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武装部长的戏剧人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6:33 海峡都市报
武装部长的戏剧人生(图)
何世忠

  N本报记者 /吕士荣/文/谢向明/图

  前言

  两张面孔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漂亮的新婚妻子、温暖的大家庭、一派光明的前途。在今年6月之前,广西来宾市石陵镇武装部长何世忠,备受命运垂青。如果没有意外,年仅三十的他,此时的身份应该是隔壁乡镇的党委副书记。

  谁曾想,随着十年前的一宗入室抢劫案浮出水面,何便一脚从幸福的云端踩空跌落,面对严峻的现实,他必须为年轻时犯下的错负起责任!比何本人还感到意外的,是他的亲友和同事,在他们的眼里,何一直是一个品德兼优、工作能力很强的人。

  当真相被揭开的时候,何在石陵镇这十年充满光环的生活,成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抢劫犯?小偷?十杰青年?年轻有为的干部?先进?

  一正一邪的两重身份,一善一恶的两张面孔,到底哪一种更接近真实的何世忠。

  人性是复杂的,根据犯罪心理学专家分析:人的犯罪心理是由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所谓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因此,一个人从小就建立的“是非标准”与“是非判断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10年后案发被捕

  2005年5月31日,对于时任石陵镇人大代表、镇武装部部长的何世忠来说,这一天,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不至于这么严重吧?”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石陵镇派出所,何被戴上手铐的那一刻,对石狮刑警大队蔡尚埕探长问了这么一句话。

  蔡回了一句:“严不严重,你知我知!”

  不仅自己感到意外,对于石陵镇派出所的老民警蓝覃翔来说,阿忠被捕的消息同样令他感到意外及难过,因为蓝覃翔与阿忠可算得上是老朋友了。

  蓝覃翔说,自从1998年阿忠被分到镇政府武装部工作后,便与当时刚被调到镇派出所不久的蓝覃翔结识并成了朋友,掐指算一算,前后已有七八年之久了。七八年的相处和了解,更让蓝覃翔对此事感到意外甚至难以接受,他说,自己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便是一再追问福建警方:“你们确实没搞错吗?”在得到福建警方确定的回答后,蓝覃翔整整一天都沉浸在难过的情绪中,回不过神来。

  直至拘留阿忠的那一天,蓝覃翔并不知福建警方此行的目的时,还跟到派出所的阿忠开玩笑说:“看你做了什么坏事?公安都要来找你。”孰料当福建警方递给他刑拘通知书的一刹那,蓝覃翔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那一刻,蓝覃翔打从心底里感到难过。后来,当他代表派出所将刑拘通知书交给镇里的党委书记时,党委书记同样不敢相信地反问他道:“没搞错吧”,并一再强调说:“你们是不是把手续弄清楚了再来找我?”可以肯定地说,所有认识何的人,对此事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可思议”。

  蓝覃翔说,当派出所教导员打电话给阿忠的哥哥,将此事告诉他时,阿忠的哥哥一开始也不相信,后来确认是事实后,阿忠的哥哥说道:“怪不得那时他退伍回来去广东打工才一个月,就拿了一台影碟机回来。”

  6月1日,何被带回石狮。石狮警方称,何涉嫌参与发生在1995年震惊泉州地区的“9·30”系列入室抢劫案,何是当年抢劫案成员之一,绰号“阿忠”。

  武装部长仕途明朗

  在蓝覃翔的眼里,阿忠是个工作能力很强、品性也相当不错的人,由于平时派出所常与武装部合作行动,且考虑到阿忠是复员军人,军事能力相当强,因此常请阿忠做教练,对派出所民警进行指导。

  6月4日,与本报联动报道该事件的南国早报记者在石陵镇武装部找到了一位名叫陆某的干事,陆与何共事好几年了。陆某说:“我是2002年从别的地方调到石陵镇武装部的,我一来,就恰逢阿忠升做部长,那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有为!我比他大了好几岁,而他当时不过二十七八岁就做了部长,实在让我敬佩。”

  陆某称,在此后的工作中,阿忠的工作能力也让他心服口服,因为“他工作认真仔细,每次的工作任务他都能完成得很好,所以能当上部长也是很正常的。”至于平时生活中的何,陆某表示“实在找不出他哪里不好”。

