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找寻民族历史的痕迹 英美华人展开多种寻根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1:07 中国新闻网

  近期,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芝加哥的华人,都为保留自身的文化与历史,展开了连串的寻根活动。他们在不同的国度,或是摄制口述历史纪录片、或是开设华裔博物馆,共同秉持着承传历史的信念和使命。

  然而,在筹备的过程,他们又面对着不同的难题,有的资金不足、人手短缺,有的则言语不通。在同一天空下,对属于我们民族的历史,又能否袖手旁观?

  伦敦华人留下有声岁月

  在殖民地管治时代,由香港移民到英国的,大都是教育程度较低的新界居民,他们曾经见证香港与英国历史变迁。近期,他们借着影片《岁月流声》,透过声音及图像,口述昔日在香港的生活,以及移民定居英国后的回忆。

  在英国,华人社区的历史已超过一百五十年,可谓源远流长,但被纪录下来的,却又少之又少;华人虽是英国第三大少数族群,但却又鲜为英国主流社会所认识。假如没有这部制作,又有多少宝贵的历史片段会遭人遗忘呢?

  老华侨口述BBC寻根

  去年二月,一群由四十人组成、于英国土生土长的年轻华人义工,即BritshBornChinese(BBC),访问了三十一位现居于伦敦的华侨。他们一起接受训练、筹备、拍摄和剪接,在所录得的二十七小时片段中,挑选了九十分钟的精华,最后辑成首出伦敦华人口述历史纪录片《岁月流声》。

  纪录片涵盖了九个主题,包括童年经验、战争时代、中国婚俗、移民原因及经过、初来英国的体验、定居、养育下一代、成就及在英国定居的感受。

  透过影片制作,这批不谙中文的年轻人展开了寻根之旅。他们所访问的三十一位华人长者,年龄介乎六十至九十二岁,职业有制衣工人、侍应、厨师、工厂工头、外卖店东主和护士等。

  学生义工之一的万惠静表示,希望藉此多认识关于自己的文化。她又称:“受访者大部分都单身来到英国,他们初来之时都举目无亲。他们不懂英语,过着刻苦的生活。”

  另一义工冼家欣则认为,透过访问,可了解祖父母的历史,知道他们为何会留落彼邦,亦了解自己为何会身在此地。这对于年轻人认识历史,是蛮有帮助的。

  项目统筹李少芬则说:“《岁月流声》令本来沉默的历史留下痕迹,但这只是第一步。文化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我们不单需要身体健康、丰衣足食,也需要精神上的健康……我们让华人去亲身讲述历史,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宣传,而是希望把华人最真实的面目展示出来。”

  她又说:“很多华人在伦敦定居的时间都比在家乡长。因此,他们拥有双重的身份……他们不能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同时,亦对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他们在这里也热衷于认识新朋友和展开新生活。”

  影片巡演借阅展示华人历史

  《岁月流声》已于本年四月二十五日,在伦敦博物馆进行首映开幕礼,影片透过中文对白、配以英文字幕,呈现早期英国华人的生活状况和在英国发展的过程,并借着珍贵的史料图片和回忆,打开年轻人、华人、甚至英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大门。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卢月可在首映致词时,对《岁月流声》亦致以很高的评价。他表示,纪录口述历史是一个很好的构想,这不仅是跨文化的纪录,更是多代之间的沟通。这能培养人们热爱华人社区,从而营造更和谐的社会。

  此片得到“文化奖券基金”(HeritageLotteryFund)赞助,由“全国华人保健中心”策划。在本年五、六月间,该组织陆续在伦敦图书馆、华人社区中心和学校等地,作巡回影片播放及图片展览。光碟《岁月流声》亦已存放于英国主要公共图书馆及伦敦地区所有图书馆内,供人免费借阅。

  另外,伦敦中国文化中心(LondonChineseCulturalCentre)亦正展开一项征相计划,旨在收集伦敦唐人街的相片和文件。

  负责单位表示,伦敦东区莱姆豪斯(Limehouse)曾一度成为华人中心,但有关照片和资料却欠奉。早期定居于英国唐人街的,多是被遗弃的水手。有些由于船公司倒闭,令他们流落异乡,有些则因战祸而偷渡至此。

  文章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马家华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