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有个罗维周(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6: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记者 冯春梅 “认识罗维周吗?” 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恒达社区,问起这个名字,居民都频频点头。 一栋塔楼底层的门楣上,一行字:“坐下来说句悄悄话。” 一间不起眼的诊所里,患者排起队等着让一位老人看病。 老人个不高,两鬓斑白,一口湘音。他就是罗维周,今年66岁,沈阳军区209医院退休干部,恒达社区居民。 罗维周是社区的义务医生,他开办的免费诊所一年接待近千名患者。 他还有多个头衔:“低保评审员”、“红袖标巡逻队队长”…… “有事就找罗爹爹。”在社区,罗维周是个爱管“闲事”的人,社区群众不管大事小事都爱找他,而他总是热情地为大家排忧解难,以一颗真诚的爱心营造社区和谐。 “社区群众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 “丁零零……”一阵电话铃声,把罗维周从午睡中惊醒。一位患腹泻的小伙子急匆匆地问罗维周用什么药。 又一阵铃声响起。一位母亲不知所措地向罗维周询问孩子烫伤了该怎么办? …… 罗维周在家中开设的“义诊咨询热线”,在社区很有名气。 罗维周是一名军医,在部队与病人打了30多年的交道。退休回家后,职业敏感使他发现,恒达社区虽然属于长沙市,但周围连个近一点的医院都没有,“看病难、看病贵,怕得病、怕看病”成了社区群众的一块心病。 他还听到一些老人讲,谁家被江湖游医给坑了、谁家的病人因不懂救护把病情耽误了、谁家因为治不起病两口子闹了离婚…… 罗维周坐不住了。自己是一名医生,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何不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群众看看病,解除生活上的困苦呢? 老伴任涤君也是医生,两人一合计,决定自费开办一个健康咨询热线,为居民提供防病治病的专业知识,让大家有病不要乱投医,帮那些得小病的人不花冤枉钱。 征得社区领导同意,罗维周自费印制了联系电话、服务卡,发给社区的各家各户。长沙市第一条24小时免费开通的义诊咨询热线,2002年初也落户罗家。 罗维周一向平静的家从此被打乱了。时不时响起的震耳的电话铃声,使老两口的生活变得忙碌起来。有时饭吃到一半,就赶紧放下筷子接电话;午休正香,铃声一响就赶紧爬起来。不论对方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不管电话里的人脾气如何,老两口都和声细语,不厌其烦。 一个雨天,一位年过六旬的女患者打来电话,她3年前患了肝炎,治愈后又复发,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也没好,怀疑是得了肝癌。 罗维周详细问了病情,告诉了进一步治疗的方法,但还是放心不下。撂下电话,他就冒雨直奔患者家。 一脸愁容的患者没想到老罗会到家来,又惊又喜。罗维周把她过去的检查结果、吃过的药,仔仔细细看了个遍,很有把握地说:“放心吧,你这是慢性丙型肝炎活动期的早期硬化,不是肝癌。” 患者到市医院去复查,果然,检查的结果验证了罗维周的诊断。在罗维周指导下合理用药,不到两个月,患者治好了病,还节余了近8000块钱的住院费。 如今,罗维周已经成了恒达社区的“华佗”,哪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要给他打来电话。3年多的时间,他先后接听了2300多个咨询电话。 罗维周没有满足。他决定再开办一个固定的诊所。 社区领导既高兴,又不好意思:“罗医生,你的想法我们求之不得。可是地方好找,医疗器械我们拿不出来呀。” “你们不用担心,这些东西我自己买;人手不够,我联络社区其他懂医的同志参加。” 2002年3月的一天,恒达社区“计划生育咨询室”暨“医疗服务室”正式挂牌。不收费、服务好的诊室很快“火”了起来。有时,患者不方便,他还亲自去周围的医药生产厂家帮助买药。仅此一项,老罗就给社区患者省下了10多万元的药费。今年,沈阳军区联勤部还特意为医疗服务室捐赠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罗维周更加忙碌了。 一天到晚忙得团团转却不挣一分钱,有人问他图个啥?他嘿嘿一笑:“要图啥?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地生活呗。” “净化社区风气,我也有一份责任” 初夏的6月,是恒达社区生活最鲜亮的日子。 夜晚,三三两两的居民徜徉在嫩绿轻红之间,走在这支由老年人组成的“红袖标巡逻队”最前面的就是队长罗维周。 老罗这个“队长”,还有段故事。 2000年6月,罗维周搬进小区不久,就有人“忠告”:出门千万上好锁,晒衣服、放自行车要常盯着点,小偷厉害! 据说,社区半年内就丢了好几辆摩托车、10多辆自行车。 小区刚成立,流动人口较多,安全设施还不到位,这小偷小摸一时还真没办法治。 看着漂亮的小区建筑中层层加高的窗栅、邻居们猜疑戒备的眼神,老罗想,社区不能这样。 闲不住的罗维周找到社区领导,建议把居民中身体较好、有责任心的老人组织起来,成立安全巡逻队;找到派出所干警,要求当义务安全员;他到所住楼房的各家各户拜访,毛遂自荐当“楼长”。 “我是个军人,住在这里就想保一方平安;我是个党员,请相信我!”不久,老罗有了头衔:社区“红袖标巡逻队队长”。几位老同志和罗维周聚到了一起,共同担负起了保安全的责任。 别看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干劲大。每天早晨5点钟就“上岗”,戴着红袖标这走走、那看看,成天不闲着。社区有人违反公德,总会听到老罗的声音“这样可不行”。在脏、乱、差的地点,就地立个醒目的“章程”,或者出个“安民告示”。讲文明、讲道德、讲卫生,做文明居民的宣传稿,也经常发给过往的人们。 经过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社区内的气氛不那么紧张了。被盗、丢失物品的越来越少,家长们带着孩子到户外放心玩耍,发案率降到全市最低。不知不觉,住在这里的人们关系和睦起来。 罗维周爱管“闲事”在社区出了名,凡是不和谐的事,他都要管。管事,也管人。 去年,社区一对做卖鱼生意的肖姓兄弟,扔下生意,迷上了“六合彩”。结果,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输个精光,还欠下3万元高利贷。兄弟俩扬言要拼命。 这还了得!罗维周决心管管这事。邻居知道后就劝他:“他俩的心坏了,父母都不管,你多事做什么?” 罗维周笑了笑:“心坏了就得用心药治,没人医治就更危险了。” 当天,罗维周带上老伴,上门找兄弟俩。正正反反讲道理,苦口婆心,入情入理,说得兄弟俩幡然悔悟。老罗趁热打铁,找到社区领导,帮助这兄弟俩重新支起了卖鱼的摊位。一年后,兄弟俩不仅还清了欠款,还连续两年被市场评为文明摊主。 “社区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都应得到关爱” 社区,一个小小的社会。 社会,需要公平与关爱。 “失去了公平与关爱,社区就会像没有心肝的病人。”社区居民们对评审确定低保户资格的事,看得很重。大家反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是好,但个别评审员偏心眼儿,评审得不够合理。 常来诊所的热心居民鼓动罗维周:“你是老党员、老军人,做事公道,我们信得过,推举你当评审员行不行?” 罗维周听了,心中滚烫。参军、入党这么多年,最珍惜的就是人民群众的信赖,这比什么都宝贵!他没有犹豫:“只要大家信任我,我愿意。” 低保评审员虽然是个“民间职务”,但责任心一点也不能差,否则既坏了名声,又枉了政策。有亲戚劝罗维周别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他非但没听,还火急火燎地“上任”了。 他先学政策,心中有了底后就走家串户地调查研究。集中评审时,罗维周自然地成了评审会的“主角”。 社区居民何丽红,原先家住长沙市天心区。因身患癌症,丈夫离她而去,自己带着个5岁的女孩,没有生活来源,就投奔家住恒达社区的姐姐。姐姐家境也不好,住一间简易房。2003年3月初,何丽红向社区提出低保申请。可研究时,不少人感觉何丽红是外来暂住人口,不应该享受低保。 一天,罗维周和负责低保工作的小贺,来到何丽红家。 10多平方米的房子,几件破旧的家具落满灰尘。何丽红无力地躺在床上,一双眼睛暗淡无光,零乱的鬓发贴在消瘦的脸上。5岁的小女孩帮着妈妈给他们端茶倒水…… 第二天的评审会上,罗维周眼含泪水,向邻居们介绍情况:“何丽红虽然暂住我们社区,但也是我们社会的一员。我们恒达社区要真正和谐起来,就不能只顾自己,让私心吞没良心。” 一番话引来全场掌声。不久,何丽红从社区领导手中接过了按最高标准发放的低保金。 病床上的何丽红泣不成声,口中不住念叨:“感谢政府,感谢好人。” 对弱者,罗维周捧出自己的爱心,对懦夫,他也用心良苦。 无业人员李方,年轻力壮,也享受低保,群众意见很大。李方曾因吸毒受过劳教,现在虽然改过了,但也是个犟头,惹不得。罗维周却不怕,主动要求上门做李方的工作。 来到李方家,开门见山告诉他应该退出低保时,小李的眼睛瞪得溜圆:“想让我退出低保?除非你天天给我饭吃,月月给我钱花。”说完就把罗维周往外推。 罗维周反倒不急不愠,站在门口静待小李安静下来。然后才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对真正困难的人来说,享受低保是在享受爱心。你这么年轻力壮的人吃低保,只会吃出别人的冷眼和鄙视。你要悟出其中的道理,不要因为拿了那几个钱被人戳一辈子脊梁。你应该有志气凭双手创造幸福生活,那才是长远之计。” 连续十多天,罗维周天天找小李谈心,还为他出点子,答应借钱帮他创业。 小李终于向社区递交了退出低保的报告,做起了生意,后来还娶了媳妇,成了一个真正的自食其力的人。 罗维周,这个为自己确立“和谐社会”追求的人,如今彻底迷上了新使命,看来他永远也不会“退休”了。 对这个几乎忘了自己已是一把年纪的人,老百姓和政府也不吝褒奖:罗维周先后5次被沈阳军区和联勤部评为先进退休干部,长沙市表彰他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文明标兵”;他所在的恒达社区今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社区。 生命,因追求和谐更添光彩。夕阳之年,罗维周在人生转折中升华了生命的价值。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15日 第十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