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建设≠文化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8:49 南方日报

  专家视点

  何祖敏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常常有人把文化建设理解为表象的“文化工程”,把文化形式理解为文化内容,把建了多少场馆等作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心工作来抓。殊不知,再多的“场馆”如果没有丰富且充满个性的文化内容,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些文化的“空壳”而已,难以产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力。反观在国外,许多著名的艺术活动往往是以艺术内容取胜而名扬天下的。如意大利米兰的时装艺术,我们很难记住它们是在哪些场合举行的;奥斯卡电影节、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人们关注的是明星云集和得奖影片;就是被誉为艺术音乐圣殿的维也纳金色音乐大厅,这座几百年前建造的建筑,吸引世人的关键在于它悠久的传统和经典内容。由此可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内容建设并不能混为一谈,内容生产才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广东文化建设中的内容生产仍嫌不足

  近年来,广东文化建设成就斐然,很多领域领先全国,但为何仍不妄称文化大省?笔者认为,从历史上看,岭南文化与京派文化、海派文化相比,仍处于区域文化相对弱势的态势。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决策后,我省的文化建设突飞猛进,但就文化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而言,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对物质层面的“补课”较多,文化的内容生产仍嫌不足。

  广东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工业产品2/3销往各地,文化产品却大部分依赖“进口”。内容生产的不足,是广东文化“弱”之所在。举例而言,我省的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占全国近1/3,尤其是音像产业占全国的70%以上。然而,如此巨大的音像产业,其内容绝大部分不是本地创作的。大量的流行音乐、电视剧等大多是其他地区创作,在我省只是代为加工和销售,其产值和利润大部分被内容生产单位获取。内容生产的不足,不仅会严重削弱文化的影响力,也会严重制约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只有正视这一问题,我们才能在文化建设中有的放矢。

  二、着力于人才培养和做强图书出版业

  内容生产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内容生产的工具不是机器而是人,这是文化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的重要区别。文化内容生产要靠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及广大的文化工作者来创作完成。我省文化建设中的内容不足,很大程度上与人才不足有关。在我省,艺术大师相对缺失,遑论如巴金、启功等一代大师级人物,在艺术界、科技界如红线女、钟南山式的人才不仅不多,反而是太少。据有关统计,全国人口比例中,广东的知识分子比例在全国居中游。因此,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省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和条件。

  文化内容要靠文化载体传播开来才能产生影响,如电视、网络、报纸、图书等。其中,图书是最基本的文化载体,它在文化的阐释上更具理论性和系统性,在文化继承中更具传承意义,在文化的影响力上更具时间和空间的宽泛性,在文化对人的培养、教育作用上具有直接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做大做强图书出版业作为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工程抓紧抓实。这一点在我省显得尤为迫切和具现实意义。

  作者系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