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梁江涛: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9:29 东方网

  > 正文

  梁江涛: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选稿:杨申 来源:东方网 作者:梁江涛 2005年6月9日 9:28

  这几天,每天都要上网泡一两个小时的我感觉到高考的信息扑面而来,应接不暇,从高考移民、诚信档案、心理咨询,到考纪新规、噪音控制、考场封闭,再到2B铅笔、考试食谱、泄题陷阱等等,连我这个已远离高考多年的人也感觉有点儿紧张。

  但今天有几则消息特别让我感到意外,一是《南京晨报》一位读者建议:请120远离考场!可以这么说,自从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凡有条件的地方都会在高考这一天派出急救车,尽管过去还不叫120。二是《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北京几个区的考场采访的多数考生心态非常轻松:“考不上可以再考,考不好上了二类大学还可以考研究生嘛!”我也始料未及,考生们能如此轻松面对人生抉择。还有一位实施交通管制的警察在一家晚报上说,其实不是我们偏要这么做,各级部门不帮考生做一点事好像就是“不关心”。这些消息虽然是出人意料的,但细想起来却也在情理之中。

  120急救车的频繁出现会徒增考生的紧张心理,突发性事件要预防但也不能过于草木皆兵,完全可以把120车停在考场里隐蔽处还考生正常视野不能目及的地方。可以这么说,很大程度上社会对高考的关注源于媒体对高考事无具细的报道,不断提升着高考的重要性,这等于是在给考生施加无形的压力。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正如那位警察所言,不做点儿超常之举就好像不是以人为本。高考期间社会的格外呵护实质上是在害考生。我们也是参加过高考的人,当年的条件与现在是不能相比的,几百人在一个大礼堂里参加考试,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甚至连凉开水也没有。但大家都没有叫苦,心平气和地参加完了高考。现在条件好了,考生的胆子却小了。家长、学校、社会过多地护着他们,使他们失去了磨练的机会。

  高考期间的过度关怀,恰恰说明了我们平时工作不细、关怀不够。噪音和交通问题平时怎么就不解决?到了高考的时候,考场装上了电子眼,那么学生们日常考试的时候,有谁如此认真地监督过他们是不是抄袭呢?集中的重视和关爱,其实就是一种疾病严重发作时才有的行为。高考,把我们平时积攒下的“恶”都暴露出来了。

  据北京地区高考前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74.5%的考生表示不希望家长陪自己参加高考。学生们轻装上阵,倒是大人们瞻前顾后总怕影响了孩子的发挥,其实少添些乱或许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会更强一些。更多地让考生学会用平和理性的心态面对高考,这也许就是最大的情理。高考,不过是一场考试,仅此而已。东方网,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