  后来的采访并没有想像中的顺利,南国早报记者傅茗说,聊到这里,陆干事腰间的手机响了,他一边接听,神色也逐渐变得严肃,随后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背对着他用当地方言与电话那头的人进行交谈。几分钟后,当陆干事再坐下交谈时,突然变得言词闪烁,当提及阿忠之事时,陆干事干脆来了个全盘否定,一概不知了,声称“并不知道情况”及“事情还没有得出结论,不便作任何评价”。

  和陆干事一样,不愿对何作评价的还有当地镇党委书记朱国庆:“现在这个事情还没有定性,我们也不能作任何评价。”

  从记者掌握的情况看,周围对何的评价都较高。

  但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对于何做了哪些好事,哪些事情值得描绘,后期的采访中,没有人愿意透露情况。

  据警方介绍,何的家庭环境不错,一家八个兄弟姐妹,他排行最小。何的父亲在当地开了家汽配店,他还有个哥哥,在当地一部门当头头。

  何的妻子阿明(化名)是当地一小学教师,今年元旦,他们俩结了婚,距离现在也只有短短5个月的时间。

  “那些事我一点都不知道。”对于丈夫,阿明对南国早报记者傅茗的描述是这样的,“我丈夫是个无论从各方面来说,都很优秀的人,真的,无论是各个方面!”对此,她一再强调。“不管是以前他在部队当兵,还是回到这里的工作岗位,他的工作成绩都是很优秀的,而且他的为人也非常不错,我怎么也不相信他这样一个人,会做出那种事。”

  “9·30”案再次浮出水面

  《狮城神探》一书1997年10月份出版,记录了1993年至1997年4月份,发生在石狮的40多起案件。“9·30”案件被安排在该书的第一篇,题为《一个入室抢劫团伙的覆灭》,记录了20页。

  该书简介中,用了“案例生动精彩,扑朔迷离”来形容案件的特点:1995年9月30日凌晨1时许,晋江青阳。几名手持菜刀、木棍的歹徒跳进围墙,撬开防盗网,爬窗入室,逼迫主人交出钥匙,劫走数万元的现金、存折和首饰。

  张昌荣,福建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犯罪心理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犯罪心理研究工作。“犯罪也会成瘾”,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并不是所有的犯罪行为都会立即受到法律惩罚,比如偷窃,破案率在15%~20%已经算很高了,而抢劫的破案率也在50%左右,当犯罪分子获得“成功”后,强化成功的欲望就会增强,他们在不断的作案过程中,通过策划作案、占有、分享财物等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刺激,心理上得以愉悦。

  《覆灭》一文中,以瘟疫来形容案件的可怕性:“果不出所料,晋江发生十多起入室抢劫案的同时,像一场可怕的瘟疫一样,迅速在石狮市蔓延开来,一起又一起报案电话,陆续打到市刑警大队值班室。”

  1996年4月27日,石狮蚶江水头村。王姓一家遭遇了同样的入室抢劫。这次,歹徒并没有那么幸运。王一家老小奋起与歹徒抗争,无奈被打得头破血流。歹徒洗劫价值2万多元的财物后,开始逃窜。主人王先生护送家人出门拦车就医,恰巧遇到布控的刑警。警方随即展开搜捕,将其中两名劫犯逮住。

  “当时歹徒往稻田逃窜,我们的干警不顾那么多,踩进泥潭继续追捕。”石狮刑警大队蔡尚埕探长笑着说,那时有好多同事前脚刚拔出泥潭,鞋子已深陷泥潭不见了踪影。

  “劫匪十分猖狂,出没于晋江、石狮两地,甚至出现了歹徒入室后,看到有人在床铺上休息,就拉被子盖住房屋主人,然后实施抢劫。”石狮刑警大队张大队长告诉记者,从案发到嫌疑人被逮捕,共发生入室抢劫案40多起。

  突击审讯,案犯交代了该团伙长期在石狮、晋江一带实施入室抢劫,并在石狮某旅社汇集。警方连续追捕,不少嫌犯陆续被捕。5名主犯被判处死刑,两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另一名主犯黄恒彩在逃,列入公安部督捕的B级逃犯。2004年年初,黄被捕。

