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10万人护航高考是不是“过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09:45 南方都市报

  论吧

  编者按

  又是一年高考,全社会的资源似乎都调动起来:警车开道、关键路段禁止机动车通行、出租车公司停开车牌含“4”的车辆……诸如此类“人性化”措施、“温情服务”层出不穷。正如一位读者来信质问,这些措施是人性化还是大惊小怪,是否物极必反形成“过敏”?对此质问,学校、家长以及招生办人员分别谈了他们的看法。

  请还学生必要的人生体验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考中得到最为有效而详尽的诠释。可以说,从政府到民众,大家都抱着宽容、大度的心态对待此事。然而,笔者却在这一年比一年重视的“保护”热潮中感受到莫名的沉重和压抑。

  这种从政府到社会,从学校到家庭,从亲戚到朋友,从大人到小孩的“关爱”包围下,考生真的就能轻松应考吗?物极必反的道理想必人人都明白,然而一旦面对如此“热潮”却又身不由己地加入此中,变相地累加着“爱心”,于是这个“热球”越滚越大,大得整个社会都笼罩在这种不正常的“热流”当中,不感冒才怪!

  想当年,没有社会如此宽松而人性化的政策保障,更没有太多感情因素的包围,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们脱颖而出,水到渠成踏上人生征程。他们没有感受太多的关爱和呵护,他们有的是自律自强和自觉,比起现在的考生,他们也许很苦,但却完整而实在地在自己的人生征程上自主地行进,并从此打开了一道通往明天的大门。而今天的考生们,举国上下关注,社会关爱有加,面对的是如潮的爱心和呵护,他们真能拥有一颗平常心吗?如此说来,现代人更要经得起许许多多的心理考验,实属不易啊!

  平心而论,现在上大学比以往要容易上百倍,真值得社会如此浪费公共资源吗?人生走到哪一个阶段,就必须有相应的人生体验,这实在是再平常、朴素不过的哲理。高考不过是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道坎,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平台、一处风景,用什么样的脚步走这段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应该让学生们有足够的生命体验。过度的保护等于是武断地剥夺了他们对这段丰富经验的拥有。

  都说如今的高考是一种复杂情绪的集体检阅,在这过程中,溺爱式的过度关怀实在容易滋生依赖心理和身为特殊群体的优越感,这应该是大家不想看到的。

  当然,适度的措施和行动是必要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更应该在学生身上得到彰显,不过,凡事得有个度,掌握必要的分寸,则可事半功倍!方可(市民)

  方夷敏(本报记者):高考一到,不仅考生家长紧张,全社会都绷紧了弦:城管连夜巡城查噪音,交警封路……据说这次高考,全省共动用了10万以上的相关人员,为高考“保驾护航”。这么兴师动众值得吗?

  张惠(广州高山文化培训学校校长):我经历过8年的高考陪考,像考场周边封路,前几年都有家长自发拦车,场面很混乱。近两年政府和社会对高考环境的控制比较有经验了,把交通、噪音的控制变成规定,由政府相关人员来执行,所以今年的高考环境空前的好。

  张敏强(华南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为什么大家会把高考看得这么重呢?上大学不是很容易了吗?其实关键在于,在中国,大学的优质资源仍然缺乏,如何竞争有限的资源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每个家庭都有孩子,都可能经历高考。因此各部门很重视,大开绿灯,营造一个好的考试环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是20多年前参加高考的,当时社会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也不亚于现在。只是,那时候交通没这么发达,用不着封路什么的。其实你想想,现在办一场球赛都要封路,没见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何况是事关全省45万考生家庭的高考!

  吴强(广州市招办主任):实际上,我们也尽量不让这些措施对市民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像英语(2)口语考试,靠近大新路的3中考场有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主动提出要封路,但是该校口语语音室其实离马路还是比较远的,所以,我们就提出来,把没有必要的行动撤掉。市民反感的其实不是部门的工作,而是一些城市实行的没必要的措施,比如说让考生免费乘车等,这就有点“过”了。广州乃至广东省采取的措施还是很理性的。

  方夷敏:公众担心的是,社会对于考生这种溺爱式的过度关怀,容易让他们产生依赖心理和身为特殊群体的优越感,使考生难以拥有一颗平常心。

  张惠:尽管我们平时都教导学生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但是说实在的,不管是考生还是社会都很难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本身就是有压力的,这种压力不会因为社会的重视与否而改变。因为高考差不多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命运,他将来以什么学历踏上社会,从事什么工作,差不多都由这场考试决定。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限,像今年广东45万考生能够上本科的差不多只有11万人,能够上重点学校的学生更少。就算你不说你不做,压力还是摆在那里。

  吴强:对于高考,政府越来越重视。但市民的要求也一年比一年高,提出了一些非理性的要求。这是不应该的。因为高考是一项活动,而非社会生活的全部,政府采取的一切措施要在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所以,家长们保持“平常心”倒是很重要。

  吴维学(今年高考生家长):我觉得不可能会有平常心对待高考。高考不仅仅是学生一个人的事情,它还是一个国家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途径。怎么能够不重视?

  方夷敏:随着高校优质资源的扩大,这种“全民皆兵”为高考的情况会不会得到改变?或者说,有没有另一种选拔方式可以取代高考?

  管镇滨(广东省招办主任):现在中国还是不能离开高考,邓小平说五十年不变,我说高考七十年不变。现在很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但是自主招生也无法替代高考,像中大,如果离开高考,单纯搞自主招生,用不了两年就会搞不下去。

  (实习生郑佳欣对此文亦有贡献)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