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云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6:4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取得伟大胜利的生命线,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这一生命线的产生、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陈云以其独特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贯彻落实问题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认真研究陈云同志关于落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面把握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坚持客观(客体)尺度与主观(主体)尺度、合规律性尺度与合目的性尺度的辩证统一。

  “实事求是”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和“是”,就是客体的或客观的尺度,即合规律性的尺度;“求”就是主体的或主观的尺度,即合目的性的尺度。两种尺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陈云同志认识到实事求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人们之所以背离实事求是,做不到实事求是,关键是割裂了两种尺度的辩证统一。正如陈云同志所指出的:“实事求是既容易做到,也难以做到。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从具体分析实际情况中找出对策。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匆忙地决定对策,主观与客观相脱离。”

  从客观尺度来说,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主观符合客观。陈云同志指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清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实事求是的客观尺度,就是合规律性的尺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陈云同志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很多领域从事领导工作,实践使他认识到,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律,做好工作必须认真研究规律性,才能把握主动性。

  做到实事求是,还需要研究主体的尺度。陈云同志总结了我们建国以后工作的失误,认为主要原因就是离开了我们长期坚持的实事求是的原则。过去能坚持实事求是,并不能保证现在能坚持实事求是;在这个问题上能坚持实事求是,并不能保证在那个问题上也能坚持实事求是。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求”字上,出在主体尺度上。实事求是所体现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一个动态的统一。只有不断在“求”字上下工夫,在主体上做文章,才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可以说,陈云同志在这方面有自己长期的思考,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这就是他提出的做到实事求是的“十五字”秘诀。

  要做到实事求是,应在“求”字上下工夫,主要是解决思想方法问题,努力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陈云同志根据自己长期的思考,提出了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他说:“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不唯上,主要是正确对待上级领导、上级文件,包括各种权威等。不唯书,主要是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只唯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实质是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性地工作,关键是把握好这个“唯”字。上级领导的话不能不听,上级的文件不能不贯彻落实,经典作家的书也不能不读,但它毕竟不是本原的东西,毕竟有一个和实际结合的问题和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的问题。陈云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对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陈云认为,要做到实事求是,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还要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为此,经过长期思考和探索,他提出了“交换、比较、反复”六个字,对这六个字的内涵,他在很多场合都作了解释。

  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把握事物的全面情况。比较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性质。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经过比较,就看不清事物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反复就是经过多次认识和实践达到对事物正确的认识。人们认识事物,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反复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的过程,在实践中检验是正确的,就坚持和发展,如果发现缺点就加以弥补,发现错误就立即纠正。

  陈云同志提出的做到实事求是的“十五字”秘诀,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正确运用,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要做到实事求是,还必须解决立场问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观。

  一般说来,如果只是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问题,应该说,“十五字”秘诀的确很管用。但“十五字”秘诀并没有涵盖主体尺度的全部内容。主体的尺度或合目的性的尺度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和把握。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除了受到认识的条件和规律的制约以外,还和主体的价值追求密切相关。研究主体的尺度,就不能仅局限于认识论的范围,还必须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思考。早在1945年,陈云同志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他把一个人犯错误的原因首先归结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原因,其次才是认识上的原因。他说:“我觉得除了一个人的立场不正、心术不正以外,犯错误还有其他原因。”这里的“立场不正、心术不正”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立场不同、观察点不同,决定着看到的东西不同。他说:“有了坚定的立场,才能掌握这个方法(指交换、比较、反复,笔者注)。如果尽是为个人打算,一辈子也掌握不了这个方法。个人主义与马列主义的矛盾就在这里。真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有无产阶级立场。”为什么从个人主义出发,就不能掌握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呢?这是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以权谋私的个人主义,不需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不能达到以权谋私的个人目的。这里的关键不是“不能”而是“不愿”。这要求我们落实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既要重视思想方法问题,又要重视立场问题。重视对广大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共产党人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立场”,就像陈云同志所说的,“头一条是人民的力量,第二是党的领导,第三才是个人”。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公权”,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如果把公权异化为私权,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让他们做到实事求是就难了。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重温陈云同志关于坚持和落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论断,感到既亲切又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陈云同志的上述思想,就是对陈云同志最好的纪念。⑦6(作者系郑州大学学报主编、教授)辛世俊责任编辑:陈要逢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