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信息化建设剪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5日08:04 新华网

  编者的话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信息化建设带动部队全面发展的经验,在本报刊登后引起很大反响。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防空旅,了解防空旅的官兵,本报记者再次走进防空旅采写了一组人物速写,从不同侧面反映防空旅官兵投身信息化建设的绚丽风采。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党的十六大为我军确立的战略目标,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履行新使命的必然要求。万丈高楼平地起。信息化建设的宏大工程,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千千万万个官兵立足本职、干好本职。学习防空旅的经验,最根本的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像防空旅的官兵那样,以强烈的责任感去谋信息化,充分发挥智慧才智去钻信息化,不惜汗水去干信息化,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部队的信息化建设。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加速人才队伍建设,使军官训练实现了从练技能向练谋略、练指挥、练对抗的升级,士兵训练实现了从练基础向练多能、练技能、练智能的迈进,有效地提升了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本报记者张雷摄

  硕士旅长薛爱国——把打赢作为创新的基点

  人物小传1958年5月出生,1978年3月入伍,现任防空旅旅长,军事学硕士,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特聘的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组织指挥10余项重大军事活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有6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连续5年被北京军区评为“优秀师职指挥员”,7次荣立三等功。

  当旅长6年,薛爱国始终是用创新来述职:昔日“单打独斗”的导弹、高炮等主战兵器,如今实现了一体化综合集成,野战防空能力大大增强;昔日较为闭塞的军营,如今建起了上联总部、军区、集团军,下通营、连、库室的“信息高速公路”……提起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的巨大变化,许多人都称赞他“满脑子新思想,有用不完的新点子”,是信息化建设的“领头雁”。

  某新型导弹列装后,薛爱国带领官兵学习新装备、研究新训法、探索新战法,先后攻克了作战、训练方面的诸多难题,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使新型导弹很快形成实战能力,实弹打靶发发精确命中目标,总部因此在该旅召开了“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现场会”。

  过了不到半年,薛爱国又根据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组织开发了战车IC卡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战车钥匙管理系统等,全旅各种训练与保管场地全部联入了局域网,实现了网络化、可视化、精确化、一体化管理,各专业分队可以不出场地就能开展全旅规模的联网训练、对抗训练。于是,总部又将“全军防空兵信息化建设观摩研讨活动”的现场选在这里。

  防空旅的模拟化训练开展早,技术手段先进、设施齐全配套,在军区都知名。但在组训时,薛爱国发现其中有缺陷:“这离实战要求远,必须创新。”当时,许多单位还达不到防空旅的水平,有人建议缓一缓,薛爱国说:“信息技术发展这么快,容不得我们打瞌睡。”于是,一套全新的模拟训练改革方案付诸实施:研制虚拟靶标系统,用虚拟技术在网上进行战场全要素模拟仿真,让官兵在训练中看到的目标、感受到的环境、实弹射击的效果,均如亲临战场一样逼真。

  博士副参谋长王建伟——用学术研究牵动信息化

  人物小传1969年12月出生,1988年9月入伍,现任防空旅副参谋长,军事学博士。10次参加全军学术理论研讨会,参加全军“九五”、“十五”6项课题研究,出版6部军事专著,在各种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7篇,其中32篇获奖。

  不满30岁,他就独自承担了全军“九五”、“十五”课题5项;在不到7年的时间内,他就接连推出了5部专著,撰写80多篇论文;他先后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科研学术成果奖20多项……

  那年,旅里配发了一套数字化情报指挥系统。当时,该系统的信息化性能在全军尚属领先,旅里许多“高参”和老技师们咋也鼓捣不明白。王建伟深入研究世界上最近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的作战规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多次向专家学者请教,写出了一份依托数字化情报指挥系统提高导弹防空能力的论文,对防空兵抗击隐形飞机的预警问题提出了崭新的思路。旅领导看后,眼睛一亮,立即推荐到全军学术交流会上,受到总参业务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荣获全军学术成果一等奖。紧接着,王建伟又针对新系统与旅里现有装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新系统的改造方案,与战友一道开发研究出导弹模拟训练软件、导弹计算机仿真系统……一篇论文推动了全旅的训练变革。

