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中国人的口粮还不如一条日本警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3:46 海峡网-厦门晚报

  有奖征文沦陷岁月的记忆

  抗战时期很多厦门人卖儿女“谋生”

  本报讯(记者陈进容)“日本鬼子不把中国人当人看,一个中国人一个月的口粮还不如一条日本警犬,吃不饱的人到处都是,不卖儿卖女活不下去啊。”

  68岁的林朝欣老人谈到年少被卖的事情,情绪激动。他拿着“卖身契”愤然地说:“没有日本鬼子的侵略,我们也不会有那么多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悲剧了!”

  1943年的一天,7岁的林朝欣在厦门美仁宫附近坐上一辆黄包车,母亲林陈氏对他说:“坐上这辆车,跟着这位阿叔走,他会带你买饼吃的。”当时的林朝欣没想到,自己被卖给了这位阿叔。

  如今,年近古稀的林朝欣有时会带着儿女到厦门美仁宫一带走走。他说:“我家住美仁宫溪岸小学附近。我六七岁时,家里只有奶奶、妈妈和我3个人。父亲不知道去哪里了。”他说,母亲把他卖给厦门禾山岭下社的叶文裕当儿子,换得“中储币一千八百元”,并立下字据“永不找赎”。此后林朝欣改名叶根在。一千八百元其实买不到几斤大米。

  林朝欣说:我记得那时,厦门满大街都是饥民,很多人脸色青青的,衣服破破烂烂的。那时,一天能吃两餐就不错了,而且要排队领口粮,其实就是一个人一勺、清得可照人影的稀粥。有一次母亲拉着我的手去领口粮,我们一家是3口人,可给粥的人只给了我们两个人的份。我嚷道:“还要给我们一个人的粥”,旁边的日本兵马上操起步枪,用枪托砸我的脑袋。

  林朝欣的老伴说:“老头子小时候确实可怜,连母亲长什么样子都记不得,连自己爹妈的名字都不知道。后来我们也曾猜想,可能他被卖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手了。因为那时厦门很多人日子过不下去,卖儿卖女的很多,有的人买了孩子回去后不久,家也破产了,不得不把买来的孩子又转手卖掉。”

  1980年,林朝欣全家搬到厦港。凭借儿时的记忆,他到处找到处问,还上过市信访办,并于1981年在《厦门日报》上连续刊登寻人启事,但均无结果。2004年,他再次燃起寻找骨肉同胞的希望。当时,厦门晚报通过连续数天的报道,披露了他的遭遇,还引来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的关注,林朝欣也上了中央电视台。可最后,他还是没有找到亲人。林朝欣难过地说:“我想这辈子可能真的搞不清楚自己的爹妈是谁了。我的不幸遭遇,是日本铁蹄蹂躏下厦门普通老百姓的遭遇。那个时候的人们,除了卖自己的骨肉,还有什么可以谋生的?”

  (厦门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