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地方政府不惜的是谁的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21:46 人民网

  为了解决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顽疾”,各级地方政府可谓“不惜血本”。媒体记者从银监会了解到:2004年地方政府为化解城商行风险投入资金总额达233.64亿元,占10年间总处置量的65.21%,已使近30家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城市商业银行初步摆脱了困难局面。该新闻给笔者的一种直觉是:此做法不仅不值得炫耀;甚至有理由诘问,地方政府所不惜的究竟是谁的“血本”?

  城市商业银行的“高风险状态”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不妨用大众语言描述如下:银行是一种把存款转化为贷款并从中赚取“利差”的经营机构,假如大量的贷款收不回、转不动,甚至成为“死帐”,就意味着将无力按时支付存款人的存款,甚至出现挤兑。地方政府又是怎样帮助其化解高风险的呢?报道中说得清楚:弥补财务亏损19.86亿元,剥离不良资产50.07亿元,置换不良资产163.71亿元......

  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地方政府与城市商业银行现在是什么关系?今后应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城市商业银行也应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金融实体,起码包含两个要义:其一,它应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就是说,它不应成为地方政府的“出纳”,地方政府既不能过多干涉其经营自主权,也不能无原则、无限制地为其弥补财务亏损。其二,它应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和金融规律办事。亦即说,什么样的款该贷、什么样的不该贷,城市商业银行管理者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也应认真遵循通行的信贷原则,进行独立的判断与决策,并为此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然而事实上,由于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太近乃至太不清楚,很难真正做到上述两点。有理由设想以下可能出现的情况:地方政府拟上马某项“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急需资金而向它发出指令,即使明知后果严重,也不得不从。地方政府某些政治目标同样有可能通过它来实现:过去,曾有地方政府召集几大银行开协调会指令发放“安定团结贷款”的做法,如今大银行实行“垂直管理”且信贷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发放这类贷款的任务有可能转而落在城市商业银行的肩上。

  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即使出于正确的目的,向城市商业银行注入资金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方政府的钱只能来自地方财政,实际上是来自广大纳税人。按照“公共财政”原则,任何一笔财政支出都应以所有纳税人受益为价值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地方政府建立一种财政理念,即自己是受纳税人委托而支配财政,另一方面需建立大众监督的机制。看来,地方政府将233.64亿投入城市商业银行,假如不是媒体披露,广大市民也许压根儿就不知道,又何谈此项决策代表了公众的意志?其它财政项目的是非曲直且不论,仅就这233.64亿而言,因为没有财政支出的法律规范和民主监督机制,很可能形成这样可怕的恶性循环:城市商业银行无法违抗地方政府缺乏市场理性的、的不适当的指令,地方政府无法监督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风险乃至违规经营,窟窿越来越大,需要的财政投入越来越多,谁都无需为此担负责任。

  站在金融资源合理配置、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要以及整个金融业协调发展的宏观角度看,假如说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功能目前无以替代,那么,今后城市商业银行也应建立以下的资本构成方式以及经营运作模式: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仅仅充当其股东,并为自己的资本投入承担风险;其它股东以与股份相对应的席位、权力监督制约其运行,从而形成城市商业银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理性的经营行为。即使这样,地方政府的这部分财政投入,也应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乃至投票权。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