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续写爸爸的音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7:20 大连日报
续写爸爸的音符(图)
  在我寻访大连民间艺人的过程中,曾经有一个深深的遗憾留在了心里,那就是没有机会采访在辽宁文艺界有很高知名度的、辽南影调戏(后被命名为辽剧)的优秀作曲家那涛。3年前他不幸病逝,使这一地方剧种的创作失去了一位颇有才华的作者。不过,当我来到瓦房店市文化馆时,馆长刘永发告诉我了一个让人欣慰的消息:“那涛的儿子那勇如今已是咱影调戏的主力创作者了,这门艺术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那勇,这位身材魁梧、今年34周岁的影调戏作曲家。

  父亲的身影犹在眼前

  在那勇的心中,父亲那涛是一个有才华、对艺术高度负责的人,关于父亲的回忆,几乎都是和影调戏的创作有关的———

  由于祖父很喜欢皮影戏,父亲从小就接触到了这种艺术。18岁时,他开始在瓦房店评剧团学习作曲。1971年,瓦房店排演小戏《成长》,用什么曲调来作曲呢?当时省里已经出现用皮影戏的调作曲的戏,于是几个作者一研究,就用这皮影戏的调吧!这个由那涛执笔、集体创作的戏一炮打响,还进京演出,受到了当时有关国家领导人的好评,瓦房店影调戏因此被业界比喻为“辽南一枝花”。父亲也从此一举成名,此后又推出了传统戏《龙江颂》等。1983年,担任瓦房店评剧团青年团团长的父亲和副团长、影调戏编剧刘永峥第一次合作了《加林与巧珍》,这部至今还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影调戏精品1984年在大连亮相之后,一共在城乡各地演出了280场。那涛和刘永峥也从此成为“最佳搭档”,他们的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为大连以及辽宁的影调戏创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初试牛刀便展露才华

  那勇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作曲的《加林与巧珍》在瓦房店连演了四五十场,“我也记不得自己看了多少次,只记得每次看都会感动得流泪”,那勇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自此,那勇对影调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深知创作之苦的那涛却并不想让儿子再走上自己的艺术之路。

  1987年,参加工作的那勇到了瓦房店纺织厂,一开始进了铜管乐团,结果他嘴唇太厚吹不了铜管乐器,但是他的音乐才华并没有因此被埋没,最让人惊奇的是没学过专业课的他竟然天生识谱!不到3个月,他就当上了厂里乐队的队长。1990年的一天,那勇的一个同学失恋了,写了首诗,那勇随手就给谱了曲,并拿给父亲看。当时那涛看了之后半天没吱声,又闷头抽了好几袋子烟,最后蹦出一句:“看来你也是这条道上的‘虫’啊!”

  那勇初次显露的音乐才华让父亲欣喜不已,从此,那涛不再坚持原来的想法,而是开始培养那勇的艺术创作。1991年,仍在工厂的那勇拜当时瓦房店文化馆的作曲家魏俊祥为师,两年里他写了300多首歌,这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94年,那勇被正式调到瓦房店文化馆,成了一名文艺创作干部。1995年,他为描写姜云胜事迹的《为官一任》这出戏写了主题歌《干群风雨共一舟》,并在父亲修改后推出,广受好评。

  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1999年,父子俩第一次合作了影调戏《潮满月圆》,“当时是父亲写头稿,我再加上自己的感觉。父亲在艺术上非常大气,只要是比他好的,他拿来就加上。”当年,这个作品在大连市的比赛中得了作曲的金奖。第二年,为参加第五届辽宁省艺术节,编剧刘永峥创作了影调戏《月在别时圆》,这一回,看着儿子已经渐渐成长起来的父亲非常信任地对那勇说:你来写,我帮你修改。于是,在2001年7月的一个雨夜,那勇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烧上两壶热水,准备好了茶叶、烟,从晚上6时一直写到第二天早7时。整整六幕戏,抽了一夜烟的那勇这时才发觉浑身难受,低头一看,腿上被蚊子咬了无数个包……那涛看了作品之后非常高兴,因为那勇并没有简单地学习传统的东西,而是有他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对一些老格式唱腔进行了大胆改革,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做父亲的怎能不高兴!那涛对作曲进行了一些加工,同时这个戏还请来了北京的导演李学衷,可谓编剧、作曲、导演强强联合。结果在当年的省艺术节上,该剧得了好几项金奖,更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单单作曲得的是银奖!“正是这个结果,给父亲带来不小的打击。他并不是在意金奖本身,而是为优秀的艺术创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而伤感。他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写了。没想到那之后一直到他去世,父亲果真连一个音符都没写。”那勇说,当时谁都没有注意到,其实父亲长期以来积劳成疾,已经是心力衰竭了。

