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十年峥嵘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7:45 大众网-生活日报

  本报“带上新一代重温知青梦”活动现场迎来首批客人

  生活日报6月13日讯(记者 张璐)由本报与香山寺(波罗峪)休闲度假区共同发起的“带上新一代重温知青梦”活动今天迎来了第一批客人,跨越几十年后,三名在青海扎根的山东知青与二十多位返回山东的知青在香山寺(波罗峪)休闲度假区内再次聚首,共同回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上午9:30,已在青海格尔木扎根的三个山东知青乘坐的汽车驶进香山寺(波罗峪)休闲度假区内,汽车还未停稳,等候多时的济南知青代表就迎上前去,与从车上下来的三个老战友热情的拥抱握手。

  据介绍,1965年前后,山东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烟台、济宁、德州、枣庄等八个城市一万余名知青组成的建设兵团开赴青海格尔木,成为当地开发建设的主力军。1981年——1984年期间,这批知青陆续返城,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战友此后相距天涯。

  弹指挥间40年已经过去了,格尔木没有忘记这些知青,这些知青同样没有忘记格尔木,在山东农垦青年上高原40年之际,瀚海企业集团、格尔木电视台、格尔木报联合推出的采访活动,三名留在青海的山东知青成为向导,返回山东,与曾经的战友会面,他们与在鲁的知青一起成为本报与香山寺(波罗峪)休闲度假区共同发起的“带上新一代重温知青梦”活动的第一批客人。

  在度假区内,跨越几十年后再次相逢,知青们的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沿景区的道路边走边聊,道不尽别后的思念。度假区知青园内泛黄的老照片、褪色的藤条箱、墙上斑驳的大字标语、锈蚀的锄头、铁锨让这些知青们重温起那共同的日子,在接待室里举行的知青座谈会,老知青们争先恐后,他们发自肺腑的话语,引起了共鸣,一轮又一轮热烈的掌声把这次会面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带上新一代 重温知青梦

  虽然上个世纪那段特殊的日子早已远去,但老知青们心里还不时会惦记那段上山下乡的足迹。6月13日,由本报与香山寺(波罗峪)共同举办的“带上新一代,重温知青梦”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期间,位于波罗峪半山腰的知青部落将正式向游人开放,4个展室为您全方位展示知青文化,包括知青们当年住过的石屋;生活用具、图片资料展示室;当年知青生产园地等。

  曾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朋友不妨带上下一代,到波罗峪来走一走,看看当年用过的灶、爬爬当年种下的树、摸摸当年用过的锹,坐坐当年睡过的床,回味当年的酸甜苦辣。

  走走田埂,摘摘果子,心灵和历史会不觉间没有了距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

  (赵丽萍)

  知青历史 点滴脉络

  1955年8月9日,北京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萝北县,建立了北大荒“北京庄”。之后,共青团中央在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动员城市青年奔赴农村。

  196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中央为此成立了“知识青年下乡指导小组”和安置办,各地区也成立了安置知青下乡的专门办事机构。

  1968年8月起,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

  每座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股大潮。

  1968年,济南市十余名知青来到位于南部山区的波罗峪,在那里插队落户。

  当年,我们曾年轻;今朝,我们又相逢——

  青山绿水间,多少豪情!

  恰同学少年,抒壮志豪情,共忆当年。

  上午9:30,青山绿水的香山寺(波罗峪)迎来了前来“寻梦”的第一批知青——自青海格尔木专程来济回访山东知青的新闻采访团成员,一行10人,自全省各地专程赶来的,当年建设兵团的团员共17人。

  走在格尔木采访团队前,打着红旗的是前去机场迎接的山东知青石鲁生。紧随其后的是格尔木工商联秘书长申国良与青海瀚海集团的董事长李和印。久守多时的东道主,山东佳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书基先生迎上前来。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时空多年,老战友终于见面了!握手,热烈地握手!许多人分别40年从未谋面。笑语喧哗中,共抒当年豪情;青山绿水为证,梦回当年军营。

  车依山而行,来到半山腰的知青部落。老知青们走进1968年在这里种树看林的10名知青的住址,男生宿舍、女生宿舍,用过的家具,背过的书包,树上挂的喇叭,磨盘上的磨,无一不勾起关于当年的回忆。一位老知青,用手敲打着柳条包,说:当年我们用的都是这个!

  刘翠花与爱人,都是1965年参加兰州建设兵团的农建12师团员,后来在格尔木成家、落户,并退休。她说,当年他们的口号是“屯垦戍边,建设大西北,开发柴达木”,回想当年,老人家十分激动,“我们那会儿是部队编制,过的是集体生活,还有每月6元的生活费补助。就是生活不习惯,高原海拔2000多米,麦子3月份播种,8月份成熟。做成馒头,黏得呀,往墙上一摔,根本就下不来。”刘翠花是青海第12农建师1团的教师,“当时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才20多个人。现在,这所学校还保留着,学生也多了,也有了中学。”据了解,1965年、1966年山东有近万名知青到青海建设兵团,目前,还有30多人留在了青海。

  从青岛专程赶来与老战友见面的张谦祜,自1965年到1975年,在青海建设兵团呆了9年,曾是一名拖拉机手。他回忆说,“当年我们在兵团,虽然生活艰苦,但却充满激情也很有情调。兵团每周都会有演出,有时灯光不够,就用拖拉机的前灯照明。”我问他,男知青是不是也会想家想得哭,他说:“当然。我们中最小的是淄博的李玉华,只有14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现在,我的儿子25岁了,在国外,常常还是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你可想我们当时的情景。”王光洪,一位兵团出身的师级干部,现在是兰州军区文工团团长。

  他说,“感谢一段峥嵘岁月,感谢这段兵团经历,从此,我们这批人再也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做困难。”卞奎是一位打扮很个性的老人,他曾在格尔木领导创办了第一份兵团报纸,叫做《新晶报》。据我的同行格尔木日报的肖子树讲,这是他们的“母报”。

  老知青们参观了杏园,浏览了香山寺旧址,走进会议室。团长申国良先生介绍此行的目的,是代表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前来慰问当年建设兵团的知青。他说:“如今,在格尔木,当年大家战斗过的地方,建起了占地32917.95平方米的山东知青林,市长钟振良专门为知青林题写了碑文,格尔木人民没有忘记你们。”山东知青也没有忘记格尔木,李云齐、傅增光带来了在兵团穿过的背心、用过的杯子、当年的合影,石鲁生睹物思人感慨万千,“只有有过这段经历的人们,才会真正明白青春无悔的含义,我们苦过、累过,欢乐过、痛苦过,流过泪流过汗流过血,我们留给青海的是一颗红心,青海带给我们的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

  (张丽 张璐 刘军)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