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后市行情以震荡反弹形式展开 三类个股值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1:2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10日电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周四沪深两市延续周三走势而继续反弹行情,沪指一度上摸55日均线,但由于个股行情的分化而削弱了大盘的短线攻击力度,大盘出现了短线的回调走势,但尾市仍双双以阳线报收,强势反弹已经告一段落,后市行情将以震荡反弹方式展开。

  如何理解成交量的急速放大

  大盘强势反弹的基础就是成交量的急速放大,此前沪市的单日成交金额基本上都萎缩在50亿元以下的水平,两市总成交金额经常不足80亿元,而最近两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却是急速放大,沪深两市的单日成交金额超过了300亿元,创出了年内量能的新高,而周四成交量则是进一步放大,两市成交金额更是达到了326亿元之多,如何来理解这一现象呢?

  首先,神秘资金的入市是激活反弹行情的主要做多动力。近日行情反弹力度之强超出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并且反弹行情的启动选择了一些大型蓝筹股如中国石化、武钢股份等作为突破口,而从前期投资基金大规模减持蓝筹股的动向来看,说明投资基金此前是相对看淡后市的,由此可以判断激活大盘反弹行情的应该不是投资基金。而市场游资又没有能力来做多规模如此庞大的中国石化、长江电力、武钢股份等个股的强势行情,因此神秘资金的大规模入市才是激活反弹行情的主要做多动力。

  其次,主流资金也开始反手做多。前期蓝筹股的震荡是投资基金减持的结果,但在最近两个交易日内我们就看到了蓝筹股行情的大面积活跃,因此可以判断,投资基金已经开始反手做多,而投资基金的积极运作也是量能明显放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市场预期开始明朗,外围资金开始积极入市追逐。近期成交量急速放大,其中固然有神秘资金及投资基金的功劳,外围资金开始了积极的入市操作也是功不可没。前期大盘的弱势使得相当多资金处于观望状态中,但反弹行情以井喷方式展开,市场也形成鲜活的赚钱效应,市场预期迅速改变,外围资金开始积极入市做多。在多方面力量积极入市的情况下,我们也就看到了大盘的放量反弹走势,而多方面资金形成共振合力,也奠定了后市行情的反弹主基调。

  后市行情将转化为震荡反弹走势

  周三大盘的强势反弹有效化解了市场危机,相应也确认了后市的反弹格局,但是在此也需要提醒投资者,反弹行情不会以连续的强势攻击方式展开,理由主要是:第一,经过最近两个交易日的短线强势反弹之后,很多个股都积累了一定的涨幅,短线将面临一定的获利回吐压力。

  第二,最近两个交易日,个股行情大面积活跃,但随着反弹行情的发展,个股行情将出现一定的分化走势,进而也会削弱大盘短线的攻击力度。

  第三,周四沪深两市的成交金额高达326亿元而创出近一年行情的量能新高,但问题是后市成交量还会进一步放大吗?只要后市量能跟进不足,短线大盘就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震荡走势。因此虽然大盘的反弹格局已经确立,但后市反弹的攻击力度将有所减弱,而后市行情也将转化为震荡反弹走势,对此投资者也应该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投资者如何来应对近期市场

  虽然反弹行情的井喷方式展开超过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但投资者也应迅速改变应对策略,近期投资者应以反弹思维来应对近期的反弹行情。从理论上讲,反弹行情展开时,各板块都将表现出一定的反弹要求,但各板块的反弹力度将表现出很大的区别,近期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三类个股:其一是蓝筹股,一方面蓝筹股已经重新具备一定投资价值而吸引了机构资金的积极回补,另一方面,反弹行情的发展也离不开蓝筹股行情的鼎力支持,其中的一些龙头品种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其二是次新股群体,反弹行情一旦展开,次新股将表现出很强的弹性,投资者可积极追踪,其中中小板的次新股可积极关注。

  其三则是科技板块,从历史经验来看,科技板块往往在反弹行情中表现出很强的攻击力度,估计此次也不例外,而海虹控股的短线强势也奠定了科技板块的领涨地位,将推动科技板块的进一步活跃。不过我们也要提醒投资者,并不是所有个股都可以参与的,短线投资者应该回避控盘庄股及业绩亏损的ST个股,控制风险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