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请给和晶一点时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1:24 中国新闻网

  崔永元走了,和晶来了;和晶走了,阿忆来了。《实话实说》主持人每一次变动,都引来不少媒体的关注和炒作。这一次,和晶回来了,阿忆走了,同样如此。

  崔永元造就了《实话实说》的辉煌,同时也赋予了《实话实说》独一无二的“崔氏风格”,并且这种风格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独树一帜、风行一时。号称“女崔永元”的和晶2002年9月接手《实话实说》,大家都说她接手了一个“烫手山芋”。的确如此,后来有关《实话实说》的争议大多是围绕和晶与“崔氏风格”的“差距”展开的。幸好,和晶作为一个女同志的“抗击打”能力比较强,她一方面通过向“崔氏风格”靠拢来抵挡“崔迷”们的非议,另一方面在稳住阵脚之后,通过时间的挪移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独有的女性特质与“和氏智慧”贯注在《实话实说》之上,并开始为观众所认可。

  可惜的是,2004年10月,为了哺育下一代,在接手《实话实说》三年之后,和晶不得不离职回家待产。庆幸的是,和晶没有离开太长的时间,现在她又可以重新开启《实话实说》的“和氏风格”了,而她的回归对于争议中的阿忆也是一种解脱。但《实话实说》在和晶手中如何做下去,似乎仍然是一个难题。

  谈话节目(“TalkShow”)从1996年引入中国,从《实话实说》起,以《实话实说》盛,九年多来,在不少谈话节目迫于收视率而弃荧屏而去的时候,饱受争议的《实话实说》的“坚持”应该说是令人敬佩的。毕竟,《实话实说》的“软性”话题先天就不具备“硬性”优势:相对于时事新闻,它缺乏时效性;相对于新闻专题,它又缺乏专家观点和深入剖析;相对于电视剧,它缺乏故事情节;相对于综艺栏目,它缺乏娱乐性与观赏性。

  电视一向“内容为王”,选题如此“缺钙”,节目何以做出收视率来,当然是一个大的难题。

  这么大一个难题,显然不是和晶一个人能够解决的,所以大家也不要净找她一个人的“茬”。但话又说回来,谈话节目是最具“人化”风格的一个节目类型,《实话实说》要想重整旗鼓,“收拾旧山河”,还真得好好打一下“和晶”的主意。

  在美国,大部分走红的谈话节目或以主持人的姓名直接命名节目,如《与大卫·莱特曼共度夜晚》,或者主持人几十年如一日,如奥普拉·温弗莉之《芝加哥早晨》、强尼·卡森之《今夜秀》、希克雷斯特之《美国偶像》等等,这不是偶然的,而是这种节目形态的类型特征决定的。“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一切都是主持人占主导,很少有节目像谈话节目这样完全要依靠主持人的魅力与话语力量。“崔永元时代”的《实话实说》基本上体现了谈话节目的内在要求,那么现在的《实话实说》要想有所作为,也必须如此。按照和晶所擅长的、所喜欢的、所关注的话题与路线去策划和操作节目,并最终形成专属于和晶的“和氏风格”,最终实现从“崔氏风格”到“和氏风格”的彻底“转型”,这对于正在阴影和摇摆不定中的《实话实说》,很现实,也很重要。

  请给和晶一点时间,也请给《实话实说》一点时间,等到“和氏风格”真正取代了“崔氏风格”,《实话实说》的日子也许会好过一些。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国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