部门将任何事情都交给“群众监督”,而将自己应该履行的程序简化甚至省略掉了———在发达国家,福利申请也有很复杂的表格和程序,但都是政府相关部门精心设计、认真工作的结果。

  长平(上海媒体从业者)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