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墙缝伏击 七百勇士歼敌四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3:51 新晚报

  参战将领回忆:沿五里狭路砸下“手榴弹雨”

  日军占领东满地区后,开始着手修建吉会铁路(敦化至图门段)。抗日救国军将领王德林多次派人破坏这一铁路的修筑工程。为此,日军派出万人之众剿杀抗日力量。

  省委党史研究室的专家陈玫曾专门研究过当年救国军内的共产党员李延禄的回忆录。陈玫介绍说,王德林得知日军动向后召集手下人商议了3天,最终采用了参谋长李延禄等人的提议———把队伍拉到镜泊湖南头的“墙缝”伏击日寇。

  李延禄对此这样描述:“阵地上没挖战壕,也没丛林掩护……沿这条足有5里长的蜿蜒的山崖线……我们的700名勇士,就依恃这些大块的岩石作掩护,只要是有大块卧牛石或是巨大的马头石的地方,背后就有我们的勇士三五成群地潜伏扼守……”

  1932年3月20日凌晨,当地百姓史振德来报信说,猎户陈文起已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不久,在指挥所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敌寇那红肩章、刺刀和扛枪的臂膀所组成的行列了。突然,我们的手榴弹沿着5里长的狭路同时纷纷砸下,到处是爆炸声、零乱奔跑的脚步声和临近死亡那瞬间的怆惶的惨叫。在所有这些声音里似乎还有日寇指挥官的命令声,这声音疯狂似地响亮。以后我尽管经过无数次大小战斗,日寇指挥官的疯狂喊声从没像这次这样凄厉。我感到我们依崖猛攻的700名勇士,顿然豪气增长百倍,心情豁然开朗,有的竟扔掉了棉衣和帽子,只穿着短褂往外扔手榴弹。”———半个世纪后,李延禄对当年的战斗仍记忆犹新。

  几天后,当救国军回到“墙缝”察看时,发现日本人在那里留下了3个火葬点,“所有枪支都随同敌人士兵的尸体,全部烧毁了……据此可见敌寇伤亡将近4000,最少也在3600人以上”。此一战,救国军只牺牲了7名战士!从“墙缝”逃走的那些日军,几天后再次在松乙沟落入李延禄为他们设下的火阵之中,侥幸逃出的300多人随后又被共产党员李延平率领的游击队消灭大半,日军率队的天野少将也被打死。

  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

  1931年9月27日,东北爱国人士在北平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为义勇军抗日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情报上的有力支持,张学良为此出资30万元。

  猎手陈文起引敌入瓮

  陈文起本是镜泊湖南湖头一带有名的猎户,他知道救国军要在“墙缝”伏击日军的消息后,马上投奔抗日队伍,想用自己的好枪法为战斗出力。可是呆了两天不见动静,他就在夜里回家探听消息,不想竟被日本人抓住了。日军一见他身上都是沾有死野物皮毛的血迹,确信他是个打猎的,以为找到了难得的好向导。陈文起嘴上答应为日军带路,心里却早已打定主意———“非把这些兔崽子领到‘墙缝’去不可!”

  陈文起领着8000多人的日军走进“墙缝”埋伏圈。枪声响起,他很快跑到一个石崖后,想寻机弄杆好枪,不幸被日军抓住。他大声说:“我早就没想活,就想把你们送到‘墙缝’来。”气红了眼的日军把他吊起来,陈骂不绝口。最后,日军挑开了陈文起的胸膛。后来,人们把他埋在了距“墙缝”不远的地方。

  抗日战场浩气激扬

  寻找墙缝战役遗址要横过镜泊湖,此处的镜泊湖位于人们熟知的镜泊飞瀑上游90公里处,当地人称南湖头。

  弃船登岸,当年墙缝战役后阻击敌人追击的战场如今成了一处接待站。我们乘上吉普车在泥泞中向墙缝战役遗址蜿蜒蛇行,最后约3000米距离车根本无法前进,当年绕迷糊日本人的柳条通已经无存,一脚下去是尺余深的淤泥。手脚并用地爬上山顶,当年的战场一览无余———一道小河在山脚下流淌,远处是牡丹江的主流,置身之处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好战场,天然的石崖正是当年义勇军战士伏击日军时最好的藏身地。两度给墙缝战役遗址立过碑的老书记生动地讲述了当年战斗的经过,记者仿佛看到手榴弹雨点般砸向日军,又听到战士们誓死赶走日寇的吼声……离开墙缝战役遗址,晴了半晌的天空又飘下雨丝,很像我们被悲壮感染的心境。

  冯占海辽宁省义县杂木林村人。1925年升任东北陆军六八二团(即吉林督办公署卫队团)团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冲破了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束缚,率队奋起抗日。1931年9月下旬,日寇占领吉林,策动汉奸熙洽以师生关系3次函劝冯投降,诱以高官厚赏,胁以抄家进剿,均被严辞拒绝。11月,冯占海接受吉林省临时政府的委任,宣布就任吉林省警备司令兼第一旅旅长职务,并将所部卫队团和沿途吸收的爱国群众及绿林出身的宫长海、姚秉乾等抗日义勇军共计15000余人编成吉林省警备军。此后,冯部转战于哈尔滨、方正、榆树、五常、吉林、长春等地,消灭了大批日伪军。在哈尔滨保卫战中,冯占海亲率大军在双城团山子毙伤敌军千余人,随后,挥师西进,连克方正、会发恒、宾县等处,前后共毙俘敌人4000余名,击落敌机两架。解放后,冯占海迁居长春,后被任命为吉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63年9月14日,他在长春病逝。

  辽西义勇军歼灭古贺联队

  省委党史研究室陈玫认为,东北大地诞生最早的义勇军是辽西义勇军,而辽西队伍的出现和壮大则离不开黄显声的支持。

  黄显声曾任东北军师长、沈阳市公安局长。抗战爆发后,他组织骑兵纵队与日寇血战,沉重打击了日寇士气。1932年,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的黄奉张学良令退到锦州。黄以大凌河为界,组织抗日民族武装,支持鼓励老百姓组织义勇军抗日。

  陈玫告诉记者,辽西义勇军骁勇善战。1932年1月9日,日军联队长古贺传太郎率80多名骑兵前往锦西城西乡扫荡。第三十四路义勇军得到情报后设伏。当日10时许,日军在上坡子村突遭义勇军袭击,小队长石野受重伤当场毙命。古贺联队长正被打得惊疑不定、狼狈不堪时,又接到报告,锦西县城被上千民众包围,于是慌忙率领残部回撤。当他们撤到县城西门外时,义勇军瞄准古贺等射击,击毙古贺和几个尉官、士兵;古贺联队中另一股外出扫荡的松尾小队长等则在钱塔屯东岭上被全部击毙。

  打击古贺联队的战斗共歼敌50余名,伤30余名,打死打伤日军少尉以上军官7名。被关东军称之为“不可战胜”的古贺联队被义勇军击败,日军惊呼“这实在是满洲事变以来最大的悲惨事件”。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