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穷县“冒富”1300万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2:37 贵州都市报

  预算改革断绝了一些领导机关和干部挥霍浪费腐败的“财路”,倒逼政治生态而激发的积极效应,超出了为保教师和干部工资的初衷。2005年,对湖南省衡阳县信访局局长凌均良来说,接待信访工作比上年轻松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退休教师和乡镇干部这两个群体不再上访了。(见6月7日《望东方周刊》)

  一个穷县突然冒富1300万,浮出水面的一桩桩乱管理、乱投资、挪用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令人触目惊心,也唤起了人们对暴露出的种种体制弊端、漏洞和缺失的关注与警醒。毋庸置疑,当前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诸如预算不规范、支出不透明、投资欠科学、审批“黑洞”多等等。究其根源,笔者以为,这是因为预算决定权高度集中于少数领导手中,往往是“一把手”说了算,因此很容易导致预算资金被随意支配和使用。在不少地方,财政资金投资效益不高,部分项目未按期建成投产,一些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差,有的工程质量还存在重大隐患,损失浪费现象严重。这其中既有决策者认识水平低、决策能力差、信息不灵通等因素,也不排除一些人拿政府资金搞“形象工程”,捞政绩,谋私利。

  一个穷县冒富1300万,还说明了当前相关监督机制的虚置、弱化甚至失效。国家把资金或项目拨给部门和地方以后,部门和地方怎么支配,基本上就是自己说了算,严重脱离相应的监督。缺乏科学的运行体制、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监督机制,任何部门和地方都可能发生无序、违规甚至腐败行为。对于地方基层财政,必须在财政管理的全过程引入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其中包括财政监督、人大监督和公众监督等,并构建起防范违法行政与腐败现象的预警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此外,对审计出的违法乱纪问题,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应该一追到底,严格依据党纪国法进行责任追究。如果放任不管或处理得无关痛痒,不仅会令预算改革的巨大成果化为乌有,反而会助长那些滥用、侵占国家财政资金现象的蔓延,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信誉。

  一个穷县冒富1300万值得查究,“预算风暴”更不能一刮了之。财政预算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而不是依旧搞黑箱操作?审批权限能否真正减少、下放了,而不是恋栈不舍、紧抓不放?公共投资是否经过了科学论证、缜密安排,而不是热衷于拍脑袋、走形式?监督部门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睁只眼闭只眼”?违法违纪者是否受到了问责追究,而不是毫发无损甚至得以升迁?惟有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找到正确的改革思路和有效的应对之策,方能根治因财政预算失效带来的不法违规行为,真正起到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和管理创新的作用。

  作者:黄春景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