  以往防空兵的指挥训练,都要把部队拉到遥远的靶场进行,不但动用装备多,而且还需要友邻部队派飞机保障,训练耗费大、效益低。为解决这个难题,王建伟带领课题组与院校联合攻关,开发出“防空兵群作战指挥模拟训练系统”,分队军官坐在模拟训练室内,就能够完成各个课目的训练,提高了分队军官的组织指挥能力。

  2003年3月,王建伟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毕业,取得合同战术博士研究生学位,担任旅副参谋长。他把院校学到的知识用于部队信息化建设实践,围绕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的军事理论研究和战法创新,连连取得新的成果,推动部队信息化建设向纵深突破。

  导弹营营长杨菊忠——让导弹在电脑上“发射”

  人物小传1968年7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现任防空旅导弹营营长,兼任助理工程师,参加了颁发全军的导弹兵器与操作教材和导弹分队训练法规的编写,2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被北京军区评为“军事训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层层伪装网遮掩下的模拟训练激战正酣。只见官兵们端坐在模拟训练系统终端前紧张地忙碌着,雷达死死“锁”住目标,操作手精心观察各种目标参数,指挥员下达发射指令,发射手按下按钮,导弹喷着桔红的火焰直刺长空,顿时快速飞行目标空中开花……这是北京军区某防空旅运用模拟训练系统进行训练的一幕。让导弹在电脑上“发射”,这个点子就是导弹营营长杨菊忠想出来的。杨菊忠在组织训练时,发现导弹操纵训练缺乏实战气氛,训练成绩提高慢,他就找专家讨教:能否通过模拟手段组织导弹发射训练,让战士们真实感受硝烟弥漫的滋味?经过一番上访下研,他建议旅里搞一套导弹实装模拟训练系统。经过艰辛努力,时间不长,模拟训练系统投入使用。

  杨菊忠把战车的轰鸣声、空调机组的噪音和导弹发射的各种声响,浓缩到模拟器上,让官兵身临其境,体验战场氛围。他在车内设置同样的照明环境,让官兵体验锁定目标和发射瞬间的紧张程度。他还将实弹射击容易出现的故障种类、原因、部位、排除方法,设置在系统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随机抽题自我测试等方法,让官兵们轻松地掌握随机排除故障的技巧。杨菊忠和连排干部在电脑上练指挥、练协同。为提高官兵对目标的判断能力,他们设置不同方向来袭的多批次目标,提高官兵捕捉追踪、判断识别、计算射击诸元、锁定导弹工作状态的速度,强化指挥员选择发射时机、下达发射命令的演练。导弹在电脑上发射,使不动实装实弹组织导弹发射训练成为现实,既降低了训练成本,又提高了训练效益。近些年,杨菊忠带领全营执行导弹发射任务,发发命中,次次圆满。

  硕士连长张道宏——用知识带出高素质士兵

  人物小传1974年3月出生,1993年9月入伍,现任防空旅修理一连连长,硕士学位。曾被北京军区评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1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一等功。

  去年年终考评期间,一位将军给防空旅修理一连出了一道“怪题”:用电脑进行汉字输入和制作教学课件、个人网页。战士们依次走到荧屏前,随着键盘声响,微机上画面闪动,在场的10多名战士全部通过了这次特殊的考试。事后,当将军得知该连连长是位硕士时,由衷感叹道:强将手下无弱兵!

  张道宏从空军导弹学院研究生毕业不久,就走上了防空旅修理一连连长的岗位,当时的修理一连是个基础较差的单位,已经连续2年没有沾过先进的边。可张道宏一上任,连队很快就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

  起初,修理一连只有两台电脑,少数几名战士只会打字之类的简单操作,几乎一半人不懂电脑。张道宏就把3种青年官兵喜爱、内容健康的游戏装进电脑里,看到越来越多的战士走到电脑跟前,他就亲手在电脑上演示编程序、制作教学课件,让大家知道该如何用电脑。他还找来计算机教学光盘让大家学习。此后仅过了一个多月,修理一连就有30多人购买了个人电脑。不久,旅里组织计算机知识竞赛,修理一连夺得第一名。

