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择校风”折射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7:0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六月到了,在中小学生考试的季节里,“去哪里上学”又成为家长们少不了“念叨”的话题。

  上学读书,是孩子最大的事。为了能上一所满意的学校,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找关系,攀亲戚,改户口,把孩子从一个街道转到另一个街道,从一个区转到另一个区,甚至从一个城市转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省转到另一个省,催生出一股持久不减的“择校风”。

  “择校风”折射了几个事实,让人欢喜让人忧:社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优质教育资源“垄断”的坚冰正在消融。现在,一些城市对择校费或明或暗的标价,至少让一部分孩子圆了上优质学校的梦;“择校风”催生了“择校经济”,“择校经济”又助长了“择校风”。高昂的择校费使名校越活越“滋润”,一般学校更难“望其项背”,两者差距越来越大。

  如何看待

  “择校风”,学校、家长、孩子、社会议论纷纷。冷静分析,当前义务教育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建设思路上存在偏差。“就近免试入学”是上小学、初中的通行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在不少地方,办“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特色学校”的劲头还很足,大量的公共教育资源被额外消耗,使本不宽裕的优质资源更加集中,加剧了校际间的差别,客观上刺激了家长择校的欲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近免试入学”政策也难免受到冲击。

  愈演愈烈的优质教育资源“市场化”倾向。有需求,就有市场。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滋生了“市场化”的土壤。受单位、部门利益的驱动,在不少地方,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正以多种途径被“市场化”:通过设立所谓“校中校”,把国有资源变相转化为民办资源,为高价收费立名;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不允许义务教育乱收费,但打着各种旗号的收费项目,依然名目繁多,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

  问题解决之道,是在教育资源本已失衡的情势下,政策导向不宜再人为拉大差距。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缩小校际差距,让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都成为国之栋梁,是广大民众的愿望,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当务之急,要纠正办学理念,摒弃精英教育思维,不把资金集中在少数学校上;要优化教师队伍,把眼光瞄准大众教育,不断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要建立强、弱校师资相互交流机制,广泛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促使校际间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更高层面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绝不能市场化、产业化。义务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基础性、公益性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毫无疑问,为义务教育“埋单”的应是国家,只有持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办实实在在、名副其实的义务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基础教育。

  孟子之母,为孩子而几易其所,但不要忘记,那个故事发生在教育手段、教育资源都极度贫乏的年代。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让“择校风”偃旗息鼓,才能彰显现代教育的魅力。①5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