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千点区拯救券商刻不容缓 央行证监会联手出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13:13 新华网

  6月2日,上海常熟路171号,一幅“热烈欢迎来自人总行与证监会的领导”的条幅悬挂起来,直至6月7日方才隐去。这幢白色的高楼正是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总部所在地。

  接近消息源的人士透露,当下,央行正在为一项整体扶植券商的计划展开前期调研工作,首批兵分两路,分赴上海的申银万国与安徽的华安证券。

  该计划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指依法设立的券商破产、关闭或撤消时,赔偿其客户资产因证券公司非法动用所遭受的损失)等一揽子利好消息,预计将在不久后出台。

  此次调研组上海行十分低调。

  “大概是来检查工作吧,”当记者提及此事时,除了那红色标语印证着有关人士的到来外,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的大多数员工不清楚人行与证监会此行的真实目的。

  与原来所提思路不同,在该计划中,不仅要给待处置券商的“棺材钱”,还要给一些流动资金出现困难的证券公司一定的“买药钱”,这是央行与证监会考虑通盘解决券商问题的一个突破性的思路。

  一位与申万有深厚渊源的工商银行上海分行高层介绍,“人行来上海是为了先找一家券商摸底审计,之后立即向更高部门汇报,确定向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的额度、利率及可行性。”

  股市千点区域,扶植“券商流动性计划”实已刻不容缓。

  调研申万

  6月2日,对于申银万国而言,是关系到未来公司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日子。

  公司的高层们显得格外忙碌。他们在接待上海证监局对申银万国自查工作的现场核查之后,又迎来了人总行的审计、调研队伍。

  此时,“申银万国将申请15亿贷款解决流动性问题”的消息开始在业界流传。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人士介绍,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扶持下,申银万国证券向央行申请15亿再贷款,缓解流动资金的燃眉之急。

  据悉,央行此次上海之行由金融稳定局局长张新亲自带队,上海金融办、上海证券局、人行上海分行金融稳定处等多位官员陪同,申银万国总裁冯国荣与分管财务副总裁出面,并腾出一间办公室用于接待各位领导。

  “这表明上海市有关部门与申银万国对此事高度重视,”上述工行人士认为。

  “申银万国自己申报了15亿,但光看公司报的数字不行,人行调研组将在6月2日至6日对申万的流动资金缺口重新计算,”该知情人士暗示,“审计的数字也未必就是发放再贷款的金额。决定权在更高层。”

  之后,央行调研组将回北京,以报告形式向更高部门汇报申万等券商的真实情况,以确定发放再贷款的数额、利率、担保或抵押物等细节。

  按照银行间市场公布的2004年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年报,申银万国在“净资本/净资产”指标上没有达到创新试点标准,但申银万国的财务情况远好于那些待处置券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甚至好过一些创新试点公司。

  截止2004年底,扣除代买卖证券款的流动资产为6.9亿,净资产是6.4亿,每股净资产0.15元。(数据摘自2004年经审计报告)

  而在5月20日“2004年1-4月经营会议”上,申银万国高层公布了今年1到4月,公司A股与基金排名第三,B股交易排名第二,QFII与代理股份排名第一,市场交易总量第三等数据。

  “最近工作要分两段理解,一是增加流量;二是增加股本金,增资扩股,”申银万国人士介绍,“目前,公司现有的融资渠道稳定,公司也有能力解决好融资的担保问题。”

  解决流动性问题更为迫切,由于缺少足够的资金,申万固定收益部在做国债承销时小心翼翼,考虑到风险防范,不愿承接较大数额的客户单子。

  早在2005年3月14日,申万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以下决议:关于原则同意公司增资扩股方案实施办法的决议;关于原则同意为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决议。

  “而对于申万向中国央行申请的再贷款,央行建议由公司的大股东担保。”该知情人士透露。

  一位接近上海证监局的人士表示:“检查的结果是偿还到期的客户委托理财资金需要一笔钱,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总共可能需要三四十亿。”

  此外,按照创新试点券商的达标标准,目前,申万的增资扩股计划已从原先增加40亿,降低至25亿左右。上海久事、上海国际等上海大型国企有可能增资。

  “得到央行的流动性支持,便给了申银万国的大股东们与潜在新股东们对公司的更多信心。”工行上海分行人士表态。

  券商扶植“大计划”

