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乃英:香泥传神俗生雅(民间艺术传人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5: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乃英:香泥传神俗生雅(民间艺术传人①)(图)
张乃英在为泥人着色。

  罗雪村画

  编者按

  红彤彤的剪纸、鲜亮亮的年画儿、活脱脱的面人儿,大鼓、琴书、评弹、花鼓灯……浸润着民族风情的民间艺术,常常静静地驻足在城里某个街巷的一角,或是乡间一处农舍的门窗。有时它们也会热闹一阵子,伴随着年节响亮的爆竹和婚丧嫁娶的唢呐,宣泄着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而热闹过后,它们渐渐归于沉寂。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那些默默地隐于市井或是乡间的传统文化,让民间文化回归大众视野,本报文化版从今天起开设“民间艺术传人”栏目,和读者一起去寻访民间艺术的脚步,聆听“艺与人”交织的故事。

  本报记者 赵婀娜

  走进天津市古文化街深处的通庆里5号,曲径通幽,“泥人张美术馆”安处其中。吱呀呀推开厚重的红色大门,青砖、绿树、红栏,一座素雅的砖木结构二层小楼赫然在立,寓意吉庆的蝴蝶状镂空木雕,白色莲花状的喷泉,静谧、安详,与几米之外的热闹繁华恍若隔世。

  张乃英,“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的五世孙,静静凭栏立于小院二楼,迎接我的到来。由下向上望去,朝阳中,年过六旬的他高大清俊。

  工艺保持原汁原味

  在长廊内迂回几道之后,我被带到美术馆二楼一间小小的工作室,眼前呈现的一切令人惊叹。不足8平方米的空间内,层层叠叠摆满了几十个精美逼真的泥人。“伶界大王小叫天”谭鑫培马褂长衫,端坐石椅,细细品茗;执弓端坐的花木兰,侧耳倾听身旁老军思乡的哀婉号角;吹糖人、卖糖堆儿、说快板,街头艺人竞相卖艺,三百六十行百态众生玲珑显现……

  别看这一件件小泥人有的仅一指高,工序可不简单。张乃英的儿子,“泥人张”六世孙张宇告诉我,“光是第一道工序选泥就有不少讲究,要四处寻找不含沙而含矿物质较多的胶泥,晒成小块后,泡上泥浆重新选择上面一层没有杂质的,取出,再加上棉絮、糯米汁增加牢固度,再放入地窖冷藏3年方可使用;接着要塑形、晾干、打磨、着色,工艺才算是告一段落。”

  张宇正耐心地给我介绍,张乃英却已端坐在案前,开始工作。只见他手执一件已经着色完毕的道教人物刘海进行深入描绘,手法细腻,神情专注。“这是为国家美术馆赶制的。国家美术馆要收藏一整套‘泥人张’第一、二代的艺术作品,一共70多件。每天从早晨9点到晚上11点,我父亲全部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上面。”张宇在我耳边低语道。

  从玩泥巴到一代传人

  斜靠在椅背上,张乃英慢慢忆起了家族传统艺术的难忘过去。五六岁开始学艺的他,第一件玩具就是泥巴。童年的记忆被长长的工作案、红红的电炉、深深的存泥地窖以及爷爷和父亲忙碌的身影占满。

  “泥人张”家族挑选传人非常严格,却并不强迫,任何一代传人传艺时都非常尊重下一代的选择。工艺是作坊内的口传心授而成,很苦,除了基础工艺外,绘画、大字、诗词诵读等基本功一样也少不得。冬练三九、夏练三暑,没有一天可以偷闲。

  1976年,张乃英在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工作,这座博物馆就是他的父亲张铭倾尽心血扶植创立的。很多第一、第二代“泥人张”的作品都收藏其中。没想到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泥塑损坏大半,毁坏最严重的几乎已面目全非。

  “切肤之痛啊,如果我不去把这些作品修复,可能后人将永无机会再见到这些费尽周折从民间一件件收集上来的‘泥人张’作品,而我,也将愧对张家世代列祖。”怀着一种信念,张乃英开始对400多件被损坏的作品进行修复,同时对它们进行研究。

  将地道的艺术传下去

  “泥人张”至今传承六代,前四代从无色到彩绘,从浪漫到写实,每一代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取材的特点。到了张乃英这一代,工艺上更注重什么呢?又有哪些创新呢?

  面对我的提问,张乃英一字一顿地强调,“我从未想成为一名艺术家,我只是希望做到传统的保留与继承。”他始终对儿子张宇强调,“泥人张”只有一个,那就是第一代的张明山。后世有责任、有义务将先世的作品还原、保存下来,保存得越好、修复得越完善,就越没有人敢糟蹋,艺术就越有生命力。“所以,我从没有想成为艺术家,我也反对别人这样称呼我。”

  张乃英说,他毕生的工作就是将地道的工艺保留下来,将传统的作品修复出来,再将所有与“泥人张”相关的材料搜集整理研究,让倾注了张家六代人毕生心血的艺术传承下去,让所有喜爱他的人能够分享这门艺术。同时,他也鼓励旁人,鼓励那些喜爱彩塑艺术的后辈,大胆创新,自成一派。“我希望见到这样的情形,不但‘泥人张’成为中国雕刻艺术的精品,还有更多的、同样精彩的雕塑门类涌现出来。”

  离开“泥人张美术馆”,我再次跨过那道大红门的门槛,门内静谧依旧,门外喧嚣更盛。想起形容“泥人张”的那句话,“形可传神凭弋掬香泥,俗能生雅有三津绝技”,在心里为这门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默默祝福。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4日 第十一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