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闻记者》:鞭挞假新闻必须锲而不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1:31 人民网

  从2001年开始,《新闻记者》杂志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的“十大假新闻”,在次年的第一期杂志上刊登。连续四年的“十大假新闻”评选,在全国新闻界产生了广泛的共鸣和一定的影响。我们认为,坚决揭露和抨击新闻造假现象,锲而不舍地鞭挞虚假新闻报道,是一份新闻专业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

  前些年,我们发现不实和虚假报道不断出现在各种传媒上,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人民群众对此非常不满。我们认识到,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迁,新闻事业如何深化改革,新闻传媒如何竞争激烈,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生命,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永远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也应该是我们新闻专业期刊上一个非常的重要内容。同时,这实际上也是新闻界弘扬职业精神,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们编辑部同仁都对假新闻现象深恶痛绝,对其严重危害很是担忧。长期以来,我们在刊物上论述新闻本体的文章不少。但是面对新形势下虚假新闻的泛滥,如何以新的形式予以揭露和抨击呢?在讨论中,大家都认为要对性质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假新闻追根溯源,坚决揭露,于是决定以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为载体,担当起我们杂志应尽的社会责任。

  当时是2001年年底,我们收集了当年的许多假新闻案例,经过整理、分析、筛选,评出了10条年度假新闻。当时的想法就是揭露一下,推动新闻打假的开展,所以在“编者按”里说,今后,本刊拟每年评选当年的十大假新闻。不过,但愿我们的“阳谋”会落空:这次评选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孰料,第一次“十大假新闻”的推出,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经网络传播,影响更大。各种传媒的转载、各种文章的引用、各种形式的声援,不计其数。我们注意整合社会反响,陆续组稿、先后刊发了《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假新闻为什么会产生》、《新闻打假力度要大》、《媒介运作常规对把关人的影响——误发假新闻的反思》、《编辑如何“证实真实”?》等一系列文章,把新闻打假从实践层面引向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理论探究的层面。有些不幸在“十大假新闻”榜上有名的传媒,对此也很重视,查找原因,采取对策,还给我们写来文章进行反思、分析。这些都给我们很大鼓励。

  我们再接再厉,持续几年都评选了年度“十大假新闻”,到现在已经第四次了。平时,我们就注意收集各种传媒上的“原创”假新闻及其被揭露被曝光的情况,年底再从中进行筛选、评“假”,把最具典型意义、最具虚假性、失实成分最多、性质最为严重和影响最为恶劣的假新闻列为“十大假新闻”。而且,每次评选后,我们都就事论理,连续组织相关文章,对假新闻现象从不同侧面进行剖析、思考、评论,追根溯源,正本清源。为此,从前年起,我们开设了“媒介批评”专栏,同时也在其他专栏里不断刊发相关文章。以今年为例,在已经出版的几期杂志上,发表了《守护社会良心的底线——浅谈真实与法度之外的新闻道德伦理》、《公信力——传媒的立身之本》、《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从一则假新闻看媒体对“消息源”的使用》、《浅议电视新闻失实现象》、《网络传播中虚假新闻现象剖析》等文章。

  我们知道,虚假新闻的泛滥,是综合因素使然;制止虚假新闻,需要综合治理。因此我们没有就事论事,对新闻造假现象“单打一”,而是从职业道德建设、弘扬职业精神的高度,从如何强化队伍建设和思想建设,进而根治虚假新闻的高度,加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探索研究、实例分析和恪守职业道德的宣传力度。

  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当前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首先,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新闻媒体对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往往超过了对真实性的重视。真实性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基础,是一切新闻价值的前提,因此,新闻学有一条规则:新闻报道必须经过与所报道的事件或人物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来源证实,才能被认为“大致准确”,才能在新闻写作中引用。这条规则也叫做“三角定位法”。有不少假新闻,记者或编辑其实只要再多花点功夫核实一下,很容易发现漏洞,但是出于追求轰动效应、“抢新闻”的考虑,有些传媒宁愿先登出来再去追踪求证,虽然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达到了,但违背了真实性这个最基本的新闻选择原则。

