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第一批百余名患者点亮“光明”前途“优秀母亲”为“优秀母亲”做手术(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1日04:5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第一批百余名患者点亮“光明”前途“优秀母亲”为“优秀母亲”做手术(组图)
第一批百余名患者点亮“光明”前途“优秀母亲”为“优秀母亲”做手术(组图)
第一批百余名患者点亮“光明”前途“优秀母亲”为“优秀母亲”做手术(组图)
第一批百余名患者点亮“光明”前途“优秀母亲”为“优秀母亲”做手术(组图)
  6月6日,本报从数千个报名者中,严格初筛出126名符合条件的患者,目前有的已经喜见光明,有的手术还在进行中。本报联合郑州市眼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卓美眼科、郑州市中心医院济民眼科、郑州市中医院中美博爱眼科、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眼科、河南省眼科医院(郑大四附院)、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等7家医院,在接下来的两星期内,将为170多名白内障、近视眼、老花眼患者免费手术,手术将分两批进行。此次受益人群中,有上至95岁的老人,下至2岁多的孩子,每个受益者都有一段”黑暗”的记忆。截至记者发稿时,第一批患者的手术仍在进行。

  95岁烈士遗孀不再“摸索”着度晚年

  听说要做手术,几天前,开封市95岁的马学莲就让孙女把她接到郑州,老太太整天掰着指头盼手术。6月9日上午11时,马学莲满脸笑容地从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卓美眼科手术室里走出来。以前,老太太只能看见人影,手术后视力恢复到0.3。

  老太太端着护士送来的牛奶边喝边说,没想到手术时间这么短,一点都不感觉到疼。

  马学莲是烈士遗孀,据其孙女介绍:解放战争时期,爷爷所在的部队在湖南湘潭与国民党军队一场激战,爷爷牺牲在战场上,那时奶奶才30多岁。

  丈夫牺牲后,马学莲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做些纳鞋底、做饭的杂活。解放后,她回到老家开封,一个月领取五六元救济金。前些年,唯一的儿子又患了痴呆,外出后常找不到回家的路。

  十几年前,马学莲双眼开始模糊,因经济困难,仅到医院检查过一次,被确诊为白内障。因为双眼失明,马学莲吃不同颜色的药片时,都说是黑药片。没钱买药时,老太太就抹些清凉油、贴片薄荷叶来缓解眼部不适。

  经过裂隙灯、验光等检查,卓美眼科主任医师王新说,老太太右眼已经从白内障继发成为青光眼,眼压较高,但左眼有较好的光感,可以实施手术。王新说,采用滴眼药水、吃药等方式,仅能延缓白内障症状的发展,并不能根除白内障,如果马学莲就诊及时,右眼就不会继发青光眼。

  “您血压不高,心脏也没有大毛病,手术后又能看见光明了,是不是?老寿星!”听着护士的祝福,马学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大学生看到一片光明前途

  6月8日下午,在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上大一的徐君,来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眼科做准分子术前检查。当眼科主任张邓民告诉她角膜厚度正常,可以做准分子手术时,不善言辞的她乐得抿嘴直笑。

  徐君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与眼镜结了缘,21岁的徐君说她最痛苦的就是高考前的那段岁月,令人厌恶的近视老是在酷暑天里与她为敌,看书时间稍长就会头晕得直想吐。

  徐君不无惋惜地说,如果不是近视捣乱,她可能会考入更好的大学。除了学习外,近视还为徐君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障碍,常常因为看不清对方而被人误认为她很高傲。

  徐君也试着戴隐形眼镜,可

  3个月不到,她眼部开始出现炎性反应,医生告诉她,她不适合戴隐形眼镜。

  当听说准分子激光手术能治疗近视时,她心里偷偷地有了期盼,可家庭情况摆在那里:父母双双下岗在家,根本无力支付这笔医疗费用。徐君只能把愿望揣在心底,摘下眼镜成了她日夜憧憬的梦想。

  当徐君在《大河报》上看到大河光明行活动时,她满怀希望地报了名。接到通知后徐君狂喜不已,她说,以前在鼓励别人或自己时,总爱用“前途一片光明”这句话,可那只是美好的愿望,但在接到“通知”的一刹那,徐君真正地感受到了光明的前途、平坦的大道……

  她要是瞎了家里连个做饭的都没有

  高全芳坐在郑州大学四附院病床上,眼睛定定地望着窗外的杨树。离这么近,可在她眼里,这些绿树都是黑影。白内障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吞噬掉了她眼前的光明。她说,幸亏大河光明行给了她希望。

