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考前收手机收了一麻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8:58 南方都市报

  考前收手机收了一麻袋

  福建邵武全市蔓延“短信可传高考答案”传言,一考点开考前急收手机

  6月7日上午8时45分,高考第一天,进考场的预备铃声已经敲响,福建省南平市所属的邵武市第一中学考点的警戒线外,一些考生还在忙着把自己的手机交给老师,看着老师们手中的塑料袋鼓囊囊的了,在场的邵武市有关领导和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如释重负:传得沸沸扬扬的“邵武市某中学考生人手一部手机,欲通过手机短信在考场集体作弊的”传言,终于在开考前的最后一刻没有形成事实。

  考前手机突然热销

  有关邵武市部分学校高中毕业生人手一部手机,准备在考场上利用手机,接收由老师用短信方式传递试题答案的传言,在高考前半个月就传得沸沸扬扬。

  6月4日中午11时许,记者在邵武宾馆附近一家手机店,目睹了4名刚刚买了手机的考生,聚集在手机店的门口研究怎么样互发短信和接收短信不出声音。

  另一家手机店老板告诉记者,他最近生意特别好,有一天卖出去了11部手机,相当于过去一个月的销售量,手机的买主大都是学生,一部分学生买的是二手手机,价格大多在500元以下,学生们不买价位较高的手机。但是他称买主挑选手机时特别注意的一个细节:试发短信。

  “手机风波”波及城乡

  手机与高考的“关系”在邵武市区的考生之间快速传播,考生的家长也理所当然地卷入了这场风波。尽管他们心态各异,但大多还是给孩子买了手机,或者是将自己的手机给了孩子,给孩子重新买一张卡。

  “我的女儿说要买手机在考场上用,还说全校的考生都要买手机,要人手一部。”一位邵武考生的家长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看女儿的样子,似乎认为自己10多年的寒窗苦读只是浪费时光”。

  “高考,多么严肃、神圣的事情,怎么能作弊呢?现在学生买手机,说是在考场上发短信,能收到答案,这不是天方夜谭吗?”邵武市一名退休教师说,他的正在上高三的侄女也向家里要手机,他知道后对侄女发了火。

  位于邵武市拿口镇的邵武市第三中学一位老师说,前些天不少学生问他,“城里的考生都买手机准备带进考场作弊,我们不是明显吃亏吗”?这位老师说,当时学生人心浮动,即使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担心自己的能力达不到“手机短信”的水平。

  高考当日“零点会议”

  6月6日17时,高考前一天,3名考生和家长还向记者反映:考生们的手机都在充电,以备次日考场上用。

  “考点门口不是有宣传,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吗?”对于记者的问题,这名考生的回答是:“同学们都带(手机),他们认为法不责众嘛。”

  6月6日,接到新闻报料的福建媒体将情况告知警方。南平市公安局迅速调查此事。邵武市委、市政府决定,次日安排纪委、监察人员进入考场,加强监督。

  当晚,有邵武市领导参加的紧急会议上,要求各个学校当晚就开始做考生的工作。市领导强调,这不仅仅是关系到邵武这个县级市本届2191名考生的问题,事件关系到整个邵武人民的诚信问题,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问题。会议进行到6月7日0时10分。此时,距离高考铃声敲响不到9个小时。

  当晚,各学校老师动员考生把手机交给老师集中保管。

  进场收机学生骚动

  6月7日上午,考生们分别到达各自的考场门口邵武市一中(理科)、明鸿中学(文科)。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又一次动员:交出手机,否则,就要执行考场纪律。

  此时,考点各个楼层都出现了纪委、监察人员的身影,监考人员手持“手机探测狗”守候在考场门口。

  考生的队伍前进速度慢了。一些带有手机的考生开始把自己的手机从身上拿出来,交给等候在警戒线外的考生。而他们身后的队伍则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手机用不上了!”“被骗了!”考生们怨声四起。

  在场的邵武市某中学的副校长称,在一中考点“至少能收一麻袋手机”。在记者的要求下,他叫来了一位负责收存和保管学生手机的老师,拿来了这位老师保管的3个班考生的手机,经过清点,24部。

  这位副校长坦率地说,如果没有前一天晚上的工作,在考场外收存的手机应该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邵武市招生办公室主任潘鲁章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欲利用手机作弊,对于考生,实际上是一场“只输不赢的赌博”。他对考前有关部门采取的紧急收存手机行动表示满意。

  邵武市一名负责高考学生教学管理的副校长也告诉记者,如果发现考生带手机进入考场,一经发现,该考生该科目就要被记零分。所以,这个险是不值得冒的。

  当日,考场秩序井然。

  “风波”背后有原因

  位于邵武市区的某中学,是这次风波的中心,该校有12个毕业班近700名考生。有传言称,该校老师要求考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老师接受了考生的宴请,甚至讲好了老师给考生传递答案的报酬,于是,在整个邵武掀起了考生购机热潮。

  对此说法,该校一名副校长称是谣言。他说学校多次对考生进行考纪教育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他承认,此前,校方知道考生纷纷购买了手机。

  “我也相信此事背后一定有原因,我不敢保证有没有老师私下给考生讲过什么。”这位副校长分析说,可能的情况是,有个别考生买手机,称可以作弊,于是其他考生纷纷盲从,就也买手机,认为不妨一试。该校一位老师则情绪激动地说,此传言是别的学校对该校的诬陷。

  家长还要“提供内幕”

  邵武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认为,把好了最后的考场关,保证了所有的考生接受公平、公正的考试,“手机风波”该是平息了。

  然而,记者了解到,这可能只是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一厢情愿,实际情况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多位考生和家长认为此次“手机风波”中他们受了愚弄,他们也希望查个水落石出。4位考生家长在邵武明鸿中学考点外,挤进了记者的采访车,索要了记者的联系方式。虽然在当时他们不愿意说什么,但是,他们表示要在高考结束后主动与记者联系,“提供内幕”。邵武市警方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警方还将继续对事件进行调查,如果涉及到有人在风波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收受了考生的钱财,警方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同时,福建省和南平市的有关部门也在关注事件的调查。

  本版采写/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鲍小东

  图:

  老师在清点收存的考生手机。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