  至此,案件似乎告一段落。

  然而,今年2月22日,一条事关“9·30”案件的线索引起了蔡尚埕探长的注意,当年漏网的“阿忠”如今已经是一名国家干部。在随后的调查中,何涉嫌参与的抢劫案发生在1995年11月3日凌晨,石狮蚶江中心小学附近一房屋遭入室抢劫,被劫现金8.7万多元。

  “10年前,贼端茶给我喝”

  时隔近10年,2005年6月9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石狮蚶江,重访受害者。蚶江中心小学门口的一条石街边,四堵围墙围起一座5层高的楼房,白色的瓷砖外墙远远望去,和周边多数低矮的石头房相比,这座房子特别显眼。走进大门,房子前还留出了一片空地做花圃。

  柯缘治老人,今年80岁,一头白发,戴着一副老花镜。10年前,她和爱人(已经过世)在这座房子的一楼房间遭遇了一场噩梦。

  房子一楼大厅后面是厨房,厨房有个铁窗,相隔不到20厘米就是一道铁门。“他们锯断了厨房窗户的铁支,爬进来后,开了旁边的木门,歹徒进门后先拿了厨房的两把菜刀”,老人的手摸着当年犯罪分子做过手脚的地方,微微有点发抖。唯一不同的是,当年的木门已经在案发后,换成了铁门。

  老人回忆说,事发前,他们听到外面传来怪异的声响,便起身出去看个究竟,并没发现动静。回房前,老人忘了将房门反锁。刚躺下,“砰”的一声,门被撞开了。几个陌生男子闯了进来,两个手里还拿着菜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我被允许坐了下来,但我老公只能躺在床上”,当时,老人意识到遭遇抢劫了,在起身的瞬间,将脖子上的金项链拽下,揣在被窝里。

  两名歹徒翻箱倒柜,把房间柜子的东西倾在地上,一名歹徒在床头柜找到了一大笔钱和金银珠宝。这些钱大部分是要用来装修房子和给孩子举办婚事的。

  老人说,当时那个歹徒连续叫了几声:“有了,有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细节让老人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实在可笑。脚软,心跳加速,老人感觉口渴难忍。老人不太懂普通话,和歹徒沟通实在有点难,老人举手对着喉咙比划,这个动作歹徒明白了,立即从桌子上给老人端来茶水。“闽南话有句笑话叫:被贼偷,贼还端茶给你喝”,老人说,“这个事情竟然发生在我身上,10年前,贼端茶水给我喝!”老人手上戴着两个镯子也没能幸免,被一一脱走。歹徒还问了句:“你脖子上的金链子呢,傍晚不是还戴着吗?”

  这个问题让老人更怕了,连下午戴的金链子都知道。老人撒了个谎:“坏了,送到店里去修了。”

  “看到两个老人家还缩在被子里发抖”,第二天,柯老的女儿闻讯赶到家里,看望被惊吓过的父母。10年过去了,这一幕仍然记忆犹新。

  而在案件告破后,警方带着部分犯罪嫌疑人到这里指认现场时,柯老一见歹徒面,当场昏厥,病倒数日。

  光环背后的愧疚感

  2005年6月4日,何事件消息经媒体披露后,不少人猜测,何如此努力工作,并获得众多荣誉,光环下的何世忠想必是为了赎罪。

  记者从多方了解,得到的何在涉嫌犯罪前后发展的轨迹大抵如下:1994年退伍;1996年至1997年在广西一所军事学校就读;1997年毕业后,阿忠被分配到石陵镇武装部担任武装部的干事;2002年,27岁的他被任命为石陵镇武装部部长。

  5月31日,阿忠被刑拘时,他获兴宾区“十杰青年”的公示资料还在单位的玻璃窗里张贴着。

  6月4日,就在采访深入的时候,办案的刑警蔡海炳发现,兴宾区共青团网站上公示“十杰青年”的网络资料已被窜改,找不到半点痕迹。通过搜索引擎抓取的网页,还有当时公布的“十杰青年”头像滚动画面,但引擎显示:“网页自身有可能已经改变”,点击该网站“十杰青年”的资料,已经无法显示。蔡海炳对网站出现的异常情况有些纳闷:肯定是在何出事之后,网页被删改了。

  6月7日上午10时许,石狮看守所第二审讯室,何被带进审讯室时,淡淡地扫了记者一眼,表情相当平静。和此前资料图片一样,何和普通人一样,只是头发比“十杰青年”的公示照片稀疏。

  何不抽烟,当记者递烟时,他表达了谢意:“谢谢,我不会!”

