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死存亡的决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停牌重组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1:47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据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林红梅)2004年10月9日22时,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接到下属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写来的报告《关于解决巨额账面亏损问题的请示》,请集团公司支持他1.3亿美元,填补1.8亿美元的账面亏损。

  实情是,新加坡公司从事石油期权投机交易,已亏损5亿多美元,面临破产绝境。一场事关新加坡公司生死存亡的决战,拉开了帷幕。

  ——寻找应对出路

  中航油集团接到新加坡的报告后,10月11日,中航油集团立即成立新加坡危机处理小组,研究和寻找解决危机的方案。11月26日,在和新加坡一家著名公司的交流中,集团认识到,停牌重组是解决危机的惟一出路。11月28日,中航油集团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对新加坡公司进行停牌重组。当晚,中航油集团特别工作组到达新加坡。29日清晨,新加坡公司股票停止交易。下午,法院初步批准新加坡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晚21时30分,新加坡公司向全球发布公告,对外公布了巨亏事实真相。

  新加坡事件引起国资委的高度重视。

  2004年12月10日下午,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指出,新加坡公司正在进行债务重组。2005年5月30日,国资委再次表态:希望债权人认真研究和分析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债务重组方案的各项有利因素,通过长远业务合作,寻求未来共同发展。

  ——化干戈为玉帛

  新加坡公司的债权人分为三类:期权交易对家、现货供应商和贷款银行,此外还有数10家小债权人。停牌重组初期,各类债权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美国高盛银行、日本三井风险管理公司、南非标准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是新加坡公司的期权投机交易对家,一直态度强硬。

  为应对期权债权人的强硬要求,公司特别工作组决定对这些投机交易进行调查。聘请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期权交易的教授黄明,黄明调查发现,个别期权交易对家可能多索要了斩仓损失,数额在几千万美元左右。新加坡公司从事期权投机交易的第一家对手银行是高盛银行旗下的阿尔龙,其中两次挪盘的主意都是阿尔龙出的。2005年3月16日,新加坡公司向新加坡高等法院控告高盛银行在和新加坡公司期权交易中“提供不完整信息等失职行为和故意欺诈行为”。要求高盛赔偿经济损失,对外发布了起诉公告。

  这些反击阻止了期权交易对家的猖狂进攻,使他们逐步趋于冷静,接受重组方案。

  ——走出破产危机

  银行是新加坡公司的第三类债权人,其中,中资银行债权人占债务的29%。中航油集团公司领导带队多次拜访了工商、北京商业、光大、招商、交通和浦发银行的总部,特别工作组多次召开银团贷款债权人会议,交流改善重组方案。

  新加坡公司事件涉及近7000名股民,公司如果破产,他们的股票将在一夜之间变成零。2005年1月25日,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总经理荚长斌拜访了代表小股东利益的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通报重组工作。

  经过与100多位债权人充分沟通,2005年5月12日,新加坡公司向债权人发布了吸收他们意见后的重组方案,偿付率从原来的41.5%提高至54%。5月24日,公司向债权人发送了会议通知,宣布将在6月8日召开债权人大会,对重组方案进行表决。6月3日18时,新加坡公司在规定时间发布了对新加坡事件进行调查的普华报告摘要及公告。公司在公告中勇于面对过去的错误,承诺在将来采取措施加强治理。

  6月8日17时,债权人大会按期召开,92名债权人以97%的比例表决通过了债务重组方案。新加坡公司艰难地走出破产危机,走向新生。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敲响警钟

  6月8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债务重组方案经债权人大会投标表决通过,新加坡公司走出破产危机。6月9日,新华社就此发表述评指出,必须充分认清国际市场的风险,稳扎稳打,才能够在贯彻国家“走出去”的战略中,取得稳固发展。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原总裁陈久霖。第一笔期权投机交易开始时,他不懂期权投机交易;当第一次亏损产生时,如果他抽身而退,经济损失将可控制在几百万美元内。他仍然没有花精力搞清楚期权投机交易是怎么回事,却找交易对手寻找出路,轻率地听从交易对手的话,进行了挪盘,丧失了走出泥潭的机会。后面的两次挪盘则纯粹是为了维护政绩,掩盖亏损。而每次挪盘,他仍然没有找第三方的专家了解清楚风险,仍然是听从交易对手的建议进行的。他的这些举动无异于与虎谋皮,跌进陷阱是必然的。

  什么是期权

  期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期权交易事实上是这种权利的交易。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事件进展

  2004年12月2日:中航油石油期货亏5.5亿美元被曝光

  2004年12月6日:新加坡政府召陈久霖等协助调查

  2004年12月7日:新加坡警方开始调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

  2004年12月9日:新加坡警方正式拘捕陈久霖

  2004年12月10日:国资委正式表态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2005年1月13日:中航油重组草案出炉

  2005年5月12日:中航油公布重组最终方案

  2005年6月6日:普华永道报告认为陈久霖负首要责任

  2005年6月8日:中航油称陈久霖可能被以15项罪名起诉

  2005年6月8日: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债务重组方案通过(新浪财经)

  作者:记者林红梅 编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