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民月活动回顾与展望①)7月里,那些激情澎湃的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08:49 水母网

  岛城的7月值得期待。以问情于民、问意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为宗旨的市民月活动是全市民情、民意、民智的一次大汇集、大展示,同时更是推进岛城民主进程的一次有益尝试。市民月已经成为青岛的一个品牌。转眼,我们又将迎来第三个“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市民月活动,迎来又一次的市民热爱青岛、关心青岛发展的热潮。广大市民所表现出的巨大热情,一定会像这7月的气温一样,灼热似火。在第三个市民月活动到来之际,我们推出这组报道,对前两届的市民月活动给予回顾,对今年的市民月活动预以展望。

  “市民月”创举直播“市民议事厅”

  2003年7月的一个晚上,市民月组委会在青岛电视台演播厅举行首次《QTV对话》特别节目“市民议事厅”。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泽忠等围绕事关青岛长远发展的问题和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了热烈对话。市建委、市规划局、市文化局等部门负责人就规划修建城市南北主干路、缩小南北差距以及发展城市文化、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问政于民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听取了市民建议。活动场外,很多市民通过热线电话、青岛新闻网等积极为青岛发展出谋划策。其中,在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内,在青岛新闻网的上网市民达到7000多人次,提出意见和建议200多条。

  2004年7月,同样是在“市民议事厅”,杜世成与市民倾心对话。三百余群众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电视对话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全市人民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书记敞开心胸,不仅说决策,还坦言决策过程。直播时间,青岛新闻网的网络几近“瘫痪”,因为上网人太多,话筒在场内传递,百姓声音在场外如潮涌动。

  到目前为止,在全国所有城市、所有电视台中,很少有这样的直播节目。青岛电视台主持人理冰说,他曾专门考察过外地电视台的情况,在南京电视台有一档“市民论坛”节目,市民与领导电视交流,但不是直播节目,谈论的也是专题性话题。在广东有一档人大代表与市民交流的节目,此外,他没有听说过哪个城市利用电视这一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进行旨在推动民主政治进程的电视节目,更没有听说过直播。

  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节目。杜书记在直播现场并不想受制于主持人,他提出要与现场观众、网民“互动”。当网上意见送到直播现场时,杜书记没有经过主持人,而是直接逐条回答提问,这给了他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显然,直接面对市民是他真正喜欢的状态。

  跨海大桥为什么说要修要修,却十几年不见动静?有话说,青岛是块镶金边的抹布,这金边什么时候能镶到老城区去?说搞重化工产业,环境污染怎么办……

  多少年来,老百姓关注着、担忧着,有时甚至是抱怨着。这晚,杜书记没有回避这些老大难问题。他告诉市民: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政府为什么不能那么做。

  “这一点非常重要。”至今,记者问到许多市民,人们依然这样说:“我们老百姓只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情况,所以常常会因为不理解不了解而产生偏见,现在,市领导面对市民一五一十地摆事实,讲道理,使我们能换位思考,能看清整体,杜书记的坦言实情,这是对老百姓知情权的尊重和维护,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直播“市民议事厅”,在青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有里程碑性的意义。它让人们认识到:市委书记、市长不仅想听听老百姓的声音,也有许多话想对市民坦言,而“市民议事厅”搭起了这样一个面对面的平台,这是创举。

  “市民月”精彩活动书记、市长网上互动说青岛

  2004年市民月期间,市民月组委会正式邀请网上“斑主”见面。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陈维民诚恳地希望“斑主”们能利用在网上的号召力,激发更多网民关心青岛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政府献言献计。

  在市民月期间,以青岛新闻网为中心的虚拟世界,异常活跃。青岛新闻网主任李春声回忆说:对于海外游子和那些在青岛出生或者曾经工作、上学的人员来讲,青岛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青岛开展市民月活动的消息首次在青岛新闻网公布时,青岛新闻网跨时空、无国界无地域限制、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立即发挥出来,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全世界众多国家的青岛留学生和海外工作人员,纷纷在青岛新闻网上为青岛献计献策,这些人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提出的观点,给人很多启发。很多市民在网上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不时撞击出璀璨的思想火花。

  网络使市民月活动迅速在全国广泛传播。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届市民月里,市委书记、市长在网上与市民的见面,都掀起了市民月活动的高潮。

  2003年7月,杜世成与市民“网聊”,当时的情景至今让许多网民回味不已。杜书记在回答一位网友的提问时说,我是以一名管理者的心态到这里来的,我非常愿意听你的意见建议,我希望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你交流。

  那晚,近5万人次上网,提出问题1700多个。杜书记在一个半小时里,回答了市民的近20个问题。这些问题中,主要是关于青岛城市发展的,如发展港口经济,解决青岛水的问题,提高城市文化氛围,建立高效、廉洁、服务、创新的政府等,也有足球、上网这类市民感兴趣的问题。