  张道宏让每个战士都建立起个人《专业知识累积手册》,半个月写一篇工作体会文章,并向杂志报刊投稿。他这一“压”,竟“压”出了许多小行家。仅今年5月,修理一连就收到了《军械士官》等3家期刊的用稿通知。

  学习已深深地融入了官兵工作生活之中。课余时间交给战士自行支配,连队学习室、微机室夜里11点前不关门,常常是人头攒动。报考八一电大、自学考试和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已成为战士们最热衷的话题。两年来,修理一连有8名战士考取军校。去年,张道宏被北京军区评为“优秀基层干部标兵”,荣立一等功。

  工程师陆建柱——更新知识“赶路”忙

  人物小传1956年2月出生,1974年12月入伍,现任防空旅导弹专业机械工程师,技术七级,先后排除各类导弹装备故障120余次,取得革新成果15项,3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4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科技之星”和“技术干部标兵”。

  在防空旅专业技术干部里,陆建柱占有多项第一:年龄49岁,最大;入伍31年,兵龄最长;专业技术七级,级别最高。官兵们说,老陆还有一“最”,那就是学信息化、钻信息化、干信息化的劲头最大。都两鬓斑白了,他还像新兵一样忙着“赶路”。

  5月26日晚,记者走进老陆家,他正在电脑前撰写《构建某型导弹信息化装备维修平台的几点设想》的论文,宽大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和英语课本。陆建柱感慨地说:“部队向信息化转型,我不抓紧往前赶就会被淘汰出局!”

  作为维修各种导弹机械装备的老工程师,老陆曾因练就一手维修装备的“绝活”,带出一批高徒而自豪过。然而,随着信息含量高的新装备陆续列装和博士、硕士队伍的涌现,他和身边的“土专家”们都有了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他沉默着,思考着,从不服输的老陆毅然选择了“赶队”。

  定目标容易,可对平日里习惯与扳手、钳子打交道的老陆来说,如此不停地追赶,使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就说学习掌握电脑网络技能吧,刚开始手一放到键盘上,就感到僵硬不听使唤,但他硬是咬着牙坚持。平时工作忙,他利用点滴时间学,哪怕几分钟时间都要利用起来,晚上更是一学就是大半夜。仅用几个月时间,他就学会了网上公文传送、电脑制图、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能,在旅里组织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考核中,他成绩一跃跨入优秀行列,令人刮目相看。

  如此不停地追赶,使陆建柱如凤凰涅槃般获得新生。他结合本职工作实践,编写出《某型导弹装备机械部分故障分析软件系统》,运用该系统可以在电脑上对装备故障作出准确分析和判断。他革新的“便携式导弹模拟海上训练平台”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自动化站站长刘如军——“琢磨琢磨”干出大名堂

  人物小传1965年10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现任防空旅指挥自动化站站长,助理工程师,参加了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荣立三等功一次。

  貌不惊人的自动化站站长刘如军,有个叫得很广的口头禅——“琢磨琢磨”。

  喜欢“琢磨琢磨”的刘如军,有个琢磨一晚上省下了5万元的故事。那次旅里把建有线电视上局域网的任务交给了他,让全旅官兵能够在网上娱乐、网上听课,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憨厚的刘如军是这么琢磨的,可一些他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技术却让他犯了难。旅领导决定外出请人,地方一位专家把方案往桌上一拍,张口就要10多万,刘如军说:“让我再琢磨琢磨,如果想不出好的办法再按你们的来。”

  晚上,刘如军翻遍了一尺多厚的资料,用微机画了一张又一张设备连接图。他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把一张设计图拿到了大家面前,地方专家看后连连点头称赞:“设计合理,信号走向正确,节省设备,就按你的干吧!”按这个方案施工,旅里一下就节省了5万多元。

  刘如军琢磨出来的第二个得意之作,就是把全旅的工作“一网打尽”。要实现全旅各机关工作“多网合一”,按通常的办法要花费很大代价,刘如军在互联网上“翻箱倒柜”找出了几篇相关的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扩容方案,使梦想成真。

