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他把心掏给了农村孩子(时代先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5: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顾兆农 田豆豆

  “郑老师来啦!郑老师来啦!”

  5月25日下午,湖北省当阳市庙前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校园里又看到了郑琦老师,大老远地就这么雀跃道。

  郑琦是湖北省当阳市井岗小学的退休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庙前镇中心小学等4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5月29日,是郑琦老师65周岁的生日。“六一”前夕,郑琦老师要到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少先队代表会议,作为校外辅导员,今年“六一”期间,他不能和同学们一块过“六一”了。于是,他提前来到中心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庆祝“六一”节。

  孩子们很兴奋,郑老师更投入。在全校的庆祝会上,郑老师戴着红领巾,十分投入地指挥着全校900多名学生一块儿唱起了《快乐的节日》、《六月的花儿香》……

  6月5日,从北京归来的郑琦,还沉浸在第五次全国少先队员代表会议的热烈气氛中。郑琦兴奋地说,21年前,他作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参加了少先队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了胡锦涛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21年后,作为特邀代表,他又一次见到了胡锦涛同志。郑琦说,当他握着胡锦涛同志的手的一刹那,激动得热泪盈眶。21年前,胡锦涛同志的“红领巾事业是太阳底下最美丽的事业”的论述,始终是激励郑琦为农村的红领巾事业奉献出一切的巨大的精神动力。

  郑琦之家 少年之家

  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少年之家”,这是乡村小学教师郑琦的一个梦想。

  2000年,郑老师退休了。按照老伴和儿女们的意愿,是老两口在城里买一套房子,进城去和3个儿女团聚,含饴弄孙,共享天年。可是,郑老师却舍不得离开农村的孩子们。

  郑老师最终还是说服了家人,卖掉了原先的旧房,在庙前镇桐树垭村七组购买了一处旧农舍。郑老师说,这里位置适中,可以兼顾几所中小学。2000年8月,“井岗小学校外活动辅导站”就在郑老师的这个新家挂牌了。后来,这里又逐步发展成桐树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心等。

  谈及为什么要把校外辅导站办在家里,郑老师说,对孩子们来说,家里是个新环境,有新鲜感,容易吸引他们来;这里可以开辟出一定的活动场地;特别是自己的年纪大了,这样,也便于长期坚持下去。

  水牛山下的这座普通农舍,房屋虽然简陋,但意境优美。这里的小环境,被郑老师夫妇修整得干干净净,温馨可人。门前池塘里的睡莲开得正艳,院子里的两棵大樟树,像两位慈祥的老人,精心地呵护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房前屋后,百花齐放,加上品种不一的果树、蔬菜等,这里就像一个小植物园。

  “六一”前夕,我们在这里看到,桐树垭村附近的孩子们在这里进进出出,叽叽喳喳:看书、唱歌、打球、荡秋千……小院里,充满了生机。3000多册青少年读物和报纸杂志,各类文体活动设施等,完全免费提供给农村的孩子们阅读和使用。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这里看书,还可以把书借回去。条件是,还书的时候,得给郑老师交回一篇读书笔记。这些年来,郑老师的家,成了方圆数十里的农村孩子们的“精神家园”,上万人次的农村孩子,在这里受到了知识的熏陶,陶冶了情操,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呵护。因家长外出打工而无人照料的“野孩子”晓刚(化名),是活动中心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他,使他成了懂事的孩子;曾经偷窃电线的失足少年雨禾(化名),是郑老师把他从犯罪的边缘拉了回来,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曾经帮老板买卖黑市炸药的“法盲”少年李峰(化名),也是郑琦老师及时地制止了他,引导他走回了正路……

  为了这个温馨而健康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郑老师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财力,至今还欠下了一些债务。

  郑琦之居 学生驿站

  “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崇高。”这是郑琦老师对爱的认识和理解。

  于建明小时候曾是井岗村有名的“调皮佬”,家长和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于建明的父母想到了郑老师,请他帮助“管管”。有人劝郑老师,这孩子哪还管得好?郑琦却说:“就是一块石头,我也要把他焐热!”郑老师把于建明接到了自己的宿舍,一同吃住。于建明因为怕做作业,有一天,竟偷偷地跑了。郑琦发现后,硬是找了5公里多的路,把他拉了回来。在郑老师的耐心帮助下,于建明终于改掉了过于调皮贪玩的毛病,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也从倒数第三名提到了前三名,他表演的文艺节目还在乡里获了奖。

  在郑老师那间1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常年有学生跟他同吃同住,这个充满爱心的小屋,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有特殊困难的孩子,又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基本克服了困难的孩子。

  在郑老师的家里,我们看到,一位大约15岁的男孩正在专心致志地练习钢笔书法,别人都以为他是郑老师的孙子,其实,这是郑琦老师在井岗小学教过的一年级学生,他叫魏明(化名)。因为智力发育相对同龄孩子迟缓一些,魏明在学校勉强读到四年级后,家长不得不让他辍学在家。郑琦得知后,把魏明接到自己家里同吃同住,并负责这个孩子的教育。郑琦创造性地采取玩学结合、多次再现、趣味引导、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汉语拼音、读数写数教起,教他拼音节、认读汉字、练习书写等。通过1年多的学习,现在,魏明不仅能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还能从1数到1000,认识了上千个汉字,可以通读带拼音的儿童读物,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的本领。看到孩子的进步,魏明的父母惊喜得流下了热泪。

