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传统美德教育之我见(瞭望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5: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殿卿

  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工程,我个人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加强:

  首先要确定中华传统美德“德目”。不同历史阶段的德目及其内涵,都有“与时俱进”的调整与充实。我们从历代推行“道德教化”的脉络中吸取智慧,参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与建设的经验,确定了: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作为建构学校德育新体系的8个核心德目,并进行了现代转化: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安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可以说,这“八德”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其次要分层次确定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还必须按照不同年级,分层次设计和实施专题或主题教育活动。如小学开展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

  再次,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要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头脑,变成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内在体验,通过读、抄、做、写、评的反复实践过程,达到“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的教育效果;二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资源,以传统“年”与“节日”为载体,统一设计教育活动,如春节(中国年)与清明、端午、七夕、中秋、九九等;三是引导未成年人学会“修身”与“自律”,中国传统的“一日三省吾身”,“知行统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积小善,成大德”等道德自我完善的箴言,经过现代转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给学生,变成他们的人生座右铭,不断提高他们修身和自律水平,是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09日 第十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