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圳,自主创新的热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11:47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科技部“自主创新经验与政策”调研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赞

  深圳,自主创新的热土

  去年12月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谈到自主创新问题。“如何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带着这一问题,国家科技部调研室在今年上半年,组织“自主创新经验与政策”调研组三次来到深圳开展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数十家科技型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进行了广泛交流。本报记者全程跟踪了调研组的行程,感受到中央政府部门对支持自主创新的深切愿望,感受到调研组在深圳发现一个又一个创新型企业时的兴奋与激情。调研组高度称赞:“深圳企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深圳是一块自主创新的热土、沃土,深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前不久,在调研组离深返京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调研组负责人胡钰博士。

  深圳是一个具有很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城市

  记者:您在调研中多次说到深圳是一个具有很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城市,你到深圳的突出感觉是什么?

  胡钰:我们来深圳后的突出感觉是“三个密集”:深圳是一个创新型企业高度密集的区域、创新型人才高度密集的区域、创新成果高度密集的区域。要说单个创新型企业做得好的,在全国任何区域都能找到,但是,像深圳这样创新型企业高度密集的区域还很少见。这种密集不仅仅表现在创新型企业的数量上,更表现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意识与实力上。我在调研中对“四个90%”记忆深刻,深圳全市90%以上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全市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全市研究开发经费的90%以上来自于企业,全市90%的专利是由企业申请的。事实上,在通信、医疗设备和电池等高科技行业,深圳已经占据了全国行业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和大规模的市场份额。我这里说的创新型人才,不是传统意义上拘囿于院校的教授、博导,而是指真正能与市场结合开展技术创新的人才,指那些真正能够把握技术创新方向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家。从创新成果上看,大批居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的本土科技型企业的崛起就是最宝贵的成果,而且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都飞速提升,专利申请量已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在一个缺乏丰富高校和研究院所资源的城市能取得如此成就,尤其令人惊奇。归结起来,深圳是一块自主创新的热土沃土,具有比较完整的创新生态,是一个具有很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城市。在调研期间,我们被强烈的自主创新热情、氛围和成果包围着,觉得很兴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深圳的创新实践已经成为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心。

  深圳企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记者:深圳没有传统的科技资源优势,没有大院大所,高校也极少,为什么自主创新能搞得好呢,你们调研之后找到答案了吗?

  胡钰:这正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移民城市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企业家成长的土壤;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企业快速发展的条件;政府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形成了有效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

  在调研中,我们经常问企业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来深圳创业?他们的回答比较一致,深圳政府管得少,帮得多,政府真心帮助企业。同时,在深圳开展科技创业,综合成本低、成功率高。在这样的环境中,深圳市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促使深圳走出了一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之路。

  深圳的自主创新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截至去年底,深圳有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其中60%是民营科技企业;去年底,被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超过2.5万家;另外,全市超过60%的高新技术项目在民营科技企业。事实上,深圳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知名度最高、规模最大的也是民营企业,华为、中兴通过自主创新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级的大公司。二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意识很强。前面提到的“四个90%”就是很有力的说明。目前深圳相当一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达到10%。另外,全市38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全部建在企业,21个博士后工作站也都设在企业。三是研发投入大、有效产出高。去年,深圳的研发经费达125亿元,占GDP的比重是3.67%,几乎是全国水平的三倍,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指标很不容易。2004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14918件,比上年增长20.6%;专利授权量7737件,比上年增长56.7%。而且,这些专利绝大多数是企业申请的。企业申请专利是为了覆盖产品的知识产权,是为了使用而申请,不是为了一个专利而专利。

  记者:那你们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数字和成果?

  胡钰:在调研中,企业告诉我们,我们没有很强的资源优势,也没有其他的独特优势,只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调研所到的企业都说,我们开展自主创新不是靠先天的使命感,首先只是想活下去,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去研发、去创新,我们在痛苦的研发中尝到甜头,企业迅速做大,然后,我们再研发、再创新。调研中我们逐渐理解到,这种创新不是传统的学术导向的技术创新,而是市场导向的,是为提升企业竞争力服务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适者生存,具备创新能力的“适者”生存。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越战越强,越做越大。这就像人一样,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人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总在安逸中生活,许多功能就退化了。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经过十多年的摔打,深圳造就了一批企业家。这批企业家成为技术创新中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他们带领企业在市场上拼搏,根据市场需求,去开拓、研发新技术,促使企业迅速成长,走出了一条企业技术创新之路。去年,中央电视台十大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深圳有4位企业家入选,其中3位是高科技企业家。你不看不知道,看后真是令人兴奋,像迈瑞这样的企业,我们真想不到中国企业在医疗设备方面会做得那么好。

  深圳的实践再次告诉人们,技术创新不能离开市场。技术创新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提出创新方向,然后将创新设想变成产品推向市场,产品经市场检验后再进行修改完善,之后再根据市场需求提出新的创新方向,以此循环往复。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是主体,客户是导向,市场是机制,政府是环境,院校是支撑。这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

  记者:你们认为这就是自主创新的体系?

  胡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长徐冠华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关键是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就是我们要奋斗的目标。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有苦恼,因为中国传统的创新活动是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大量的科技资源也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因此大家对如何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既缺乏经验,更缺乏信心。而这次调研我们非常庆幸发现了深圳这个典型,因为深圳企业已经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一个“创新生态”的概念,我对此很感兴趣,它的内涵是什么?