  郑老师的女儿郑华云说,打她记事起,她的家就像个“学生驿站”。父亲经常会不打招呼地带着学生回家吃住。那时候,她和哥哥都知道,要想闻到肉香味儿,必定要等到有学生来。有一回,父亲的两个学生来到家里,母亲将珍藏的最后一点腊肉端上了桌。父亲照例先给两个学生一人夹了一块最好的。当碗里只剩下最后两块腊肉时,小华云迅速地伸出了筷子,可是,另一双筷子却拦住了她。抬起头,她看到了父亲带有责备的目光,小华云极不情愿地缩回了手,眼睁睁地看着那两块腊肉又被父亲夹到了那两个学生的碗中。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三峡移民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学生、调皮孩子,郑琦给予了更多的关爱,他要让每一片绿叶都充分享受到雨露和阳光。

  “今天,我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叫您一声——爸爸!”周志富讲到这里时,郑琦流泪了,我们也流泪了。现正读初中的周志富,是随父母从秭归到井岗村的三峡移民。1997年,他刚上小学时,母亲离家出走,两年后,父亲也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他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是郑老师,把他接到了家里。从学习到生活,这些年,郑老师对周志富体贴入微,前后陆陆续续地带他一起生活了4年多。小志富上中学后,郑老师还经常到学校给他去送衣物、生活用具和零花钱等,并请求学校为他免去了学杂费等。

  郑琦之爱 博大如山

  1958年,郑琦从当阳初师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地处鄂西的秭归山区工作,结果没被批准。在当阳,他又要求到最边远的山区陈院乡王家塝小学教书。这里总共就20多个学生,分4个年级,只有郑琦一位老师。郑琦在这里组建了少先队中队,从此,开始了他的红领巾事业。

  20世纪60年代,郑琦因为公开反对学校错误地处理一名学生,加上其他一些原因,被开除了公职,回乡务农。15年后,郑琦才重新走上讲坛。有人说,为了保护一个小学生,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太不值得了。郑琦却说:“为了对孩子负责,我付出的代价再大,也不后悔。”

  郑琦爱校如家,无论调到哪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发现:这个老师休息得最少。放学后,他经常家访,返回学校时,常常已近深夜;他清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打扫校园……郑琦对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修花剪草、平整操场等等,是他常干的事。

  1980年秋,郑琦调到井岗小学任教。开学的第一天,细心的郑老师发现,家住井岗村7组的20多名学生的裤角都是湿淋淋的。一了解,是上学途中过瓦家河弄湿的。原来,只要一下雨,上涨的河水就会淹没瓦家河里的石墩,每当此时,孩子们只能卷着裤腿、提着鞋子,歪歪扭扭地行走在淹在水中的小石墩上。多危险啊!郑琦心想。放学后,郑老师决定,护送这些孩子回家。他把孩子们一个个地背过河。从此,只要河水上涨,郑琦老师都要早接晚送,一个一个地背过来,又一个一个地背过去。村干部被郑琦的举动感动了,表示:就是不吃不喝,也要修座桥。后来,瓦家河上终于有了一座简易桥,有人提议,就叫它“尊师爱生桥”吧。

  有一年,一场大雪过后,郑琦发现一个叫施卫国的学生没来上学,于是,就找到了施卫国的家。原来,小卫国的脚冻伤了。见此情景,郑琦对卫国的家长说:冻伤的脚一天两天好不了,冬天的雪一天两天停不了,不上学怎么行,这不把孩子给耽误了吗?于是,郑老师与施卫国的家长定了个计划:卫国的父亲每天早上把卫国送到学校,郑琦负责每天放学后把卫国送回家。就这样,施卫国又回到了学校。无论郑琦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只要听说哪家的孩子到了该上学的时候而没上学,不管多远,无论多难,他都要上门劝学。

  我们反复问郑琦,自己的经历如此坎坷,为什么矢志不改,对党、对事业、对学生如此地认真和执着?郑琦平静地说,是党把他培养成了一位人民教师。自己的母亲也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今年已经93岁了,母亲从小就教育他“仁者爱人”,要记住美好,看到希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尽管一家人全靠母亲的一点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但郑琦的母亲依然经常慷慨地接济更困难的学生。郑琦自豪地说,自己与雷锋同龄,雷锋一直都是他最敬仰的人,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从工作之初到退休以后,从20世纪到21世纪,从青年到暮年,郑琦执着地把爱全部献给了农村的孩子,献给了他所钟爱的红领巾事业。

  “爱孩子,你身边就会有孩子”———郑琦就像一块磁铁,始终吸引着众多的农村孩子;

  “小事情做到了极致,就成了大事业”———郑琦做了一辈子的小事、好事和实事。郑琦的事迹,在荆楚大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个人,感动和激励了那么多的人,这份事业不小。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4日 第二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