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民有免于恐惧的权利(名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2:45 人民网-江南时报

  “警察不得夜搜民宅”有望进入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据《重庆晨报》6月13日报道,西南政法大学徐静村教授起草的《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拟制稿》日前定稿,该拟制稿更强调人权保护。该拟制稿将作为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立法蓝本,实施后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权利。徐教授预计,新法将在2007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上通过并实施。最令人关注的是,徐静村教授的拟制稿明确作出了类似于“警察不得夜搜民宅”的规定。

  民宅不是公共场所,而是受宪法保护的私有财产,是不可随意侵入的公民权利领地。“每个人的家都是他自己的城堡,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这是西方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是任何法治国家都应当崇尚的人权观念。我国宪法第39条明确了保护公民住宅的法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然而,过于原则的宪法规定难以真正遏制公权力的恣意妄为,公安人员随意搜查民宅的现象屡见不鲜。平民百姓“私闯民宅”固然不可,公安机关随意搜查民宅的“公闯民宅”也是违宪违法的行为。

  去年发生的辽宁葫芦岛警察为抓“嫖娼”强闯民宅吓“疯”民女的事件,就是非法“公闯民宅”的典型例证。可以说,正是由于少数警务人员缺乏尊重人权的法治意识,才频频闹出“警察强入民房抓看黄碟夫妻”、“抓‘嫖娼’强闯民宅吓‘疯’民女”之类的侵犯公民权利的非法事件。在美国,警察必须得到法庭的搜查许可才可以搜查公民的家。警察如果没有法庭的搜查证,不要说搜查,就是进人家的大门都要经过主人同意。如果不是紧急情况,警察要搜查民宅或入屋逮捕嫌犯,必须先向法官申请搜索令或拘票。并且在申请的时候,警察必须附一份申请书,声明具有充分理由认为民宅内有涉案证据或被逮捕对象可能涉案。当然,在大街上这样的公共场合,警察出于维护公共安全的考虑,有权在街上拦住有嫌疑的人,必要时甚至可以搜身,但对民宅则必须另当别论。西方学者托马斯·弗莱纳在其著作《人权是什么?》一书中说道:“基本人权的保护,始于保护私人生活免受国家干涉的权利。”可见,公民有免于恐惧的权利,公民的私人生活有免于受公权力干涉的权利。

  笔者认为,“警察不得夜搜民宅”的规定,将体现善待居民居住权及隐私权的刑事执法的人性化色彩,彰显公安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执法意识。当然,“警察不得夜搜民宅”,并不意味着警察在白天就可随意擅自搜查民宅,除特殊紧急情况外,原则上警察都必须有正当理由并在出示合法的搜查证的前提下,才可搜查民宅。警察对民宅理应持有一种敬畏之心。希望“警察不得夜搜民宅”的立法建议成为“公闯民宅”现象的终结者,也希望“公闯民宅”的事件不要再发生了。

  刘武俊,司法部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司法》杂志副总编。

  《江南时报》 (2005年06月15日 第三版)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