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郊县因地制宜探寻长效富民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1:31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天帮忙、人努力”,再加上一场政策“好雨”,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创下了12.4%的增幅,达到5533元。然而,面对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全面小康目标,今后3年,农民增收无疑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如何建立郊县加快发展的内生机制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各郊县均在因地制宜地探寻农民长效增收的“金钥匙”。

  创业经济,为农民增收插上翅膀

  横梁镇石庙村,是一个既不靠城邻镇、也不依山傍水的村子,但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居然高达7095元,跻身南京市“百强村”行列。农民增收的“引擎”到底在哪儿?还未进村,横梁镇居民便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石庙村民柏志杨原先在天长办企业,镇、村领导得知后,三顾茅庐请他回乡创业。1998年,他回到横梁,红红火火地办起了超市、饭店、仪器仪表厂,目前,他的个人资产已经接近800万元。在他的带领下,石庙全村493户农户,120户人家成了“创业农户”,分别从事服装玩具加工销售、农资代理、五金营销、建筑承包等“短平快”项目,户均投资6万元。专家们“把脉”该村创业经济时认为,今后几年,农民投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将不会低于27.5%。区委农工办副主任林德和说,从目前情况看,依靠农产品实现增收的空间已经不大,政策性补助也大多已送到农民手中,正因为此,六合今年重点鼓励、帮扶农民创业。“要当老板,先当伙计。”全区今年计划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人,为农民外出务工而后投资创业“高压充电”。不难看出,发展创业经济,这只致富六合农民的翅膀已羽翼丰满。

  特色农业,让增收驶上快车道

  1999年还名列帮扶行列的浦口区桥林镇,去年财政收入达到9300万元,今年计划过亿。探究这一变化,农民道出了与其收入平行起飞的是玉米基地规模。从几十亩饲料玉米田,到1.5万亩玉米基地;从农民第一次背着麻袋进城叫卖,到有声有色依靠玉米产业致富,农民增收的每一步都同玉米息息相关。而今,小玉米叫响了“三桥”名号,桥林有了玉米协会,农民也不必再像四五年前那样,偷偷“打的”跟着贩子去找市场……桥林镇农科站站长古淑军告诉记者,镇上农民种的少的一户也有一亩地,多的有100多亩,玉米与芦蒿、大豆、青菜等作物两季间套种植,一亩一年仅玉米产量便达3500斤。如果说玉米富了桥林,那么苗木花卉、水产、畜牧、蔬菜瓜果便是浦口农民增收的四个车轮。去年,20万亩苗木花卉和永宁珍珠养殖基地等10个万亩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饲养规模达480万只的9个无公害家禽产地、16万亩蔬菜瓜果,最大程度地充实着农民的钱袋子。浦口区农林局副局长徐小波说,今年,将更加注重依靠科技手段增产增收,在继续壮大浦口特色农业的同时,让农民增收平稳驶上快车道。同样,以生态好自居的溧水,利用这块有机农业的天然宝地,建起了“普朗克”等三大有机蔬菜基地,打出了“生态蔬菜”特色牌,农民的钱袋子也迅速地鼓了起来。

  订单培训,加快增收步伐

  根据“一家人”家政公司、古南都饭店家政公司服务员信息,栖霞区最近启动了二期家政服务员培训班;“对接”新港开发区内的企业及苏果超市用工需求,开办了电工、电焊工及厂内驾驶员培训班和包装工、装卸工、电梯操作工、插花艺术等订单培训班。据了解,截至目前,栖霞区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52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34人。在订单培训上下工夫,对栖霞来说,并非空穴来风。近几年,栖霞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正从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转移的人员也已从过去主要从事装卸、安装、化工等苦脏累行业拓展到电子、电器、汽车、物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由此可见,订单培训着实为农民送去了“金饭碗”。不少当地农民“收”到信息、“拿”到技能后,跳出圈子,转移就业。据初步测算,栖霞区今年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获得的工资性报酬将达到3亿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便可增收35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转看雨花台区,去年便拿出100多万元专项经费,确保每一位失地农民和失业居民,都能享受到一次免费就业咨询、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和三次职业介绍。一年下来,3900多名接受过烹饪、裁剪、花卉种植、鱼类养殖等培训的农民顺利实现就业、创业。

  强基工程、园区带镇,下活增收一盘棋

  “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同时争创100个专业特色村,争创100个文明家园示范村”的高淳县“强基工程”,今年已经迈入了第2个年头。从地域上分析,水产、水运业多聚集在圩区,食品加工业多聚集在半山半圩区,山区则以发展经济林果业为主,高淳特色经济的区域特色已经凸显。据了解,特色经济在高淳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已经超过60%。争创特色专业村,自然成为今年富农的重点举措。高淳县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强基工程”目标,高淳今年将以特色专业村保持经济总量年增幅30%、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额年增幅20%、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年增幅20%、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年递增3%四项指标,来巩固农民纯收入13%的年增幅。在江宁,“园区带镇”发展战略,则成了农民增收的引擎。以东善桥街道为例,从不足30万元的村均可支配收入一下子跳上100万元,前后仅一年多时间。通过加快“园区带镇”的区域性辐射,9个镇(街)、100个村(社区)纳入开发区一体规划。各街镇按照规划统一实施工业开发,吸纳为开发区内企业配套的中小入驻,彻底改变了开发区周边街镇面貌,实现了镇强、村壮、民富。通讯员 徐萍 南京日报记者 刘远(编辑 小海)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