  胡钰:对这个概念的内涵还没有定论,我也是在调研中结合深圳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我设想应该是:通过创新政策、创新链、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通过这个完整的创新生态,最大限度地集聚国内外优质研发资源,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和成果,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自主创新区域。其实,深圳企业创新的成效正是得益于深圳正在形成的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调研中,我们看到去年1月市委、市政府颁布的1号文件《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我想,这种体系正是一个创新型城市所需要的。

  记者:什么是“创新链”?深圳的“创新链”如何?

  胡钰:技术创新活动应该是一根完整的链条,具体包括:孵化器、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围绕创新形成的产业链、产权交易、市场中介、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

  深圳的孵化器很成功,调研中相当一些企业都谈到起步时孵化器和种子资金的作用,而公共研发平台,比如IC研发基地,也搭建得比较好,产权交易所也办得很有起色,在全国产权交易所多数亏损的情况下,深圳产权交易所却是盈利的。深圳的物流业发展为企业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介组织的发展也正在逐步纳入轨道。

  深圳围绕创新的产业链构建颇有成绩,尤其是IT产业和生物产业,基本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多年来,市政府一直在抓产业链、拉长产业链、在搞完整搞扎实产业链上下功夫,产业链上哪一个环节有缺失,就不惜代价将它引到深圳来。这样,既方便了企业,又使得企业之间谁也离不开谁,巩固了企业在深圳创新发展。

  记者:构建完整创新生态的关键是什么?

  胡钰:关键是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当前,重点应该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源于市场、归于市场的活动。这种创新主体和活动过程,既要求一个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又要求一个支持自主创新的经济政策。当然,中国作为一个区域广大、发展不平衡的后发国家,要想一蹴而就地形成完整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还很难,也正因为如此,深圳在这方面可以做些工作。

  在调研中,许多企业都提出了几乎相同的政策需求。在税收政策上,包括华为在内的许多企业反映,现有增值税对高科技企业发展非常不利,再如研发人员工资允许在税前抵扣的金额,外资企业是全额列支,内资企业只有960元才能列支,等等。在消费政策上,有企业反映国家给医院定价时,使用进口设备要比国产设备定价高,这致使医院购买进口设备的动力更强,这种政策不利于本国医疗设备企业自主创新。在政府采购政策上,企业普遍认为,对采购本土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的导向还不明确。在专利政策上,一方面,要求政府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加大反垄断力度,防止跨国公司利用技术优势恶性打击本国企业。

  类似这样的政策需求可能很多,如果靠中央部委从全国层面来梳理和调整这些政策可能时间很长,但深圳能否利用“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在自主创新政策方面先行先试,率先解决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问题。正如温家宝总理要求的,“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进取,在改革的重点、难点上率先突破,为全国的改革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总体来看,深圳可以从政策环境上加大力度构建完整的创新生态,这对于推动全国的自主创新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深圳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您给深圳这么高的评价,我们备受鼓舞。请问,深圳的创新实践有何意义?

  胡钰:深圳的改革创新实践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此次来调研,我注意到温家宝总理1月来深圳时,曾动情地说,“深圳绝不单是广东的深圳,深圳的深圳,而是全国的深圳。”要求深圳“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国务委员陈至立4月来深圳时曾寄语深圳“勇当自主创新的排头兵,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闯出一条新路子”。这些都体现了中央领导对深圳继续改革创新的殷切期望。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深圳的创新实践有三点意义,其一,给全国以经验;其二,给国人以信心;其三,给深圳发展以新定位。

  当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已经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为此,科技部调研室最近组织了一系列围绕自主创新的调研组分赴全国,就是希望通过调研了解经验,提炼政策。深圳的创新实践是很突出的,部领导和调研室领导都对深圳的调研很重视,而事实上,深圳的创新实践的确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对我们制定全国范围的科技创新政策很有帮助。

  深圳的创新实践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给国人以自主创新的信心。许多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肯定不行,因此一看到中国与外国企业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许多媒体一边倒地倾向外国企业。比如像华为与思科的案子,起初,很多媒体都说一句话,这回华为完了,华为不偷人家的技术,不仿制人家的行吗?这说明对自己的企业没信心。但是,你看过深圳的企业后,你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中国的企业完全能够通过自主创新,创造出优秀的产品,立足于世界先进企业之林。这个信心的意义不亚于实践中的经验。其实,中国搞“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信心都是第一位的要素!

  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路子,积极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可以给深圳在新时期进一步明确新定位。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政方针,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尖锐,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过去的25年,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发挥了历史性作用;而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深圳依然可以为全国趟出一条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路子。这依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责任,也会发挥历史性作用!

  记者:我们听了也很兴奋。这段时间跟随调研组进行调研的过程,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时时涌动的创新激情,科技部调研组的这些调研和认识是“跳出深圳看深圳”,相信对深圳今后的发展是极大的推动。深圳发展到今天,已经受到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一是土地、空间有限,按照传统速度模式难以为继;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三是按照速度模式,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城市不堪人口负重,难以为继;四是环境资源已经严重透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因此,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下决心实现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跃进”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途径就是走自主创新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央关于自主创新的战略部署给深圳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深圳完全有可能利用我们的环境优势、市场优势、企业家群体优势、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优势、产业链相对完备的产业生态优势、善于创新的文化优势以及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功能优势,抢占自主创新的制高点,争当自主创新的排头兵,以实现深圳今后更大的发展。这也就是您所说的第三点意义吧。

  胡钰:是的。这几次调研下来,我感觉,深圳现在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中央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深圳市领导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强调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深圳人民也非常勇于善于创新,这上下、内外一汇合、一呼应,很可能就会奏出创新的时代最强音。衷心祝愿深圳的自主创新之路越走越宽阔!

  作者:本报记者张兴文蓝岸 编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