  其次,新闻炒作盛行,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了自我宣传或其他目的,制造新闻事件并提供给新闻媒体。比如前不久不少媒体报道了“老乞丐要娶大学生”的新闻,后来查证发现,这纯属当事人为炒作自己编造的谎言。虽然很多谎言漏洞百出,但新闻媒体为了在受众中引起轰动,不辨真伪虚实,甘被诱导。最终,当事人自我炒作、传媒制造“卖点”的目的都达到了,可谓“双赢”。但传媒与当事人“合谋”炒作新闻的结果,愚弄的是受众和舆论,谋杀的是传媒的公信力。

  再次,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一些记者违心编造假新闻。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传媒中,在实行工作量考核、淘汰制的传媒中,个别青年记者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出于名利思想,不惜编造假新闻。除了一些很明显的造假外,近两年还出现了不少“三无新闻”——没有明确的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人物,读者即便有所怀疑也无从证伪。往往是甲地发生的新闻被改头换面移植到乙地的报纸,新闻事件中的地点、人物大而化之,让人无从查证。还有些记者,把网络上的笑话改编一下,竟然就当成新闻发表出来。当然,更多的是真假相间、实里掺假的失实新闻。

  另外,网络传播技术让假新闻呈爆炸式扩散之势。网络传播的无限性和网络媒体互相转贴现象助长了假新闻的蔓延,有些假新闻本来出自“名不见经传”的传统媒体,但是一旦上网,很快就会形成超强的传染力,各家媒体你转我摘,其影响面要比传统媒体大得多。而且,由于是转载,许多传媒忽略了核实步骤,将把关的责任全推给了首发的传媒。这是当前假新闻现象显得比前些年严重的原因之一,也是当前迫切需要对假新闻现象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措施的原因之一。

  我们认为,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来,中宣部和地方管理部门陆续出台措施,新闻造假有所收敛,但是情况还不容乐观。当前必须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继续加强打击力度,增加新闻造假的机会成本,深入鞭挞和制止虚假新闻,全力打造“信用媒体”。应该看到,当前国内的传媒竞争还处于势均力敌、未见分晓的“混战”阶段,真正的传媒“洗牌”还未开始,许多传媒为了争取更多受众,赢取更多注意力,只顾追求轰动,还顾不上打造传媒信用。一旦市场格局稳定,传媒竞争从“跑马圈地”发展到“做大做强”的时候,必然要求格外重视自己的公信力。正像古人说的“仓廪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世界报业发展历史也证明:公信力有助于销售报纸。2003年《纽约时报》发生记者造假丑闻,在全世界都引起轰动,《纽约时报》为此又是道歉,自揭丑闻,总编辑也辞了职。而国内许多报纸,刊登了假新闻后,只想着如何遮掩推诿。如此差距,原因何在?一个解释是:我们的不少传媒没有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做“历史的记录者”,心气浮躁,急功近利,缺乏远大宏伟的理想和志向,缺乏自爱自尊、自强不息的品格和作风,道德约束力太弱,而诚信缺失征严重。因此,时下亟待强化这方面的教育,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让我们的传媒真正在自律与他律的双重制约中,成为诚信的表率。

  这几年,在揭露和鞭挞假新闻的过程中,我们备尝甜酸苦辣,有时候压力很大。但是,中宣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我们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领导,都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和指导,支持我们继续坚持,继续打假,并摸索建立反对和制止虚假新闻报道的长效机制。当然,我们也不断反省自己,汲取教训,纠正不足,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比如对虚假新闻报道如何科学定义,如何判别。如何认定、如何查证、如何评选,以及如何区分辨识纯粹造假和掺假失实等问题,还要不断探索思考,完善我们的实践。下一步,我们要借这次“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的东风,进一步加大新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宣传,为消除新闻造假等不良现象不懈努力。

  2005年6月8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