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13:50 今晚报 |
摊在我案头的这本书,题目叫《最伟大的三大女性自传》,它以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依莎多拉·邓肯的《爱与自由》、居里夫人的《我的内心独白》,合为一部专集。 我按编辑次序首先读完海伦,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对海伦的印象如刀镌斧刻:她一岁半失明,兼且失聪,看不见,听不见,当然也不会讲话。按常理判断,完全一个废人。但是,在莎莉文小姐的天才调教下,她不仅学会了骑马、骑车、下棋、游泳、划船,学会了讲话、讲演、戏剧表演,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五种语言!(亲爱的读者,你掌握了几种?)想想就叫人头晕。 你难以想像她是如何克服困难。譬如说学习讲话,学话先要学发音,26个字母,从A开始,一般幼儿是跟着大人,张口即来,牙牙学语,她呢,因为听觉、视觉失灵,只能靠触觉,她用手指摸索老师的喉咙与嘴唇,感受发音器官的微妙运动,然后作想当然的模仿。盲人摸象,难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失之千里怎么办?再摸,再模仿,翻来覆去,经天累月。直到口舌生茧。直到中规中矩,合辙合韵。 我们常说“功到自然成”,除了吃苦、流汗、熬夜,是否有谁想过牵着骆驼穿针眼?这句例出古人的比喻,原意是不可能,海伦·凯勒凭其超人的意志,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她不仅学会讲话,学会听话(把手放在别人的唇上),学会听琴(把手搁在琴弦上),还磨炼出一手好文章,其构思的精巧,感觉的灵动,词句的优美,令不少专业作家相形见绌,自愧弗如。为此还闹出误会,她的第一篇文章,因为太超常了,太不可思议了,世人啧啧称羡之余,谁都不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双料残疾人之手。尽管有了解她的马克·吐温出面作证,还是驱散不了狐疑。好在海伦新作源源不断,每一篇都石破天惊,不同凡响,终于以响当当的实力,令世人刮目相看。 海伦一生共出版十四部专著,她的作品被译成五十多国文字,风靡世界。好莱坞把她的事迹搬上银幕,邀她担任主演。哈佛大学赠予她名誉学位。美国政府认可她是全美最杰出的三十位人才之一,由总统亲自颁发“自由奖”。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运动,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聋盲儿童。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用以开拓、健全盲人的公共事业。 马克·吐温一直关注海伦的成长,他说,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读罢海伦·凯勒传记,不由你不拍案惊奇!不由你不血脉贲张!然而,掩卷回味,我并没有感从中来,思如泉涌,把她写进我的散文———这年头写作愈来愈难,好的构思都叫旁人穷尽,有时煞费心机也捕捉不到一个鲜明而独特的意象。直到接下去读了邓肯,读到她的“美国在舞蹈”,这才眼前一亮,恍悟我们伟大的海伦,也是一个把飘逸的舞姿印在蓝天的精灵。 那样的霓姿虹影不是谁都能够创造,但却是人人得而仰观,得而神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