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曼德尔森满意而归(望海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04:2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经过10个小时的实质性会谈,中欧双方终于在6月11日凌晨之前就纺织品贸易争端达成一致。这是中欧关系的一大利好。

  今年全球纺织品一体化后,欧盟对华纺织品摩擦步步升级,给中欧之间平添一片阴霾。

  欧盟设限,是意料之中、规则之外。事实上,这个问题被人为地夸大了。纺织品贸易只占中欧贸易的7%,比例较小。中国对欧出口纺织品,固然解决了自身一定的就业,但不要忘了,中方是以开放农产品、服务贸易和其他市场为代价加入WTO的,诸多开放为欧盟提供了大量“面包篮”,这是一种交换、一种平衡。目前中国已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开放度达62%,它意味着欧盟各成员国可以从中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而一般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开放水平仅为20%-40%,发达国家的开放比例也不过是80%。对此,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看得很清楚:“中国给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对欧洲人来说是大有好处的。纺织品一体化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但却是一种积极的压力。”

  毋庸讳言,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往往互为对照、互为因果。在中欧经贸关系中,这一现象尤其耐人寻味。过去200年,自由贸易理论让欧洲经济突飞猛进,在全球大放光彩,可当欧盟要对中国纺织品关起大门的那一刻,他们却在丢弃自由贸易的漂亮旗帜。中国人均GDP与欧盟之比为1∶25,中国纺织企业从事的多是定牌、贴牌生产,中国单件衬衫对欧出口的平均赚头仅有30-40美分,绝大部分利润被欧方拿走了。曼德尔森的前任拉米就说过:“欧盟在世界贸易中拥有无数优势产品,在纺织品行业完全可以、也应该减少与发展中国家争抢。”瑞典贸易大臣也曾警告:“一种日益强大且令人担忧的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可能损害欧盟的竞争力。”

  好在欧盟对纺织品问题最终释放了诚意。此次中欧握手言和,堪称一个现实而明智的决定,不仅避免了双方在贸易争端上进一步升级,也证明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非一句空话。中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并且双方利益交汇点越来越多。去年欧盟首次超过日、美,跃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经贸前景很好。贸易规模扩大了,纠纷亦会随之增加,这很正常,双方应努力通过对话磋商来解决,共同营造积极、稳定、可预见的贸易环境,而不是试图采取单方面行动来设置障碍。中欧纺织品争端的妥善化解,将推动双方关系更趋成熟,对中国今后应对类似摩擦也有着正面参照作用。相比一周前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访华的无果而返,曼德尔森这一回则是满意而归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13日 第一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