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政治史下的文学史写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2日05: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周巍峙

  作为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的周扬同志,他的是非功过,需从历史的氛围来看。在党内政治生活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周扬在思想上的睿智和理论上的卓识是他人难以企及的。但是,当党内政治生活不健康、指导方针存在着严重失误的时候,周扬也难置身事外,他不但竭力宣传,执行“左”的理论,而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严重伤文、伤人。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周扬对于过去“左”的思潮造成的危害心情甚为沉重,他从理论的高度对自己在十七年中的工作进行了深切的反思,尤其是对在“左”的路线指导下伤文、伤人的事情有了醒悟,感到十分沉痛。子曰:“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韩愈说:“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人能知自己的过处,是大智,坚决改之,是大勇。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扬的确做到了大彻大悟,大智大勇。“文化大革命”以后,在那一个全民族反思的年月里,周扬同志真诚地动情地向那些受过伤害的同志致歉,同时泪眼模糊地剖析自己。在谈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文艺问题时,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对鲁迅先生的意见尊重不够的缺点。作为一位文艺界长期的领导人、理论权威,他具有良知的反思具有深刻性与彻底性。

  从历史的反思中向受伤害的同志表达愧疚之意,周扬首先提到的就是冯雪峰同志。冯雪峰同志比周扬同志长五岁,他与周扬一样,都是在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大屠杀的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在周扬因白色恐怖失掉党的关系时,是担任“左联”党团书记的冯雪峰和夏衍恢复了他的党籍。在左翼革命文艺阵营中,周冯两人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相濡以沫的同志。遗憾的是,这种关系并没有多长时间,两人就几乎从战友、同志成为冤家对头。这起因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冯雪峰从陕北到上海没有去找周扬、夏衍等党员,而去找了鲁迅,以及“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尤其以后在鲁迅答徐懋庸信中点出“四条汉子”(田汉、夏衍、阳翰笙、周扬)的问题,使他们的处境十分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冯雪峰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周、冯二人虽同属文艺界,但当年“两个口号”争论的阴影,一直在他们之间游荡,不但情感隔膜,甚至思想也常处于对立状态。到1957年反右时,作协党组扩大会旧事重提,“两个口号”的论争又成为冯雪峰被划为右派的“罪证”之一;再往后,“文化大革命”揭幕,“国防文学”又被野心家江青诬为资产阶级口号,周扬首当其冲地被揪斗直至入狱;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冯雪峰,也未能幸免,受到残酷的迫害。直至1975年冯雪峰生病在家,周扬从监狱释放出来,他去看了雪峰。两位命运多舛的同志站到了一起,相逢一笑泯恩仇,多年的芥蒂终于冰消雪融。

  在这次历史的会面之后,冯雪峰写了他生命中的绝笔:《两只锦鸡》。文章中两人胸怀宽阔、对历史有深刻认识的形象也跃然纸上。徐庆全新著《两只锦鸡:周扬与冯雪峰》(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写出了周冯的戏剧性关系。

  《两只锦鸡》是冯雪峰生命的绝笔,徐庆全用作书名很有深意。书中比较准确地描写了两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彼此的牵绊、纠葛、恩怨,以及他们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跌宕起伏的命运。

  作者徐庆全同志,从1996年开始,致力于对周扬和文艺界的研究。也许正因为他不是研究文学史上的科班出身,他对周扬和冯雪峰关系的研究,反而是视野开阔高屋建瓴的。不仅仅局限在文艺范畴内研究,而是把文艺活动放在历史的大舞台上进行考察。书中对周、冯二人关系的考察,也是基于这个大舞台。舞台上远景,是我们党一幕幕波澜壮阔、丰富曲折的历史影像;而近景则是文艺运动历史上的一朵朵浪花。远近背景的相互交替,在舞台上活动的周扬和冯雪峰的形象,也就鲜活起来了,两人五十年交往中的一切,也就被还原到一个个历史场景中去;进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次“左”的大批判运动的历史,也在这种考察中清晰起来。

  我很看重作者从历史大场景来定位整个左翼文艺运动史这一特点。在1980年以前,我常听到周扬提到的一句话是:“文艺是阶级斗争的晴雨表”,而阶级斗争是最大的政治。这句话意味着文艺界的每一次运动,都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政治思潮。因此,研究文学史如果不与政治历史,也就是党的历史发展联系起来,要想取得很好的成果是很难的。徐庆全同志在涉足文学史研究之前,就具备了丰富的党史知识,这就使他对文学史的研究,对周扬和冯雪峰关系的研究,也有了更多的历史感。

  书中的资料非常丰富,有许多是首次亮相。徐庆全同志是从历史研究转而进行文学史研究的,历史研究所要求的深入挖掘材料、实证史料等素养,他是具备了的。通读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在搜求材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具备史学研究工作者的品格,古人称之为“史德”。按照古人的说法,“史德”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秉笔直书,“誉人不益其美,毁人不益其恶”;二是对于此前不甚清楚的、或者已经有定论的历史事件,经过自己的探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具有学术探讨的勇气和理智,尽力追求历史学家应有的历史感悟力和洞察力。他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却不是单纯地铺陈史料,而是从史料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力求做到全方位地描述历史。应该说,这种探索难能可贵。

  当然,我也不是对书中的观点或分析都赞同,而且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这种研究也是没有止境的,学术研究也同样有“与时俱进”的问题。况且,一本书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解决,同时也肯定有某些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总体评价和认同,也不妨碍我向读者推荐这本书。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2日 第八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