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歧视农民工的孩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21:54 人民网 |
近几年,农民工进城与日俱增。他们的子女就地“上学难”的问题正在各地得到妥善解决。孩子进了城市的学校以后究竟学习得“快活”吗?笔者通过与一位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聊天获悉,农民工的孩子在学校面临着如下苦衷: 一是在“身份”上受歧视。有许多农民工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与城市“双职工”和“干部家庭”出身的子女有很多不可相比之处。由于“身份”上的差异,一个“土”,一个“洋”,似乎隔着一道“墙”。农民工的子女自我感觉“低人一等”、“矮人一头”。这在相当一部分学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二是在“融合”中受压抑。有些城市长大的孩子,经常“合伙”拿农民工的孩子取笑、开心。把农民工的孩子叫“外来崽儿”、“乡下佬儿”、“小泥人儿”等等。还有的背着老师在课下和放学回家的路上变着法儿地“欺负”农民工的孩子。如果农民工的孩子一旦向老师“报告”,更是“引火烧身”。因此,他们处于一种“自卑感”和“恐惧感”同在的压抑心理。 三是在“老师”眼里也有差别。当然这里是指个别老师了。他们一般把学生分为“三个档次”:一是干部子女;二是双职工子女;三是农民工子女。有的老师公然对农民工的子女说:“学校收下你们就满不错了!”因此,有的老师把“视线”几乎全部“放”在前两种家庭出身的孩子身上,缺乏“一视同仁”的观念。在教学方面也不爱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农民工的孩子“吃偏饭”,在搞一些公益活动、特别是组织“义务劳动”的时候,往往把农民工的孩子推向“前线”,重活儿、脏活干在“前”。给学生们造成了不应有的人为“误解”。 以上尽管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值得我们深思。农民工进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农工享受市民待遇是缩小城乡差别、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读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他们不应该受到歧视,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