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孙悟空”不敌“米老鼠”?(热门沙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1:36 人民网-华东新闻

  主持人:汪晓东 本报记者

  参与者:

  薛德基 菲尔德娱乐公司亚太区市场总监

  金国平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

  张国强 上海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小苹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副研究员

  王丛彦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

  叶慧珏 复旦大学学生

  王 玥 上海某文化传播公司行政助理

  话题背景

  6月1日,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开幕,振兴中国本土动漫产业成为重要话题。未来中国本土动画图腾“孙悟空”与西方卡通经典“米老鼠”之间将有一争,面对强大的国际对手,中国动漫产业要胜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独有偶,由美国迪士尼公司授权全球最大的现场演出制作公司———菲尔德娱乐公司制作的“迪士尼冰上汇演”,7月将第4次登陆上海。该剧目1981年诞生以来,在全世界250多个城市演出,观众超过1亿人次。本次在沪演出的剧目《丛林历险记》,汇集了3部迪士尼经典丛林故事《狮子王》、《人猿泰山》和《森林王子》,杂技等高难度动作首次加入表演。

  “孙悟空”吃老本,没成为商品

  主持人:“孙悟空”能否打得过“米老鼠”?这个话题最近说得挺多。目前中国动漫产业与迪士尼主导的西方动漫产业,差距是明显的。那么,我们的动漫产业差距在什么地方呢?

  金国平:这个问题讨论了多年,原因也很多,体制、机制、技术、资金、人才,还有市场运作经验等等。就如造汽车,为什么国产车总比国际品牌差一截?的确,我们不缺素材,缺的是好作品。但好作品需要好的创意、好的制作,我们的差距就在缺少原创力。

  王丛彦:说到动漫素材,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吃“孙悟空”等传统动画片的老本。那么多古典名著,有那么多神话传说,动漫素材可以随手拈来,可我们的动漫形象实在太少。中国的很多古典名著,都被日本拿去做动漫了。现在的很多孩子,是玩了日本的《三国志》游戏之后,才了解《三国演义》的。

  董小苹:卡通形象能否流行,与时尚文化很有关系。我们的卡通形象难以抓住孩子的心,因为传统的东西太多,创新元素缺乏。

  张国强:我们的卡通形象在市场缺乏号召力,拼不过米老鼠、蜘蛛侠、机器猫等国际品牌。原因在于我们的“孙悟空”更多的是京剧脸谱,勇敢有余,可爱不足。“孙悟空”几十年了还在“大闹天宫”,没有变化。与之相反,米老鼠、唐老鸭一直有新故事产生。另外,现在流行的国际动漫形象,一般都是可爱的动物,任何国家的观众都能接受,而“孙悟空”受民族化的局限,外国人未必理解。

  “说教”也是一种特色,关键要把握观众心理需求

  主持人: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动画片“说教”味很浓,而外国的卡通片十分幽默,看了比较轻松,最典型的就是迪士尼的卡通形象了。

  王玥:实际上,迪士尼的卡通片也有深刻的内涵,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多行善事,但是它的表现方式十分丰富和特别。去年,我去看过“迪士尼冰上汇演”,很受震撼。这样的形式国内没有。

  薛德基:迪士尼是一个大家庭,她的理念是创造欢乐。不论“迪士尼乐园”还是“迪士尼冰上汇演”,还有迪士尼电影、电视、书籍、消费品等等,都朝这一目标前行。冰上表演已经有20多年历史,每年都有新剧目诞生。通过市场调研,我们摸清了观众最希望把哪些迪士尼卡通片搬到冰面来演绎,然后精心制作。我们有专门的培训基地,对演员进行专业化训练,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要精益求精。

  王丛彦:动画片《花木兰》也是迪士尼制作的。把中国故事大胆改造,去掉了晦涩的内容,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迎合了美国文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心理。而我们的动画片,内容比较守旧,不敢突破传统。创新才是成功的妙方。

  叶慧珏:说到“说教”,其实国外特别是欧美许多动画片都有这个特点,比如《雪人玻利》、《大力水手》等,都采用“主角+肥皂剧式故事+道理启发”形式,教育内容琐碎,小孩易接受,并传达了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觉得“说教”不是贬义词,也许是中国动漫很深刻的一种特色,只可惜由于外界的压力,中国传统动漫中的“说教”特点变淡,强调贴近生活。这一“贴近”,倒失去了章法,变得不伦不类。

  董小苹:西方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大多具有挑战传统的、叛逆的性格特征,恰恰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而中国动画片中,很“酷”的叛逆卡通形象很少。西方的卡通片内容新鲜,动作夸张,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因而能迎合各年龄层次的观众。而国产动画片,消费指向就是低年龄观众,还带有科幻、科普性质,难以得到广泛的市场认同。深刻的内涵配上轻松的情节,才是好的卡通片。

  大投入不现实,中国动漫要靠“性价比”占领市场

  主持人:和其他领域一样,中国动漫产业的振兴,最终可能还是要靠人才。中国这方面情况如何?

  王丛彦:我从小就喜欢动画,还参加过很多比赛并获过奖。香港回归时,上海向全国征集纪念壁的画稿,我的作品就是入选的10幅作品之一。中国动漫人才很多,现在许多人在国内的动漫公司为欧美和日本搞创作。在日本,成为一个动画家是很多孩子向往的职业,但我国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当科学家、企业家才叫成才,国内重视动漫产业人才培养的氛围不够。

  张国强:我国动漫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年纪大的已经六七十岁,年纪轻的还在成长中,三四十岁能挑大梁的人才很少。最缺的是两类人才:一是前期的创意人才,二是后期制作人才,包括配音、特效、市场运作等,最不缺的是加工人才。

  这几年动漫产业的发展环境不错,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现在是静心创作精品的最佳时机。我们的动漫产业要有中国特色,美国人拍《花木兰》投资5000万美元,我们没必要攀比。中国市场很大,目前我们人均动漫消费不高,但我们总消费量大,我们要立足国内市场。可是我们的观众都被迪士尼拉走了,我们靠什么占领市场?只有性价比,用尽可能少的投资,拿出尽可能好的作品。有了好作品,得到市场认可,自然会有资金进来,就可以拍更多的好作品,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现在有些人先圈钱、玩资本,可搞出来的片子很糙,这就本末倒置了。

  金国平:现在最需要的是踏踏实实搞好作品,再加上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我们的动漫产业就有光明前景。

  《华东新闻》 (2005年06月09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