  “世忠,嫂子通过南国早报的朋友托个话给你,说她愿意等你!”记者表明身份后,便开始和何世忠聊了起来。“是吗?”何立即抬起头,盯着记者说,她一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然而,随着对话的深入,身处看守所里的何世忠并不像外界猜测的噩梦缠身,曾经背负过沉重的心理负担:“2000年之前,我还比较担心,我怕其他人供出来。如果我应该负责的话,判刑估计在3~5年,5年以下。这5年来,偶尔会想起这件事。之后,这件事逐渐淡忘了,但现在想起来还是有愧疚感的。”

  何称,在进入看守所的几天里,思绪很乱。

  “犯罪心理由环境决定”

  “赎罪感。何对过去所做的事情感到愧疚,这才是个正常的人。”华侨大学人文学院肖北樱教授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说,如果警方侦查的事实成立,那么可能何当年所犯罪行可能是因为年轻冲动造成的,这和客观环境、个人判断力有关。如今,何已经“金盆洗手”,并努力工作,尽可能弥补以往的过失,这也体现了他个人心历路程成熟的变化。

  肖认为,何的转变一定和文化影响有关,如古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例子很多。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张昌荣副研究员告诉记者,从案例本身来说,应该从多方面来考虑。

  张分析指出,何的案例首先和犯罪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十六七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年龄段,属于犯罪的高峰段,这个年龄段的个人心理发展不是很成熟,特别在自制力方面很薄弱,行为冲动性比较强。而何刚好在这个阶段接触了犯罪群体,对他个人的影响更直接。从何的后期发展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表现出了个人发展的优势一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曾经参与犯罪的心理阴影会逐渐淡忘,如果再次受到外界刺激,这种担忧还会得到强化。张所说的外界刺激是指类似案件或者同案犯被捕等。

  对于何世忠的案例,广西区公安厅法制处处长宁华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宁华认为,看何世忠的过去和现在,不能简单地套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一个人是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而何世忠却抱着侥幸、投机的心理,试图规避法律,钻法律的空子。他的想法或许是:“只要我不被发现,我就这么好好地干下去。”这是不现实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何世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表现再好也如在“演戏”。

  采访中,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公安犯罪心理学教授何贵初对曾经发生在福建的一个事件十分熟悉,他将此归为类似案件:1997年3月1日,该省宁德市一小区的联防队长黄思勤(化名),面对劫匪的枪口,勇敢地冲了上去,并制服了劫匪。随后许多荣誉涌向了他,他成了见义勇为的勇士。而几个月后,有关部门终于发现,黄某于两年前涉嫌参与了一起黄金矿石抢劫案,之后一直潜逃。于是,一夜之间英雄变成了疑犯,最终还是逃不出法律的裁决。

  何教授指出,人的犯罪心理是由环境所决定的,特别是受直接的小环境影响,从何世忠的经历来看应属于这种类型。当年何世忠复员后,暂时没有工作,当时他所交往的人多是有犯罪劣迹的人,在这种小环境里,近墨者黑,他最终也陷落进去。之后,他的学习、工作环境是一个比较良好的环境,这就造就了他向上的心理。在这个环境里,何世忠最害怕的是暴露自己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因此他内心就有压力,他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表现自己,一是想掩盖自己“有罪的过去”,二是试图冲淡心中的罪责感。

  另一个“何世忠”的生活样本

  说到黄思勤(化名),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6月4日,本报整版报道了何的事件同时,对黄的事件做了。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突然接到黄的电话。黄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目前在泉州做礼品生意,事过多年,再提这件事,可能会影响到他和客户的生意。

  6月10日下午,记者找到了黄本人。待人热情,言语坦承,接触过程中,谈及当年的往事,黄笑得很开心:“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有传奇故事。”