  网谈后,杜世成对媒体记者谈了他的感受,他说:“今天,我是抱着与群众交朋友的心理而来的,听取大家的意见,谈我自己的看法,还准备听一些刺耳的意见的。结果证明,青岛市民了不起,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有这么好的市民,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青岛的事情办得更好。”

  如果说网聊拉近了市领导与市民的距离,接下来的市长网上现场办公,则让更多的市民体会到了市民月的实惠。

  第二届市民月进行近半,网上建议意见铺天盖地。7月14日,夏耕把各大局的一把手全部召集到市民月组委会办公室,他把网上的建议一条一条地点击打开,用了两个小时,将100多条市民建议明确了办理落实的责任单位,并责成有关部门:每条帖子,不管什么内容,都要及时给予回复。

  记者从组委会获悉,在这一届市民月收集的一万余条建议意见中,有一千多条有价值的建议得到落实办理。

  难忘“市民月”建议办理精彩片断

  2003年市民月,市民于清教在网上提出“‘民心工程’市民应该参与”的300字帖子,在十多天之后,市建委以8项制度给以“回复”,这8项制度是: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询制度;巡视制度;跟踪制度;参验制度;交接制度;通报制度。

  2003年市民月,一名中学生在网上与市委书记杜世成对话时,提出:应该开办旧学生课本纸张以旧换新业务,减轻家长负担。十几天后,我市三家商场开张了“兑换专柜”。市财办还出台了学生用品以旧换新的市场指导价格。

  2004年7月14日,第二届市民月进行近半,网上建议意见铺天盖地。夏耕召集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上现场办公会议,他与各部门负责人一起,逐条浏览了青岛新闻网上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意见或建议内容的合理程度,仔细研究如何办理。在两个小时的讨论中,100多条市民建议明确了办理落实的责任单位。

  2004年市民月,兴隆路居民提出加快“一户一表”改造的建议,第二天,海润自来水集团董事长亲自上门,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讨论研究,定于8月份实施改造。

  2004年9月,市民月过去的第二个月,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市政府研究办理“市民月”活动期间10个群众高度关注、与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的进展情况。市建委等7个部门的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各自介绍了办理进展情况。其中,跨海通道桥隧方案论证等四个热点问题已经开始实施,逐步缩小南北差距等六方面的问题已经拟订了三年规划,并提出了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措施,准备分步实施。

  2004年7月,市民提出平顶楼加盖红屋顶的建议。5个月后,武胜关路附近的数十座经过“平改坡”改造,穿上新衣、戴上红帽的楼房,为冬日的岛城增添了新的色彩。与此同时,东西快速路两侧,老楼群也戴上了红帽子。

  “市民月”由来———推进民主进程 青岛要率先破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青岛能不能率先启动、破题?十六大后,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在思考这个问题。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多次指出:这些年,青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有了不少成熟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还一再强调,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2003年6月,市委办公厅《关于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建议(提纲)》中提出“改革和完善党委、政府决策机制”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市民月”的设想———

  提出“问情于民,问意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的口号,多形式、多渠道、新形式、新渠道,启发、组织、引导、激励市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形成民主政治建设氛围,创出民主政治建设成果。如:报网互动、网上对话、电视对话;再如:市民月、市民周,定期集中一段时间市民提建议、讲意见,从而进一步树立政治民主、执政为民……

  杜书记很快在此《意见》上做出批示,认为可行。

  几天之后,《关于开展“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市民月活动的意见》下发到全市各区市,2003年7月1日,青岛首届“市民月”活动拉开序幕。

  市民月搭起的那个平台

  从2003年开始,青岛市委、市政府搭起了一个让老百姓说话的平台,叫“市民月”,集中听取老百姓的呼声。在这一个月里,市委书记走进“市民议事厅”与老百姓共商大事,市长上网与市民零距离交流。“市民月”不仅搭起说话的平台,还鼓励各行各业的市民说话,谁说得好,会“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于是,提建议的来了,提意见的也来了……一个月间,全市上下建言献策,好不热闹。话,说出来,就好办了,语言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打通艰涩的冰川,在心与心之间架起一条通途。它让执政者看到了民间的智慧,它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的开明。

  回顾历史,什么时候言路通畅,什么时候就政治清明。而这两者正是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保证和标志。“市民月”、“三访谈”、“市民议事厅”等是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着手疏通言路、沟通民心的具体实践,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运用,其宗旨无非是让这座城市经济发展再快一点,老百姓日子再富一点,民主氛围再浓一点,老百姓心里再舒坦一点……今年的市民月大幕开启在即,青岛市委、市政府已经向全市人民发出了邀请,请老百姓与执政者共同创建青岛“天高云淡,沙鸥翔集”的人文环境、政治环境,可以预见,明天的青岛将更加充满活力。

  数字“市民月”

  2003年: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10237件,其中来自普通市民的意见建议7037件,来自机关干部的3200件。

  2004年:市民提出意见和建议11297条,其中工作建议4058条,问题意见1488条。责任编辑:邱雁(来源:青岛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