  67岁的高全芳从信阳罗山县一个小村庄只身赶来,陪伴她的只有在郑州的侄女。提起亲人,她叹口气,牙齿残缺而凹陷的嘴微微颤动,声音哽咽。

  儿子在12岁时得了癫痫,听说名字硬的孩子命就硬,她为儿子取名铜墙。他和老伴为儿子的病奔忙了10年,花完了所有积蓄,曾经有一次卖了8只公鸡,换了22元钱为儿子买药。病魔无情,儿子在22岁时就走了。她用手比画着,儿子生前比她还高,如果儿子活着,今年已经40多岁了。一晃20年过去了,老两口相依为命,曾经赊块布料做棉被,借了90元钱,用3年时间才还完。

  高全芳的哥哥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不知去向,如今,最亲近的人只有这个侄女了。70多岁的老伴牙都掉完了,经常吐血,如果她瞎了,家里连个做饭的人都没了。老两口靠救济度日。

  她不识字,“高全芳”这个名字只是读音。她仍然清晰地记得,两个月前,眼睛开始不停流泪,落在手上都是烫的,后来,白内障就像降临的黑夜一样让她不知所措。在郑州的侄女通过报纸得知大河光明行活动,她在一片模糊的视野里匆匆赶到郑州。

  78岁老英雄再见壮美河山

  78岁的赵小孬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英雄”。记者赶到郑州市中医院博爱眼科时,他刚做完检查。远远望去,老人步伐稳健,隐约有军人的气质与威严。

  赵小孬的一生充满坎坷。他十几岁时成了孤儿,40岁时才结婚成家。讲起战争年月的事,他的精神为之一振,从抗日战争打鬼子讲到民国时的大饥荒,再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赵小孬评书式“流露”,吸引了周围很多眼病患者。

  陪同老英雄一起来的女儿说:“我们兄弟姊妹六个,以前经常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我们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骄傲,虽然我们并不富有。平时父亲的精神头特别好,有了他,我们这个家就有了主心骨。只是岁月不饶人,他现在患有气管炎,每到冬天时就特别难熬,再加上患了白内障,让儿女们心疼得不行。”

  老人颤巍巍地从包中拿出珍藏了半个世纪的“奖状”,只见“革命光荣”四个大字依然鲜艳红润,就像老人脸上闪烁着的红光,那是他一生的荣耀。

  第二天,他已经能见到这个世界了,他看到了他曾经保卫过的壮美河山。

  ”优秀母亲”为”优秀母亲”做手术

  王淑荣是经本报筛选,准备接受老花眼手术的老人。当她来到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推开副院长、眼科主任刘苏冰的办公室房门时,两人同时愣住了。刘苏冰迅速回过神来,上前握住王淑荣的双手,边喊着“王老师快请坐”,边吩咐工作人员为她倒水。她们怎么会认识呢?这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今年母亲节时,由河南省妇联等部门联合评选了50名河南省优秀母亲,召开表彰大会时,王淑荣作为“优秀母亲”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与其邻座的就是同样被评为“优秀母亲”的刘苏冰。

  退休后王淑荣与老伴一起收养了6名孤儿,本报曾多次报道过王淑荣夫妇的事迹。王淑荣曾是郑州市豫剧团的一名演员,丈夫王宽退休前则是国家一级演员,郑州市豫剧团副团长。1998年两位老人的一次淮阳老家之行,彻底改变了她和她家人的生活。

  在老家,王淑荣看到了6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因生活无人照料,个个面黄肌瘦、满脸污垢,王淑荣母性的慈爱油然而生:“我要收养孩子们,让他们都能好好上学,好好成长!”

  提起这些孩子,老人满面喜悦,她费尽心机教他们学字、学乐谱,让他们都有了一技之长。2001年,他们全家到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比赛获得一等奖,2002年中央电视台四频道的“让世界了解中国”,他们还与美国波士顿市的市长对了话。

  由于过度操劳,王淑荣患上了老花眼。有时忘了戴眼镜,很是不便,就是在家辅导孩子们学习也感到有些吃力。“大河光明行”活动开始后,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名,没想到居然被选上了,说起这事,老人难掩心中的喜悦。

  6月9日上午,王淑荣的老花眼手术成功结束,当手术后的王淑荣拿出手机,成功地念出别人发给她的短信息时,刘苏冰、聂晓丽大夫和在场的人们为她“返老还童”报以热烈的掌声。下转B03版

  策划王丽娜执行蔡建华王娅青实习生何世桢王文龙摄影陈晓东

  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