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老掌门共话拜耳中国前程(生活在他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4:3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如果不是细心计算,可能连施德浩自己都忘记在拜耳工作已经32年。正是这位62岁的老人一手组建了拜耳大中华区,并成为总裁兼地区发言人。如今,施德浩将离开他工作了5年的中国,回到德国与他的3个子女安度晚年。

  尽管年近古稀,尽管卸任在即,但作为拜耳大中华区的创始人,施德浩对拜耳中国仍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未来1至2年时间里,进一步提高拜耳大中华区的本地化程度。施德浩指出,目前,拜耳在该区域拥有2800名员工,其中150名是“外援”,所占比例在5%左右。而根据施德浩的设想,拜耳大中华区2年后“外援”占总员工的比例在1%以下。

  此外,施德浩指出,过去的5年是拜耳业务发展的黄金期,中国经济改革为拜耳提供了最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因此,在回顾出任拜耳大中华区总裁的这5年,施德浩充满留恋。他表示:“没想到我已经这么老了,在中国工作的5年里,每一天我都十分愉快。”

  事实上,在这5年里,有几件事让施德浩颇为自豪。一是重组了拜耳亚洲业务,成立了拜耳大中华区;另一件是2001年底,拜耳在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园区的建设正式启动。这个总投资额高达18亿美元的项目是目前全球投资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一体化工业园区。据悉,目前第一期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此后,拜耳将每年在漕泾开一家厂。

  “在中国的5年时间,我应该没有什么遗憾,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我想应该是我老得太快,而拜耳中国的发展还不够快。”在结束采访时,施德浩如是幽默地表示,并将话筒传递给了戴慕,就如同拜耳大中华区总裁头衔的一种传承仪式。

  在戴慕看来,施德浩为拜耳设立了一个目标,搭建了一个平台,“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拜耳的优势,充分挖掘中国的发展潜力。”

  8个月前,当戴慕来到中国,拜耳中国的工作伙伴告诉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学说“你好”。8个月后,戴慕出现在上海金茂,他用“你好”向与会的记者问好。戴慕称,在中国的这段时间,他爱上了中国。

  “这里的人都很友善,我和我的妻子都十分喜欢中国。”戴慕告诉记者,2001年,作为拜耳塑料业务集团负责人与施德浩一同到上海漕泾化工园区参观时,那里还有许多养鱼厂和养虾厂。如今,漕泾化工园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戴慕表示,“中国尤其是上海用5年的时间做出了伟大的成就。”

  作为拜耳中国的新“掌门”,戴慕介绍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其中关于总投资额18亿美元的漕泾一体化工业园区计划成为记者关心的话题。对此,戴慕做了详尽的数据分析,充分展现了德国学者的一丝不苟。

  戴慕还透露,拜耳中国正考虑今年追加1500万美元在杭州投资建厂。对此,戴慕的解释是,中国的投资环境给拜耳充分的信心。他指出,拜耳把德国先进的经营理念带入中国,中国也给拜耳提供了一展所长的舞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6月14日 第六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