  黄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叠泛黄的报纸交给记者,这些都是当年对他被拆下光环的“传奇”故事的记录,从市级报纸,到中央级的《中国青年报》,一份都没落下,标题如《英雄原是抢劫犯》等。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黄开过出租车,当过保安,到贸易公司上过班。今年年初,他从厦门赶到泉州开了家礼品公司。“34岁了,再不搏就老了!”黄告诉记者,几年下来,自己的脾气变了很多,唯一不变的就是做好事。

  在看守所呆了138天,黄接触的第一份工作是开出租车。黄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日,两个小年青坐上出租车后便说,那天丢了部手机在车上,要搜搜?黄意识到,肯定遇到勒索打劫了。

  “也不想想我以前做什么的,竟敢打我的主意?经常在外跑车,安全生产最重要,对付两个小毛孩还不容易,忍一忍算了!”这一瞬间的思想斗争,黄放弃了反抗。两人搜走了黄车上仅有的70多块钱,其中还有30多块是一元硬币。“兄弟,这个钱请你们喝酒!”临走前,黄扔出了这句话。

  “自己被欺负不要紧,看着别人被欺负,我就看不惯。”黄自称心里有个怪圈,至今还保留着“日行一善”的习惯。

  在今年4月份,他出差到福州,途经汽车西站门口时,一个瘦弱的女孩正在使劲地搀扶倒地的电动摩托车。黄说:“车站门口人来人往,没人上前帮忙,我也犹豫了近20秒才上前扶起那车子。”

  黄说,现在走出去被人家骂了,他不会跟人起争执,而是会想那人素质怎么这么差?

  对此,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张昌荣副研究员说,随着何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改变,曾经犯罪的人也开始日趋成熟,明白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

  逃避与担当之间的犹疑

  如果说黄思勤的传奇故事已经结束,那么何世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然而,何的口供不一,让这个传奇故事又有了更多的曲折性。从5月31日被刑拘到6月1日晚抵达石狮,途中,警方对何世忠已经做过笔录,何承认参与了1995年石狮蚶江小学附近入室抢劫案。然而,在此后不久,何又矢口否认了参与入室抢劫,称参与了“钓衣服,并且只是望风”。

  “他的身份比较复杂,没有充足的证据,我们是不会抓人的。”6月7日,石狮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蔡尚埕探长告诉记者,不仅同案犯指认了他,而且从警方收集到的证据,也足以证明何参与了当年的入室抢劫。虽然何出现了抵触心理,但蔡仍然信心十足:“不要他的口供,我都有把握以零口供提请检察机关对他提起公诉。”

  而就在前一天,蔡安排了一场犯罪嫌疑人辨认,当年参与的同案犯,一眼就在一排人中认出了何世忠。“同案犯情绪比较激动”,蔡告诉记者,辨认的过程中,同案犯一手拽住了他的公文包,一手指着何世忠直叫:就是他,就是他!

  在接受本报记者 的采访时,对口供为何前后不一的问题,何低头不答。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消息,何在被警方逮捕后,随身携带了一张银行卡,据说卡上有存款2万多元,何欲给办案人员作为“打点费”,被办案民警当场拒绝了。这张银行卡后来被何的哥哥带回广西老家。

  “任何行为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何在作案过程中,必定经历过犯罪代价与获得代价的衡量斗争”,张昌荣副研究员说,“但多数有过犯罪行为的人,往往在涉及承担法律责任的时候,都会有逃避责任的心理。”

  被捕后,何除了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外,对于全国各地媒体对该案件的关注,身在看守所的他并不知情。6月7日,当看守所工作人员欲将何带出审讯室的时候,何起身的瞬间,淡淡地笑着对记者提了个要求:这个事情能不能不报道。其理由是,父母管教他们很严格,特别是父亲,不想让“爱面子”的他们担心。

  “这说明何世忠还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还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张昌荣说,这样典型的人格在犯罪人群中很多。

  张建议说,对于何的事件,社会包括舆论应该给个客观的评价,给何一个完善健康人格的机会。

  目前,6月8日,石狮警方对何的外围调查全面展开。当日,警方赶赴建阳监狱,当年另一名同案犯罗克诺被判无期徒刑后,目前罗还在该监狱服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