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00多亿元神秘资金挺身“救市”沪深股市昨日上演“绝地反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7:0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沪深股市强劲反弹

  昨日,上证指数跳空高开1.23%,以1044.18点开盘,经过几分钟的走低后便一路高升,最高升至1118.70点,最终以1115.58点收盘,一天暴涨84.64点,全天涨幅达8.21%;深成指数以2738.34点开盘,收盘于2936.57点,全天暴涨227.09点,涨幅达8.38%。

  两市共有百余只个股涨停,近300只个股涨幅超过9%,没有一只股票下跌,两市成交量共达317亿元左右,创出了自2002年“6·24”行情以来的最大涨幅。

  股民券商喜笑颜开

  “今天账面上赚了近2000元,比我一个月的工资还多。”昨日下午,在郑州市金水路民生证券营业部,50多岁的股民李女士高兴地说。

  在郑州市花园路国泰君安证券营业部,记者看到,与前几个交易日相比股民明显增多。营业部内的几十台电脑前几乎都有股民在操作,而根据记者了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些电脑大部分处在闲置状态。

  “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了。”国泰君安营业部一名工作人员感叹道。下午2时50分,虽然临近收盘,但随着上证指数的不断冲高,越来越多的股民聚集到大厅里。

  股民胡女士告诉记者,几年来股市一直是熊市,她买的几只股票已经很久没有交易过了,中午听到大盘反弹的消息,她特地跑到营业部来看一下。

  而对于股民苏先生来说,昨天确实有点高兴,已经退出股市两年多的他,前天看到股市低迷,便拿2万元到民生证券金水路营业部买了4只股票,昨天他到了营业部发现,成交两只股票,1万多元一天赚了1000多元。令他有些遗憾的是,另外两只股票没有成交,“否则赚得更多”。

  虽然手中持有的几只股票昨天都涨停了,但股民邹女士仍然满怀怨气:“虽然今天涨停了,但跟我买进时的股价比还低10多元呢,再有10个涨停板也挽不回我的损失啊!”

  在另一个证券公司营业部,股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买的有长城电脑、正虹科技、丰乐种业、佛塑股份等几只股票,虽然没有涨停,但表现也不错,涨幅都在6%以上。“虽然一天赚了近2000元,但比起近几年在股市赔的两三万元来说,今天算是少赔了一点。”李女士说。

  昨天大盘的暴涨不仅让股民处于亢奋状态,也让券商重新找回久违的“激情”。昨天上午11时,上证指数冲至1080点的高位。11时30分,记者的手机接到某证券公司发来短信,称目前到该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户,“可享受免费优惠”。

  昨天中原证券、国泰君安、民生证券的有关人士都认为,预计几天内证券公司将迎来一个投资者的开户高峰。

  昨天在没有任何准确的利好消息的情况下股市暴涨。民生证券金水路营业部分析师陈枫认为可能是国家出手“救市”了,因为可以明显地看到有场外资金入市。

  他说,这从沪深两市昨天的成交金额就可看出。沪市昨天的成交金额达199亿元,深市昨天的成交额为117亿元,而前天这两个市场的成交金额分别为78亿元和58亿元,再往前一天,两市的成交金额分别为53

  在300多亿元巨额资金的推动下,沪深股市8日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沪深300指数当日涨幅均超过8%,创下了近3年来单日最大涨幅。沪深股市强劲反弹的动力来自何方?这是否意味着持续长达4年的熊市终于走到尽头?

  亿元和36亿元。“由于此前基金都重仓持有股票,其前期赎回的压力很大,根本没力量大力出手,所以有场外资金入市的迹象很明显。”

  “现在还很难界定股市是否发生了大逆转,但至少可以肯定是一轮中级反弹行情。”对于昨天的股市暴涨,中原证券经纪业务总部投资咨询中心分析师黄翔这样评价。至于股市暴涨原因,黄翔说他可以感觉到的就是场外有强大的资金入市。

  由于此前沪深市场一直处于交易量萎缩的状态,两市成交量一直在90亿元上下徘徊。此番超过200亿元的新增资金突然现身,引起市场参与者议论纷纷,“平准基金救市”的猜测再度趋热。

  黄翔说出了与股市暴涨有关的几个传闻:一是风传很久的2000亿规模的平准基金已有部分入市;另一个是央行给券商低息贷款使其进入股市,这点从昨天上午中信证券开盘不久便涨停就可看出一些端倪;此外一个传闻是上证指数在前两天已跌破1000点,有国家出手“救市”的可能。