  政府解决券商问题的通盘大计,一直在各部门的协调中慢慢磨合、修正。显然,考量券商问题的眼光不应局限于证券市场,更应从整个国家的金融风险高度考虑。

  北京某券商总裁转述了证监会机构部的新思路,“不仅要给高风险券商“棺材钱”,还要给一些券商“买药钱”,此外,鼓励以建银—南方模式收购高风险券商的资产。”

  有数据显示,截止2003年12月31日,整个证券行业潜亏(实际亏损与帐面亏损之和)高达2200亿人民币,2004年以来这一态势更为严峻,丝毫不亚于银行不良贷款的金融风险。

  “在规范的同时,也要给较规范的券商一些运营资金,再这样下去,即使规范的券商也跨不过生死门,拯救证券公司刻不容缓。”该券商总裁认为。

  他认为,对于那些的确需要流动资金周转,且整体情况尚可的券商,央行应该考虑给予一定的资金,使这部分券商有能力自救、自我重振。

  “待处置的高风险券商属于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范围,而后者的大部分受益券商应属于证监会评选的规范类证券公司。”

  当证监会建立起对证券公司的救助双管齐下(“棺材钱”加“买药钱”)的思路时,央行对于解决券商问题的思路也在发生转变。

  这从最近央行的一些举动颇可瞧出端倪。

  5月14日,央行金融稳定局破先例地邀请部分创新券商开会,而且规定每家券商只能派一名负责人出席,不能带助理。

  “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改善证券公司的生存环境,会上,金融稳定局局长张新充分听取了各家券商对生存与未来发展的想法和意见,但张新没有多谈央行的思路,”两位参加会议的总裁向记者表示。

  尽管如此,会议主办方的特殊身份,主持人张新曾在证监会工作时的一贯主张,及较以往不一般的会议规定,依然使证券公司的高管们猜测近期央行可能有些针对券商的行动。

  按照央行再贷款的有关规定,给予证券公司的再贷款的年利率在2.2%,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的前提是,证券公司必须提供担保或抵押物。如到期不还本金,央行可以处置抵押物,或者由连带责任担保人偿还。

  北京某券商总裁分析,“会里(证监会)的建议是考虑让受益券商的地方政府或券商的大股东提供担保。”

  根据证监会对于规范类证券公司的设置标准,将近有1/2左右的证券公司将落入这一范围,再划分这部分券商的资金紧张程度,预计有50家左右券商可从央行的受流动性支持计划中受益。

  “如按照50家券商,每家20亿的规模计算,那么可能需要央行一千亿的再贷款。”上述人士做个了假设。

  燃眉之急

  张新的思路一脉相承地从证监会延续至央行。

  早在2004年,张新还在中国证监会担任上市部副主任一职时,就力主“政府应象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一样解决券商资金问题”。

  在其公开发表的《政府应注资解决证券市场不良资产》一文中,张新表示:“立足于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理念,我们建议应采取与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相一致的原则来解决证券市场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问题。”

  一份由巨灵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2002年,证券公司交纳的税收额为150.9亿人民币;自1998年至2004年,投资者交纳的交易印花税是1663.41亿人民币,截止2003年11月,证券市场累计为国有企业筹集资金9738.5亿元,占同期GDP8%。

  张新在文中还称:“政府出资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资金会远低于银行注资,估计4000亿元左右即可。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已制约了证券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再不解决就会成为系统性风险,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

  事实上,2005年证券市场的走势、潜在风险更高于张新著文的去年。

  6月6日,上证综合指数终于瞬间击破1000点整数关口,时隔8年后重新见到千点以下,基金、社保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几乎无一幸免,缺少流动资金、四大业务日渐萧条的券商日子更加无法维系。

  当天,中国证监会在第29次基金业联席会议上,宣布即将在近期公布六项救市措施。其中一条“采取实质性措施化解券商风险”使不少券商人士为之兴奋。

  大多数券商已把解决财务融资问题,当作公司最迫切的任务对待。

  一些券商总裁纷纷表示:“政府必须采取实质性措施,光听雷声不见雨不行。作为股市重要的参与者,券商手中没有资金来源,只有走向末路。”

  如此,不仅把原本尚可的券商拖跨,而且积累的风险会蔓延至投资者和债权人,甚至会引起金融危机,更不用提推动股权分置改革。

  “尤其是在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历史性转折的今天,为了尽全力推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政府需要拿出足够的勇气与胆量扶植券商,提供一个平稳的、向上的市场环境。”中信证券研究人士认为。(莫菲武为峰)(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