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群龙聚首图破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5:0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杨健

  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对抗微软“视窗(Windows)王国”的阵营。

  继中、日、韩三国公司宣布今年7月即将联合推出新的操作系统软件之后,“中国林尼克斯(Linux)产业战略联盟”于近日宣告成立。60余家厂商团结在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旗下,欲将“林尼克斯”培养成一个可以与“视窗”全面抗衡的桌面操作系统。

  “视窗”的一大优势,是拥有上万名软件精英20多年积累的开发经验,后起者很难短时间超越。1991年,21岁的芬兰大学生李纳斯在学生宿舍里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Linux,然后将源代码公之于众。成千上万的程序员在此基础上增补和修改,修改后的结果也向社会开放。采用这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软件开发方式,可以消除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壁垒,迅速提高软件开发水平。短短十几年,“林尼克斯”就拥有了数以千万计的用户,成为地球上成长最快的软件。

  然而这种“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模式在市场开拓上有它致命的缺陷。已有7亿多用户的“视窗”系统最大的资本在于,20多年来,硬件厂商和应用软件厂商每推出一款新品,都要主动向它“看齐”,否则这7亿多用户就可能无法在计算机上自如地使用这些新产品。而到今天,全世界出现了309个不同的“林尼克斯”版本,对于这些各自为战、市场力量又很单薄的操作系统,硬件厂商和应用软件厂商凭什么像对待“视窗”一样,毕恭毕敬地找上门来进行兼容性测试呢?

  “从总体上看,中国Linux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统一的底层平台和核心技术支撑的缺失,直接影响了Linux操作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和软硬件兼容性。”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认为,“林尼克斯”的发行版本众多,版本间差异较大,因此,促进发行版本间的统一、加强其标准化是中国Linux产业苍龙破壁的点睛之笔。

  “中国林尼克斯产业战略联盟属于中立的第三方,它从各个‘林尼克斯’版本中抽取兼容、统一的技术要素,搭建软件开发的参考平台。”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陈伟博士说,“平台对林尼克斯中的一些基本部件进行了标准化,但允许各个公司在此基础上添加各自具有特色的功能。这样一来,硬件厂商和应用软件厂商只要针对参考平台一家进行兼容性测试,大大节约了开发成本。”

  “软件产业是一条生态链,要推动操作系统厂商、应用软件提供商、硬件厂商、数据库厂商、中间件厂商共生共荣,三分靠技术,七分靠协调。”在原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陆首群看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用户配合,妥善解决应用问题,中国林尼克斯产业大有希望。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09日 第十四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