  对于平准基金入市,也有一些市场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此前被众多投资者寄予厚望的平准基金,正遭到许多学者和市场人士的质疑。一位专家在和讯网上发表评论认为:希望以政府强大的实力参与市场,从而营造一个人造牛市,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平准基金可以救市,却不可能造市。

  有分析师认为,此次神秘资金挺身“救市”,与去年“9·14”行情极为相似,估计是券商通过拆借获得的资金入市。由于券商短期资金拆借受到诸多限制,如果市场人士对资金来源判断准确,则意味着这轮强劲反弹中已经带有“政府曲线救市”的影子。

  ”潜在利好”蜂拥而至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近期并没有实质性政策出台,但“潜在利好”已蜂拥而至。

  6月5日召开的第29次基金联席会议上传出消息,管理层正在酝酿六项利好: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允许基金公司以资本金购买旗下基金,允许上市公司购买基金;推动合规机构资金入市,包括社保资金、保险资金以及企业年金入市,扩大QFII(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规模;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减免征收股息税;成立投资者保护基金;批准商业银行成立基金公司等。

  同时,管理层的承诺正在逐渐变成现实:6月6日,首家“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获准成立。同一天,证监会就《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基金经理认为,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显然是希望通过制度建设解决市场的一些基本问题,再借用市场力量来积极调节,从而推动改革,为市场创造可以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环境。

  另一个意义上的利好来自正在推进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根据市场的判断,有“第一基金核心股”之称的中国石化和长江电力极有可能出现在第二批试点名单中。市场人士认为,如果类似的优质企业能进入改革行列,投资者信心有望重新凝聚。

  迎来建仓良机?

  8.21%的涨幅、317亿元的成交量,无疑在这个重要的时期为低迷的股市注入一支有效的强心剂。但2005年6月8日,究竟能否在中国证券市场史册中留下浓重一笔?

  记者昨天采访的多位分析师都认为,大盘连续3天上涨,两市日成交量在500亿元左右才称得上是“大行情”。

  “目前,基本上可以确定一波大行情要来,但短期内会有波动。”对于股市昨天的暴涨,民生证券金水路营业部分析师陈枫说。

  国泰君安证券河南营销总部客户理财部经理岳世启认为,昨天股市虽然走出了近年来罕见的暴涨行情,但目前对后市“还是不要看得太好”。

  岳世启说,虽然昨天市场上有“证监会与央行将联手扶植券商”、“成立平准基金”等利好传闻,但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因此目前大盘的走势还不是十分明朗。

  央行近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居民购房意愿较上季度大幅下降,说明股市市场外围的资金面明显偏好。那么对于场外投资者,介入时机是否已经到来?

  昨天武汉新兰德、国联证券、华泰证券、港澳资讯和华夏证券这几家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不约而同地认为:“目前可以精心挑选个股买入。”

  中国股市”大行情”回顾

  1999年5·19行情1999年5月,在席卷中国的网络科技股热潮的带动下,中国股市呈现出了一波凌厉的飙升走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从1100点之下开始,最高涨到1700点之上,涨幅超过50%。

  1999年5月19日下午,大量涌入的场外资金不断推高指数,成交量大幅扩大,市场开始骤然升温。此后连续3天,市场成交量不断扩大,从75亿元到102亿元再到145亿元,直至放出沪市单日445亿元的成交量。与此同时上证综指也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44点,随后便展开了长达四年的熊市之旅。

  2002年6·24行情2002年6月24日,沪深两市在国务院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的利好刺激下放量暴涨。当日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涨幅均在9%以上;两市绝大多数股票涨停,成交量两市合计在900亿以上。一时间投资者的信心得到恢复,市场人气重新聚集。

  2004年9·14行情这是一次被称作“夭折”的行情。2004年9月1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落实“国九条”各项政策措施的利好刺激下,大盘向上跳空高开,当日一举收复1300点,涨幅达到了3.18%。之后5个交易日内,大盘连续逼空式上扬,几天之内部分个股的累计涨幅甚至超过80%。

  2004年10月14日,在各种利空传闻的打击下,沪深股市大幅下挫,上证综指当日大跌53.78点,创下近两年来单日跌幅之最;10月15日,沪深大盘继续下跌,沪指最低摸到1312.55点,尾市有所回升,但最终仍以小跌2.42点报收。市场人士认为,持续仅一月的“9·14”行情已经夭折。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