  2002年1月11日,辽南影调戏正式被确定为“辽剧”,而这,也是那涛长久以来的一个心愿。第二天,瓦房店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会,席间那涛还谈笑风生。13日中午12时,他突发冠心病,离开了人世,也离开了他毕生奋斗的艺术事业。

  好男儿勇挑重担

  那涛的去世,受到打击最大的是那勇。“父亲走得太早了,他的很多东西我还没来得及学,他怎么就走了呢?”在那些痛苦的岁月里,那勇脑海里反复出现的,是很小时候的一个记忆:一家四口人挤在一个炕上,每当晚上父亲搞创作时,总是会准备好旱烟,等小那勇第二天早上起床时,总是看见父亲还在写,而满地都是烟头……

  “父亲是一个干活不要命的人,他在世的时候大小剧目写了400多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高产作者。我至今还认为,父亲的毅力是我一辈子也达不到的,为了收集皮影戏的唱腔,整理民间的曲谱,他骑着自行车满农村跑,他太执著了!”那勇更想起了父亲在去世前半年的一个晚上,突然非常认真地和他说过的话,现在想来,应该算是提前的遗嘱了。让人感叹的是,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留给儿子的三个要求,居然把事业排在了第一位:“父亲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一是必须要继承辽南影调戏的创作,二是要孝敬母亲,三是要给弟弟办好婚事。”

  这样沉甸甸的遗嘱放在心头,任凭多么铁石心肠的人,都忍不住要落泪啊!那勇强烈地感受到,父亲在期待着他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振兴辽剧,就是对他在天之灵最大的告慰!2002年5月,那勇丢下了家里的建材生意,在瓦房店文化局、文化馆领导的支持下,他远离妻儿,半自费地到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三年间,为了参加全国映山红戏剧节,文化馆在报送影调戏《月在别时圆》的同时,还临时调那勇回来为另三个参加比赛的小戏《草莓正红》、《祖传秘方》、《孙成打酒》作曲。当时,专程从吉林请来的贾慧敏导演说:“虽然剧本比较一般,但音乐太美了,我冲着音乐也来帮你们导戏!”结果,从未上演过辽南影调戏的长沙舞台沸腾了,最终瓦房店市文化馆拿到了包括《月在别时圆》的音乐创作在内的10个金奖,在所有参赛队伍中排名第一。

  得奖那天,那勇在观众如潮的掌声中落泪了。这个七尺男儿在心里默默地对父亲说:“您生前没有拿到的金奖,今天终于得到了,而且是国家级的,您可以安息了!”

  如今,那勇在辽剧创作的路上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在大连市第二届新人新剧目展演中,他第一次独立获得了作曲的银奖。在省艺术节、全国小戏调演上,都有那勇的作品。那勇说,自己非常感谢瓦房店文化局和文化馆的领导和前辈,总是给他不断的支持。在潜心创作的同时,那勇也在思考辽剧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真正走向市场?如何让辽剧像二人转那样,有更多的演出机会?他还说,尽管瓦房店市政府以及文化部门对辽剧非常投入,但整个社会的关注度显然还不够,“当年,积累了父亲一生所收集的民间影调戏精华的《辽南影调戏音乐》一书,从开始到现在,一本也没卖出去。”

  那勇说,自己知道未来的路并不平坦,但是只要想起父亲,他就会勇敢前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