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巨力公告停产时风却产销两旺 农用车两巨头的喜与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0:06 水母网

  ·西铁城本土记-东星表业如何成为本土化管理企业的

  关注山东农用车产业发展

  ·[调查]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 山东农用车市场冰火两重天

  ·农用车为何卖不动?

  ·“救市”新政策难解困境 山东农用车过了一个“小年”

  ·山东农用车遭遇寒冬 扭转危局关键在于相关政策的扶持

  ·[经济]产销量下降近一半 山东农用车开向“深渊”?

  ·[经济]时风收购烟汽联合双星 农用车大王对峙北汽福田

  ·山东农用车企业转产自救 轻卡和电动车等成为转产热门

  ·[经济]购置税费成本大幅上扬 农用车企业力破政策困局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山东农用车业如何大而又强

  ·国内农用车巨头山东时风装上环保心脏

  ·行业新政将农用车大省山东推向深渊:要么联手 要么就死

  ·山东农用车跑到十字路口 农机第一大省面临抉择

  ·《经济导报》:政策法规突变引发农用车行业生死变局

  本报记者 朱剑平 本报通讯员 王秀中

  去年农用车行业风云突变。“新交法”实施,农用车被更名为低速汽车和三轮汽车,多加的牌照费、行驶费等,使得一辆6000元至7000元的车陡然上涨了两三千元,全行业出现大面积滞销,曾经排名第一的业内上市公司山东巨力公告停产。

  在相同政策线下,时风却产销两旺,去年销售收入达91亿元,占全省330家农机企业收入总额的20.7%。今年1至5月,销售收入同比再增15%。

  从三角债到资金链断裂

  按理说,上市公司山东巨力占尽天时地利,但最终却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而时风,自1996年后几乎就没在银行贷过款,却成为行业老大8连冠。

  “资金链断裂只是现在时兴的叫法,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末大批因三角债被拖垮的企业,放到今天不也叫资金链断裂吗?”时风集团董事长刘义发见怪不怪,他认为资金问题只是表面诱因。

  农用车发展之初,各大厂家为扩大市场份额,通行赊销,大量三角债由此产生。时风当时在业内已小有规模,但刘义发认为,“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赊销,无疑于将自己的血液借给别人”。时风于1996年开始清理经销商欠款,之后再不赊销。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刘义发当年曾在全国人代会上抛出不赊销的观点,立刻招来诸多争议。但刘义发“固执己见”:“靠赊销占领市场,说到底是产品适销不对路,没有达到质优价廉。”

  应该说,当年巨力比时风更有实力,1996年巨力行业排名第一。但巨力并没制止赊销。财务资料显示:2003年,巨力1年以上应收账款高达5205多万元。同样,巨力也拖欠其配套厂家的货款,今年就有4家配套厂对巨力提起诉讼,巨力欠其货款共达1414万元。

  “橄榄型”引发自律风波

  不赊销,靠什么竞争?

  时风开始在降低成本上下大功夫。与别人相同的车间,多摆了一排设备,3班人马不停,不让一台设备闲置,使其效率等于别人6倍;竞质竞价定单采购,所需原材料、零部件全部公开招标……

  过硬的管理使时风发现,有的配件自己生产反而成本更低。于是,轮胎、再生胶、钢化玻璃,到最后程序喷漆,时风自制率达70%以上,成为不折不扣的“橄榄型”企业,与眼下一些生产、销售两头在外,只保留科研的“哑铃型”企业截然相反。

  然而,就是靠这样的“橄榄型”,使得1996年后时风每辆车成本比别人低300至400元。1996年,时风果断发力,两次降价,全国市场份额从5%一举提高至10%。1997年,时风凭价格优势坐上农机行业第一把交椅。

  不可避免地,降价引发了同行企业怒目而视。1998年,自律价风波首次在农用车行业爆发。国家农机行业主管部门最终裁定,时风低价倾销,要施以百万元罚款。时风据理力争,我省物价部门向原国家计委反映:低价倾销是低于成本价销售,而时风一没欠别人货款,二没银行贷款,如果低于成本价,企业如何运转?最终,对时风的处罚被撤销。

  上市蕴含风险几何

  本是“好事”的上市却让巨力走上了另一条道路。1998年,巨力上市,2001年,巨力再融资,共从资本市场拿取4.56亿元。

  有了资金的巨力领导人感叹:“农用车技术含量太低,利润太薄,赚钱太不易,我们要做高科技。”于是,巨力3300万元投资青岛国大生物制药,生产重组链激酶;5000万元投资北京东超巨力纳米产业……

  然而,翻查巨力历年年报,这些投资并没为其带来利润。相反,时风专注于主业发展,自三轮农用车成为行业第一后,低速载货车、单缸发动机、小四轮拖拉机也都做成了行业第一。

  “有钱才能挣钱,有钱也才能赔钱。”这是刘义发的名言。多年来,除了一笔极难推脱的1000万元担保外,时风几乎没有对外担保。但巨力自上市后,便成了一棵“招风”大树:2002年,某部门曾向山东巨力借款800万元;某街道办事处也曾向其借款300万元。财务报表显示:仅2003年,巨力就对外担保5346.6万元。在时风,曾经有新来的职工拿着10.8元的票据报销,被告知多花了0.5元。但在巨力,据内部人士透露,2002年发生了十几亿元采购额,大部分竟没有合同。

  “如果企业规模因外来因素短时间内急剧扩大,而管理跟不上,反而是害了企业。”谈起昔日的竞争对手,刘义发不无感慨。

  1984年至1999年,三轮农用车创造了16年同比产量不降的辉煌历史,由最初的年产1.7万辆至248万辆。2000年后,开始出现平稳下滑。去年降幅达到25.77%。而省农机行业协会调查显示:在我国22500万农户中,平均10多个农户才有一辆农用车,但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劳动量算,应每5户拥有一辆,因此未来10年,农用车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如今,占据国内市场八成份额的六大农用车企业已有巨力、飞彩2家停产,客观上又为幸存者留出了空当。新的农用车市场风云行将上演。责任编辑:刘家昌(来源:大众日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