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眼光(名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2:56 人民网-江南时报

  研究任何问题,都不乏独具只眼的人。

  一个学者研究城市交通问题,结论是自行车太多乃是城市道路不能畅通的根本原因。报道一出,四座哗然,专家就出来说,“从未说过自行车过多是道路拥堵根本原因”,他的原意是自行车本来是“绿色交通工具”,不过在中国呢,因为太多了,与机动车混在一起行驶,就不再绿色了,而且造成交通拥挤。

  交通要改善,没有说道路要不要多修,交通管理要不要改进,也没有说机动车要不要控制,单单把自行车和摩托车拿出来加以控制。每天蹬着自行车来来去去的,自然都不是什么贵人,这些人不出行了,道路就宽敞了。按照这“只要道路宽”的交通良策,或许到时还会说“行人太多”,这样交通问题就万变不离其宗地变回到“中国人的问题根本上就是人口太多”的问题了。

  房地产价格上升,很多人说要把价格降下来,又有人说了,房地产价格是降不得的,一降社会就要动荡。这又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说法。房地产价格降下来,照说老百姓要高兴,但专家另有深谋远虑:房子价格降了,已经买了房的,一下子损失好多,本来一套房子值上百万的,就值不了上百万了,他们就要不满。

  看看,这还是为老百姓计,而不是因为房价一降,开发商、地皮商要受损失。可老百姓的百万房产,多是自己住的,房价高了低了,他也不可能卖了去住旅店啊。如果他还没有买房,如果他还有个儿子或者女儿正要结婚,房价降了,他还可以较为容易地买到房,动什么荡?房价降了,炒房的、卖房的,才会大有不满,如果说有动荡,他们大概是要荡一荡的,但能够荡得了多大个动静,就看你把他当多大个事了,反正大多数人不会跟着要死要活。

  还有一位先生研究腐败现象,要求大家“理性看待”。理性看待,没什么问题啊,反正现在“理性”正是一个正确的词,谁都怕沾了“不理性”的边。但怎么才算理性看待呢?“只要有人滥用权力,就会有腐败现象的发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且全世界查腐败以中国最严,例如一些国家到处收小费,“在中国这样行吗”?一些国家官员乱搞两性关系不算是问题,“在我们这里行吗”?一些国家组阁想用谁用谁,在我们这儿自然也不行。这样一比,中国的腐败其实也并不严重,大概如此一来,就气顺了。

  虽然“退后一步天地宽”的认识方法是常见的,但“退后一步”也得有个退处吧,“中国腐败的标准更严格”、“腐败全世界都有”这样的退法,实在是阵脚太乱。与A国比政府收小费,与B国比官员“乱搞两性关系”,卢旺达还可以乱杀人呢,比一比岂不更好?这样的研究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我就不知道了。我想,这或者是受了功利驱使在给人做精神按摩吧,也可能是精神按摩的志愿者。

  当然也可能纯粹是一种“求新求异”。有时候,专家是偏偏要“大家都说的话我就不说”的。例如废除了收容遣送,大家都说“进步了”,有专家就来反思,“乞丐满街走,却没人敢去动他”。现在乞丐有没有“满街走”,是一个问题;就算满街走又怎样呢,按专家的意思,大概是与其乞丐满街走,倒不如有人因收容遣送被打死、被强奸的好。

  尽管专家的思维开阔,有时是因为“作为一个学者,……要发现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但从控制自行车的交通良策,到房价不可降的稳定之术,大致上可以知道,现在专家确实已经改变了境遇,买车是不成问题了,买它几套房子来投资也不太成问题了(用某专家的话说,北大教授买不起第二套房是耻辱),所以车子的行驶权和房子的收益权是要维护的。至于买不起车和房的人,专家可不负责想办法,“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大家各自想办法吧。

  刘洪波,长江日报评论员,杂文家。

  《江南时报》 (2005年06月09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