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污染是暂时阶段性反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0:15 南京报业网

  文德里桥段水面上是绿色的漂浮物。史向荣 摄【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于飞在2003年才提升为V类水质的秦淮河,2004年再度成为劣五类水体,问题究竟出在哪?面对新污染,有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秦淮河水质转好还要等多久?记者为此采访了南京市环保局污染控制处刘久根处长。

  污染与冲水暂时中断有关

  记者:秦淮河水要想保持稳定达标,整个流域的运行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刘久根:2003年,秦淮河经过3期治理,水质有了全面提升,达到景观V类水的标准,要想保持水质稳定,一个正常的运行状态,应该是污水经过内秦淮河两侧的截流沟,运送到江心洲污水处理厂处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南京的雨污还很难实现分流,因此雨天的时候污水会通过雨水流入秦淮河,污染也会相对加重,这就需要在晴天时,通过引玄武湖的水进行冲洗,以保证整个水域的流动性。记者:2004年,南京秦淮河的水质出现了明显的波动,4个污染指标出现了全面上升,水质明显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刘久根:听说,最近秦淮河的水质情况也并不如意,这和去年秦淮河水质出现波动时的情况大体相同,就是由于玄武湖隧道施工的原因,整个秦淮河生态补水的过程被暂时中断了。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大约有大半年,由秦淮河底翻上来的污染没办法流走,污染不停累积,由一个量变的过程转而变成质变,酿成一个污染加重的状态。另外,我们考虑到目前的污水截流管道使用的时间已经有好几年,污水通过时会有污泥淤积在管道内,沉淀在管道的底部,影响截污管网的过水能力,有些污水可能漫溢出来,直接流入秦淮河,加重了污染过程。

  与私家车激增关系不大

  记者:我们发现秦淮河污染加重的数据中,氨氮和生物需氧量的超标不难解释,大家都明白是由于生活污水造成的,而石油和高锰酸盐的污染也在加重,这是不是说明:有工业排污进入了内秦淮河?刘久根:目前内秦淮河沿岸的工厂已基本搬迁完毕,污水管道也基本实现了截流,石油类污染和高锰酸盐的污染增高,工业排污不是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私家车的激增导致了这种状态,我认为也不太可能,还是应该从生活污染上寻根源。

  两大工程完工水质会改观

  记者:这么看来,秦淮河去年和今年污染加重都和生态补水被迫中断有关?我们知道生态补水价格不菲,从度上应该如何把握?刘久根:因为秦淮河的监测是由环保部门完成的,它的补水工程则由市政部门负责,这两者存在一个衔接的问题。我的建议是由市政部门设置一个连续24小时的自动监测网络,当监测网络发现秦淮河污染超标,这时候就应该动用补水措施。秦淮河的治污一需要资金,二需要时间,南京在这方面的投入已经很大,现在从技术上来看,已经相对成熟。我相信玄武湖隧道施工、外秦淮河整治等工程完工以后,外秦淮河水质恢复平稳应该在今年八九月份就可以实现,明年内秦淮河水污染的情况就会大有改观,目前秦淮河的水质波动只是暂时的现象。

  新闻回放

  2004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授牌仪式,正式命名南京市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南京由此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新的考核标准体系实施后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通过创模,内外秦淮河90.9%的主要污染物的指标有明显的改善,降幅在30%以上的指标高达70%。数据对2003年的水环境作了如下注解:水环境在这一年里得到了最大的改善,尤其是城市的主要河湖—玄武湖、秦淮河水质得到明显的提升,摘掉了劣五类水体的帽子,达到了景观五类水体的标准。这得益于城北、江心洲两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升级改造,使污水处理率由上年的1%提升到62.55%,外秦淮河沿线46家企业的搬迁以及石头城、东西干长巷、小桃园及东水关外河段等综合整治工程,以及玄武湖的生态补水和为秦淮河清淤等一系列的措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奖牌来之不易,但与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要求相比,还任重道远。南京下一个目标是:力争早日实现“最佳人居环境城市”。

  新闻附件

  关于水质标准

  一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二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四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劣五类:水质达不到功能用水的标准。据了解,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在指导原则上有两条:即以保证饮用水水源水质为中心,以实现水域功能分区要求为原则。体现高水质类别高标准保护,低水质类别低标准保护。所有的水体在非自然原因的状态下都不应有下列物质:a.能形成令人感观不快的沉淀物的物质;b.令人感官不快的漂浮物:诸如碎片、浮渣、油类等;c.产生令人不快的色、臭、味或浑浊度的物质;d.对人类、动植物有毒、有害或带来不良生理反应的物质;e.易滋生令人不快的水生生物的物质。目前我国的地表水评价标准,采取“一票否决制”,即评价项目中只要一个项目不能达到标准,则被认为不能达标。王君 整理(编辑 晨光)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