  “琢磨琢磨”,刘如军靠琢磨干出了大名堂。他琢磨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全旅已经用了两年时间,学习、教育、集会都用它。他把一种训练软件琢磨到局域网上,一到首长机关训练时间,参谋、干事们不出办公室,就可以在网上答题、网上对抗,训练效益大增。

  刘如军多次在集团军以上比武中取得骄人成绩,曾多次被旅评为“科技之星”、“优秀科技干部标兵”。

  指导员韩军辉——为官兵搭建心理疏导平台

  人物小传教育学学士,1975年12月出生,1999年7月从河北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专业毕业后入伍,2002年参加了全军第一期心理训练骨干培训班,2003年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基础学在职研究生毕业。

  韩军辉想问题、办事情总与他的老专业有关:刚当排长那会儿,他发现连队官兵心理常识缺乏,就建议开设心理课,并毛遂自荐当起了教员;当副指导员时,他参加了全军第一期心理训练骨干培训班,回来后协助机关组建了心理训练研究室。近年来,他把政治工作、心理学和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连队心理课堂。

  2004年初,韩军辉受命到十五连任指导员。上任不久,他在组织新装备训练时,发现有的战士怕损坏装备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因文化程度低心里自卑提不起精神等等。他意识到,随着部队任务的变化和官兵压力的增大,科学疏导官兵心理问题,已成为摆在带兵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快,依托旅局域网平台,将政治工作和心理学相结合,开辟连队心理课堂的构想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说干就干,韩军辉主办的“心理网站”在连队网页上诞生了。他首先利用心理测试软件,在网上对官兵进行心理测试,对官兵的各种心理反应进行归档整理。随后,他对症下药撰写了“如何消除新装备训练‘恐高症’”、“信息化战争中军人心理应激与调适”等文章发到网上,受到广泛关注。一时间,十五连的网页点击率创下了全旅新高。

  韩军辉还把心理训练纳入连队训练内容,不断探索心理训练新途径。连队进行轻武器射击,不少新兵一听到枪声就紧张。为此,他组织连队进行模拟训练,拉近训练场与战场的距离,增强官兵的心理抗干扰能力,后来连队在旅组织的轻武器射击比武中,取得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三级士官贺煌——“小卒”弄潮顶“车”用

  人物小传1977年12月出生,1996年12月入伍,三级士官,现任防空旅指挥自动化站计算机技师,多次出色完成大项活动指挥自动化保障任务,多次被集团军、旅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

  在防空旅的信息化人才方阵里,贺煌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士官,可“卒子”小名气却不小。这个入伍前只有初中学历,连电脑都没见过的小伙子,如今却在全旅战士中率先通过国家计算机三级、英语四级考试,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弄潮儿。搞信息化建设之初,在旅指挥自动化站担任网络技师的贺煌,竟斗胆向旅党委上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官兵信息化素质的几点建议》。为了这份建议,善于思考的贺煌没少下功夫搞调查论证。旅党委专题研究贺煌的报告,并采纳了大部分建议。贺煌还毛遂自荐担任教员,他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把计算机、网络等最实用的基础知识编成小册子,经旅领导批准打印下发全旅,成为官兵学习信息化知识的辅导教材。2003年,旅里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全部采用光纤网络。安装公司安装了一套新型网络设备,可设备安上后网络却出现时通时断的问题,公司技术人员检查多次都无法排除这一故障。贺煌通过反复验证,大胆提出改进方案。地方专家论证后,采纳他的建议进行改进,难题迎刃而解。一次,贺煌看到一篇介绍网络对抗游戏能增强整体协调意识的文章后,专门组织几名战友在网上进行游戏对抗,结果发现这种游戏就像训练班进攻的战术一样。于是,他建议旅里结合文化娱乐活动,举办网络对抗游戏竞赛,5人一组进行战术对抗。这一活动在全旅开展后,深受官兵欢迎。贺煌敢于建言献策在全旅出了名,旅里每进行一项信息化建设论证,都吸纳他参加,而小贺也不负众望,每次都有独到见解。难怪,连旅领导见了他都笑称“贺专家”。(来源:解放军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精彩铃声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